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5.5《物体的颜色》教案(吴老师公开课作品).docx

返回 相似 举报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5.5《物体的颜色》教案(吴老师公开课作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5.5《物体的颜色》教案(吴老师公开课作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5.5《物体的颜色》教案(吴老师公开课作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5.5《物体的颜色》教案(吴老师公开课作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本节课根据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标准的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物理科学素养”的要求,本着尊重学生认知水平发展规律的原则,注重自然科学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注重科学探究,坚持运用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动手、动脑,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放手让学生通过团体的协作来完成整个的探究过程,努力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2.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五节“物体的颜色”,是继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之后的又一光现象。本节课内容虽然不是中考的重点考查内容,但是与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息息相关,突出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教材中主要以实验的观察,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因此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学生活动,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学情分析; 三个知识点,其中光的色散现象学生在小学科学课和生活中都有接触,对于物体的颜色学生也是有一些生活经验的,因此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将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主要以学生活动的形式呈现。 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教学目标1、了解色散现象。2、知道色光的三原色,通过实验探究色光的混合,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3、通过本节课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学重点探究色散现象。教学难点物体的颜色的探究活动设计。4.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可附教学流程图)教学流程图 视频引入 学生活动 收获与体会 巩固与提高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课前视频探究活动收获与体会巩固提高播放视频,引导出课题活动一获得“彩虹”1.喷雾器和水2.三棱镜3.平面镜和水提出问题1. 彩虹形成过程中可能包括哪些光现象2.通过以上活动,我们把太阳光分解成了多种色光,如果在三棱镜旁再放一块三棱镜,你会有什么发现展示科技馆中的“牛顿分光实验”活动二探究色光的混合提出问题1.七种色光混合在一起的结果是什么2.将红、绿两种色光重叠照在一个区域,结果会怎样 红、蓝重叠照射,蓝、绿重叠照射呢3.将红、绿、蓝三种色光重叠照射呢活动三探究物体的颜色提出问题1.用一支红色激光笔照射,能穿透的是( )A.清水 B.红墨水 C.一瓶蓝墨水2.一支绿色激光笔呢演示实验用白光分别照射红色和绿色玻璃。提出问题太阳光照在一张红色的纸上,你看见它,它反射进入你眼睛的光是什么颜色的其他颜色的光去哪儿了帮助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出现偏差的原因。活动四旋转三色和双色陀螺提出问题不同颜色的物体反射的光射入眼睛,我们就能看到物体是什么颜色,如果将不同颜色的物体旋转起来,反射的色光混合到一起,你会有什么发现通过本节课的活动,在知识和能力方面你有哪些收获习题有一盆花卉,红色的花、绿色的叶、白色的花盆,放在遮光良好的暗室中,用与花色相同的红光照射,看见的是A、红花、绿叶、白花盆; B、红花、绿叶、红花盆;C、红花、黑叶、白花盆; D、红花、黑叶、红花盆作业课后探究学生观看视频初步了解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分组活动思考彩虹形成过程中包括哪些光现象学生活动思考以上活动可以得到什么结论观察学生探究活动,观察了解色光的三原色学生通过“猜想-实验-发现-总结”的过程完成活动,并得到结论学生提出猜想,并说明猜想的依据。实验证明猜想是否正确,并作出解释。观察实验,综合上述实验得出结论透明物体的颜色由 决定。思考并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是否正确根据设计的实验方案动手实验。总结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 决定的。动手实验,发现偏差,分析原因。学生小结,谈本节课的收获和学习体会。完成练习,体会知识的应用。播放一段北京前不久出现的彩虹,视频中又提到彩虹产生的原因,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亲自动手活动,感受自然现象,生活现象与物理的联系,体会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意义,培养科学素养,形成大物理的意识。引导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通过动手实验,会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由于周围有太阳光(白光),实验现象可能不是太明显,也正可以由此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设计实验的能力,并将设计的方案与实际实验作对比,培养实验分析和评估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总结,不仅总结知识方面的收获,更要总结能力方面的提升。用一道习题作为练习,体会知识的应用。3分钟25分钟11分钟4分钟1分钟2分钟板书设计物体的颜色光的色散 色光的三原色 物体的颜色5.学习效果评价设计从三维目标的角度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知识方面评价1.你的实验方案2.组内和组间的交流展示能力方面评价1.动手实验能力2.总结反思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评价1.小组合作2.实验中是否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6.教学设计特色说明与教学反思创新点初中阶段对色散的知识只要求了解折射的色散,色光的三原色和物体的颜色知识点虽然简单但比较抽象,但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发现规律的过程更重要,因此本节课从生活现象和实际出发,设计了多个探究实验,以学生活动为主,突出了探究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不足之处 由于没有找到纯色的物体,也没有完全的暗室环境,在“不透明物体的颜色”部分,实验现象偏差较大,实验现象没有直观反映实验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