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数与代数”领域中“数的运算”的一个学习内容。教师用书中给出了分数加减法单元教学的总体目标是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不难发现,这一内容的学习重点是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一、问题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善于掌握算法,但不能较为深入理解算理,对“为什么要通分”说不清楚,并易于产生“为什么计算时不能分母加减分母,分子加减分子呢”的疑惑。怎样才能帮助学生理解通分的缘由,以理解分数加减法运算的道理呢二、思考回顾整数、小数加减法运算,计算方法是将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也就是在计数单位相同的情况下,进行计数单位个数的加减(见图 1)。今天要学习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与整数、小数加减法运算的相同点是“相同计数单位相加减”;不同点是整数、小数的计数单位“显性化”;而异分母分数相加减,会有一个新的分数单位被需求,而这个单位又相对“隐性化”。因此,通分的真正目的就在于寻找一个新的单位,用这个单位来度量两个异分母分数;把度量的结果累加,其结果就是两个异分母分数的和。教学中若能借助一定的计算模型,将隐性的知识显性化,让学生体会出新的分数单位产生的必要性,就能帮助学生理解通分的必要性。其学习经历如图 2。在统一分数单位的操作过程中,学生经历了猜想、实践、思考、调整的过程中,思维逶迤前行,在辗转难行的痛苦和柳暗花明的愉悦中慢慢接近真理。而这个寻找的过程,这些经验的累积,将成为学生未来学习不可或缺的宝贵经验和思维继续跃升的不竭动力。三、再思考 1.舍“5分钟”取“20分钟”的抉择重思维活动经验的积累过程。以往教学异分母加减法,只要花费 5分钟即可教会学生算法,接下来可以花大量的时间进行巩固练习。但是这种“只会算”的教学,它的价值到底有多大这样,帮助学生成长的过程真的是匆匆太匆匆了帮他们规避坎坷、挫折、障碍、错误,拉着他们飞速地奔跑在阳关大道上,但学生在奔跑中失去了“崎岖路径”上克服困难的体验,失去了驻足思考的表象建立。我们真的应该努力放慢学生认知的速度,让他们停下来反思,静下来调整,沉下来总结。2.表面简单与内涵深刻的融合重视分数加减运算的本质把握。表面上看,学生只研究了一道分数加法题,但实际上丝毫不妨碍他们对分数加减运算本质的体会。学生在尝试计算中慢慢认识到了在分数加减运算中统一计数单位的重要性和寻找这个单位的必要性,从而体验运算的核心本质。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运用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能够主动地进行观察与操作、猜想与验证、比较与分析等活动,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 “转化”思想在解决新问题中的价值。3、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学习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法。教学难点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 “转化”思想在解决新问题中的价值。设计理念1、更换问题情境,精心设计探究题,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挑战性,计算的方法更加开放。2、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认知的冲突中加深对计算算理的理解。3、知识的背后体现方法,让知识不再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方法的背后隐含思想,让方法不再是一种笨拙的工具。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复习。(课前5分钟口算)师同学们,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为什么能直接相加减分母相同,即分数单位相同2、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并说说每个分数里有几个分数单位,如果要把某两个图形的涂色部分合并,你认为哪两个可以合并如何列式(PPT)二、新授1情景引出新课A从学生熟悉的情境中生成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揭示课题。师如果把上面的算式进行分类,怎样分为什么(生汇报,师板书。)B 让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 二、互动交流。C请3名学生汇报计算思路。教师板书。师问1.为什么不选择转化成小数计算呢 2.为什么不能分母加分母,分子加分子学生汇报、交流各自不同的算法。预设的方案通分、化成小数、化成整数。在不同方法的比较中突出“转化”思想,优化算法。师下面以小组为单位汇报。(生汇报)师虽然方法不同,但思路却差不多,都是生转化。师也就是要生统一计数单位。师比较各种不同的转化方法,你更喜欢哪一种说说原因。生(通分,因为即简单,又准确)。深层体验,利用已有的知识,自主探索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揭题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样的计算,板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整理法则(1)启发学生讨论根据上面做题的过程,怎样把异分母加法法则和异分母减法法则合并成一个法则。(2)汇报讨论结果并根据学生汇报板书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3)师我们在计算分数加减法时还应注意什么生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3、完成异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实现方法的迁移。师你能像加法一样,用“通分”这种方法这种方法计算出这道减法的结果吗(1/22/5)4、提醒学生验算,强调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5、从更新的视角解决整数与分数的减法问题,突出分母相同的必要性。(1)问题那么你能不能算出还剩下这批任务的几分之几(19/10)(2)深化师分母为什么用10,而不用其它数呢生统一计数单位。三、巩固练习.1 、完成课本93页的例1,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互说算理。2、 94页做一做四、课堂总结。说说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想与同学们共享。由学生说一说。五、课堂作业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反思 (一)联系学生,重组教材内容,改变呈现形式“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灵活处理教材。”是我们教师努力的方向,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认为重组教材内容、改变它的呈现形式,更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如让学生自根据信息出题进行分数加减法的练习,在练习中即可以复习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在碰到问题时,在合作交流、互相讨论、相与诘问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新知的探索,这有利于知识的迁移,更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二)素材来源于学生,体现一个“亲”字学习材料提供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由教材提供,也可以有教师提供,还可以由学生来提供。但就学生个体而言,自己提供的材料尤其是自己的创造的材料总是最亲切的。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初步分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学生学习的材料都来源于学生自己,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感知,唤起对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回忆,在回忆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和提高,激发起再创造的欲望。总之,在本节课中,本着所用到的学习材料完全“来源于学生,取自于学生,用之于学生”这一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探索的欲望,使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三)充分开放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的欲望开放性的教学对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潜能,切实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正真成曾学习的主人并获得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节课教师首先力争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平等、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试图开放师生关系。其次以开放性的内容作引导,开启学生的思维。如本节课采用学生自己提出一些分数问题,然后在在互相交流、争论、合作的基础上探求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突破为什么要先通分再计算的算理。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开放、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参与的机会,以促进各个层次的学生进行交流和发展,努力营造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很好地体现了课堂的开放性。我认为,课堂应该是大气的、开放的。师生的学习过程就像是一次有意义的旅程,没有权威,没有必须遵循的固定路线;通向目的地可以有多种途径,也可能发现意外的收获与发现。(四)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求新知识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上了这一节课后,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例如这节课在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发现了解法的正误,得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正确的计算方法,这样学生对于计算方法的理解会更加的深刻。正如波利亚所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内在规律与联系。”只有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才能产生主动探索的愿望,学生才会充分调动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通过不同角度的探索,想出较多解决新问题的方法;也正是有了交流的机会、展示的舞台,学生才敢于大胆表达自己不同的见解,提出个性化、创造性的问题解决办法;才会从中体会到数学思考的乐趣,体会到探索成功的喜悦.(五)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1、教材内容开放了,教学过程开放了,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参与了,整节课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的探索、讨论活动,怎样处理好教材中知识点的落实,这是我思考的问题之一,我们让孩子们停下探索的脚步参与练习,这又恐怕不合适,我们让孩子们不停地去探索,而不管知识落实情况,可能也不恰当,那我们该怎么办2、在计算课的教学中如何把握算法多样化的问题。是不是算法越多越好要不要总结出一种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3、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做到根据学生的“学”来调整教师的“教”;如何处理好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教师引导的时间;这些问题都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碰到的一些困惑,值得我们去探讨、去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