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第三十二章投影与视图32.2视图教案新版冀教版.doc

返回 相似 举报
冀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第三十二章投影与视图32.2视图教案新版冀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冀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第三十二章投影与视图32.2视图教案新版冀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32.2 视 图32.2.1 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学习目标1会从投影的角度理解视图的概念 ;重点2会画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难点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如图所示直三棱柱的侧棱与水平投影面垂直,请与同伴一起探讨下面的问题1以水平投影面为投影面,在正投影下这个直三棱柱的三条侧棱的投影是什么图形2画出直三棱柱在水平投影面的正投影,得到的投影是什么图形它与直三棱柱底面有什么关系这个水平投影能完全反映这个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吗如不能,那么还需哪些投影面物体的正投影从一个方向反映了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为了全面地反映一个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我们常常再选择正面和侧面两个投影面,今天我们将学习与这三个面的投影相关的知识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类型一】 判断俯视图例1下面的几何体中,俯视图为三角形的是解析选项A.长方体的俯视图是长方形,错误;选项B.圆锥的俯视图是带圆心的圆,错误;选项C.圆柱的俯视图是圆,错误;选项D.三棱柱的俯视图是三角形,正确;故选D.方法总结在水平面内得到的由上向下观察物体的视图,即为俯视图【类型二】 判断主视图例2下面的几何体中,主视图为三角形的是解析选项A.主视图是长方形,错误;选项B.主视图是长方形,错误;选项C.主视图是三角形,正确;选项D.主视图是长方形,中间还有一条线,错误;故选C.方法总结一个物体在三个投影面内同时进行正投影,在正面内得到的由前向后观察物体的视图,即为主视图【类型三】 判断左视图例3在下面的四个几何体中,左视图与主视图不相同的几何体是解析选项A.正方体的左视图与主视图都是正方形,不合题意;选项B.长方体的左视图与主视图都是矩形,但是矩形的长宽不一样,符合题意;选项C.球的左视图与主视图都是圆,不合题意;选项D.圆锥的左视图与主视图都是等腰三角形,不合题意;故选B.方法总结主视图、左视图是分别从物体正面、左面看所得到的图形三、板书设计1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的概念;2三视图的画法教学反思 本节课力求突出具体、生动、直观,因此,学生多以亲自操作、观察实物模型和图片等活动为主使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更直观的感受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在本次教学过程中,丰富了学生观察、操作、猜想、想象、交流等活动经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提升了他们的空间观念.32.2.2 较复杂几何体的三视图学习目标1会画较复杂几何体的三视图;重点2能根据有关三视图进行计算难点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相同的观察一个玩具,我们从三个不同的角度看,得到三个图形,如图所示你能说出它们是从哪个方向观察得到的吗2、 合作探究探究点一较复杂几何体的三视图【类型一】 组合体的三视图例1将两个大小完全相同的杯子如图甲叠放在一起如图乙,则图乙中实物的俯视图是 解析根据三视图的概念,结合俯视图,观察该物体,看得见的画实线,看不见的画虚线故选C.方法总结正确理解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的概念,充分发挥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例2用四个相同的小立方体搭几何体,要求每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中至少有两种视图的形状是相同的,下列四种摆放方式中不符合要求的是解析选项A.此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都是,不合题意;选项B.此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都是,不合题意;选项C.此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都是,不合题意;选项D.此几何体的主视图是,俯视图是,左视图是,符合题意,故选D.方法总结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是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所看到的图形理解定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探究点二作几何体的三视图例3作出下面物体的三视图分析此物体下面是一个六棱柱,上面是一个圆柱体解如图方法总结三视图中,主视图与俯视图等长,主视图与左视图等高,俯视图与左视图等宽例4分别画出图中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分析从正面看,从左往右4列正方形的个数依次为1,3,1,1;从左面看,从左往右3列正方形的个数依次为3,1,1;从上面看,从左往右4列正方形的个数依次为1,3,1,1.解如图所示方法总结画三视图的步骤确定主视图位置,画出主视图;在主视图的正下方画出俯视图,注意与主视图“长对正”;在主视图的正右方画出左视图,注意与主视图“高平齐”、与俯视图“宽相等”要注意几何体看得见部分的轮廓线画成实线,被其他部分遮挡而看不见的部分的轮廓线画成虚线探究点二有关三视图的计算例5已知如图为一几何体的三视图1写出这个几何体的名称;2若从正面看的长为10 cm,从上面看的圆的直径为4 cm,求这个几何体的侧面积结果保留分析1根据该几何体的主视图与左视图是矩形,俯视图是圆可以确定该几何体是圆柱;2根据告诉的几何体的尺寸确定该几何体的侧面积即可解1该几何体是圆柱;2从正面看的长为10 cm,从上面看的圆的直径为4 cm,该圆柱的底面直径为4 cm,高为10 cm,该几何体的侧面积为2rh221040cm2方法总结解题时要明确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即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圆柱高三、板书设计1较复杂几何体的三视图;2画较复杂几何体的三视图;3有关三视图的计算教学反思 本节重在引导学生总结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和规律,探究其实质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了解了三视图中相关数据的对应关系,即“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根本,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学习效果.32.2.3 由三视图还原几何体学习目标1会根据俯视图画出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 重点2体会立体图形的平面视图效果,并会根据三视图还原立体图形难点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六个小正方体,搭一个几何体,然后让学生画出几何体的俯视图,并选择一位学生上台演示并在黑板上画出俯视图如右图,教师在正方体上标上数字并说明数字含义问能不能根据上面的俯视图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看哪些同学速度快二、合作探究探究点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类型一】 根据三视图判断简单的几何体例1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是A四棱锥 B四棱柱 C三棱锥 D三棱柱解析主视图是由两个矩形组成,而左视图是一个矩形,俯视图是一个三角形,得出该几何体是一个三棱柱故选D.方法总结由三视图想象几何体的形状,首先应分别根据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想象几何体的前面、上面和左侧面的形状,然后综合起来考虑整体形状【类型二】 由三视图判断实物图的形状例2下列三视图所对应的实物图是解析从俯视图可以看出实物图的下面部分为长方体,上面部分为圆柱,圆柱与下面的长方体的顶面的两边相切且与长方体高度相同只有C满足这两点,故选C.方法总结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是分别从物体正面、左面和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对于本题要注意圆柱的高与长方体的高的大小关系【类型三】 根据俯视图中小正方形的个数判断三视图例3如图,是由几个小立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上的立方体的个数,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是解析由俯视图可知,几个小立方体所搭成的几何体如图所示,可知选项D为此几何体的主视图方法总结由俯视图想象出几何体的形状,然后按照三视图的要求,得出该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侧视图【类型四】 由主视图和俯视图判断组成小正方体的个数例4如图,是由几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是A5个或6个 B6个或7个C7个或8个 D8个或9个解析从俯视图可得最底层有4个小正方体,由主视图可得上面一层是2个或3小正方体,则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是6个或7个故选B.方法总结运用观察法确定该几何体有几列以及每列小正方体的个数是解题关键【类型五】 由三视图判断组成物体小正方体的个数例5由若干个相同的小立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组成该几何体的小立方体有A3块 B4块 C5块 D6块解析由俯视图易得最底层有3个立方体,第二层有1个立方体,那么组成该几何体的小立方体有314个故选B.方法总结解决此类问题时要借助三种视图表示物体的特点,从主视图上弄清物体的上下和左右形状;从俯视图上弄清物体的左右和前后形状;从左视图上弄清物体的上下和前后形状综合分析,合理猜想,结合生活经验描绘出草图后,再检验是否符合题意【类型六】 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的探究性问题例61请你画出符合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两种左视图;2若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块数为n,请你写出n的所有可能值分析1由俯视图可得该几何体有2行,则左视图应有2列由主视图可得共有3层,那么其中一列必有3个正方体,另一列最少是1个,最多是3个;2由俯视图可得该组合几何体有3列,2行,以及最底层正方体的个数及摆放形状,由主视图结合俯视图可得从左边数第2列第2层最少有1个正方体,最多有2个正方体,第3列第2层最少有1个正方体,最多有2个正方体,第3层最少有1个正方体,最多有2个正方体,分别相加得到组成组合几何体的最少个数及最多个数即可得到n的可能值解1如图所示2俯视图有5个正方形,最底层有5个正方体由主视图可得第2层最少有2个正方体,第3层最少有1个正方体;或第2层最多有4个正方体,第3层最多有2个正方体,该组合几何体最少有5218个正方体,最多有54211个正方体,n可能为8或9或10或11.方法总结解决本题要明确俯视图中正方形的个数是几何体最底层正方体的个数三、板书设计1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的形状;2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的组成教学反思 本课时的设计虽然涉及知识丰富,但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学过程中需要老师加以引导通过很多老师的点评,给出了很多很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有进一步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