资源描述:
课题乐 音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响度的大小与声源振动的振幅和距声源的远近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让学生明白乐音的三个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教学重点音调、响度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教学难点音色。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提出问题先请大家闭眼聆听一段轻音乐,互相交流感受,然后引导大家对乐音下定义。提出同样是乐音它们有什么区别启发学生自己得出声音有大小、高低之分,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各有区别的结论。最后总结出乐音有三个特征,再提出这些特征与声源振动情况之间的关系。二、过程展开1、实验探究音调的高低第一课时组织学生用塑料尺做此实验。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进行讨论拨动时用力的大小不变,只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所观察到的振动现象有什么不同由此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主观感受的音调高低和刻度尺振动的快慢有什么关系再次提出频率的概念,并复习其单位。强调音调决定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一般情况下声源振动的频率越大,主观感受的声音越尖细,音调就越高。指导学生阅读“一些声音的频率”表,重温人耳可听声的频率范围及对超声、次声的定义。例1男生说话声音较粗犷,女生说话声音较尖细,这是因为他们说话时声带的振动频率不同。方法总结男生声带较厚,频率低,声音低沉浑厚;女生声带较薄,频率高,声音尖细。音调与物体的关系相同材质的物体,体积越粗大,音调越低。例2当往开水瓶中倒水时,开始时音调低,水将满时,音调高。这是因为,向开水瓶中倒水时,能引起开水瓶中的空气柱振动而发声,水未满时,空气柱较长,振动频率较低,声音音调较低;反之亦然。所以,我们可以根据音调的高低就可以判断开水是否装满。2.课堂演示*演奏竖笛,木琴,在听的同时引导学生找规律,谈谈它们的音调是怎样发生变化的*演奏锣鼓,听听它们的音调,并不会发生变化同样是乐音,为什么有的乐器音调可以变化,有的就是一个固定调呢(引导学生讨论回答)3. 课后手工制作 布置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制作一个可以变调的口哨(利用笛子的发声原理) 材料空笔壳,筷子,棉花,或者一支废弃的注射器第2 课时内容2、响度让学生试着利用身边的器材自己设计实验来探究响度,并注意观察响度变化时振动现象有什么不同例如将一根橡皮筋拉紧,轻轻拨动和用力拨动;也可以敲桌面,轻敲和重敲进行观察,比较响度不同的时候到底是改变了声源的什么因素。3、音色播放不同的乐器演奏的同一首曲子,让学生区分是什么乐器演奏的,进而向学生提出问题你是凭什么区分出不同的乐器的学生会感性地认识到在音调、响度都相同的情况下,不同声源发出的声音的差异就是音色的不同。三、小结乐音悦耳的声音称为乐音。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它是由声源的振动频率决定的。声源振动快,频率高,音调就高,声音听起来尖细;声源振动慢,频率低,音调就低,声音听起来低沉。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振动的频率无关。在同一介质中,频率不同的声音传播速度是相同的。2、响度声音的大小叫做响度,也叫音量。振幅是指物体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大,响度就大;振动幅度小,响度就小。响度还跟人与声源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小,响度也就越小。3、音色声音的特色叫做音色,也叫音品。音色是发声体本身具有的一种特性,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不同,音色是辨别不同发声体的依据。音色与音调、响度的大小无关,它与发声体的材料和形状有关。四、板书设计五作业布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