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0《水墨诗心》 教学设计.doc

返回 相似 举报
湘美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0《水墨诗心》 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湘美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0《水墨诗心》 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水墨诗心----诗情画意教材分析水墨诗心是湖南美术出版社小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十课。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学习活动以欣赏活动为先导,用简短的文字表述对画作意境的理解,帮助启发学生更细致的体会中国画表达意境的特殊方法,并在对诗画的认识基础上进行尝试体验水墨画创作,让学生体会中国传统文化水墨画的魅力,培养对诗画的兴趣。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四年级已经接触过水墨画,也有一定的了解,对工具的使用也有所尝试,对学习本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对于五年级来讲,理解中国传统绘画并且将诗句画出有意境的画面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学目标 1、 运用所学美术知识和文学知识,感受水墨画作品,借助于名画的笔墨技法形式画出对诗句中意境的感受。 2、 将自己熟悉的诗句用水墨画的形式加上自己的想象画出来,呈现诗句中的意境,巩固水墨画用笔、用墨等技法,并创作出一幅水墨画小品。 3、 学生通过对名作的欣赏、分析、讨论,以及教师对作品的介绍,培养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兴趣,以及初步学会如何欣赏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之美。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感受体会中国传统绘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情与景结合的艺术意境。 2、难点通过欣赏、讨论体会,提高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并能够初步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表现方式,能尝试将自己熟悉的古诗词中的意境用水墨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教学用具 课件、范画、水墨画创作工具材料教学准备 1、 把握教材,了解学生对本课的理解程度。 2、 提前布置学生收集学过的古诗及古诗词大意。 3、 教师搜集相关资料,制作课件。 教学方法 图片欣赏陶冶法、讨论探究法、讲解法、演示法、直观教学法。 教学过程古典音乐营造氛围 一、 导入(连线游戏) 一 诗画连线 (诗画整体感知) 师首先我们来进行一个诗画配对的游戏,观察屏幕,为右边这四幅作品在左边找到相应的诗句。 1. 寻隐者不遇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2. 渭城曲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3. 江雪 柳宗元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4. 山行杜牧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小结点评大家的火眼金睛从画中读出了诗句,从诗句中看到了画面,这就是我们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魅力。 设计意图从诗画配对游戏中,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熟悉的诗句,能够通过水墨画表现出来,初步感知中国传统绘画中呈现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魅力。 二 具体感受作品意境 师我们进一步观察这幅画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画面中传递了怎样的一种视觉感受 像是在告诉我们说 小结山中云雾缭绕,隐士向往着隐居山林生活的意境。高山、云朵表达高远的意境,近处的树和人表达了诗句中的趣味。中国画追求的意境即是让人觉得一切尽在不言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画诗情画意的水墨作品。 设计意图进一步感知画中每一种物象所呈现的诗句内涵和意境。 二、展开想象谈一谈(自主学习)(由感知到自己的畅想)师在你们所学过的古诗词当中,你有没有读到过意境很美的一首诗最喜欢里面的哪一句 师你会将这句诗想象成一个怎样的画面它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小组讨论,大屏幕展示要求) 小结看来同学们也都有了像大诗人一样的想象力,那如何把我们想象的画面用水墨画表现出来,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赏析大师的诗画水墨画作品,看看他们是怎样来表现诗句里所呈现的画面意境。 设计意图通过大胆思考谈论交流,放松氛围,拓展学生思维,初步引导进入诗画创作的构思。三、名画欣赏(感受赏析水墨画意境) (一)欣赏 1、秋风吹下红雨来引导绘画意图(幻灯片展示绘画作品) A、思考这幅画描绘了哪个季节如果你是画中这位骑在牛背上的牧童,在这样的环境里,你是什么样的心情(将自己融入画中去想象感受) (悠然自得,悠闲)最多2位学生。有没有不同意见的(同一幅画不同的感受) 揭示作品名称,秋风吹下红雨来,这是国画大师李可染根据清代画家诗人石涛所写的一句诗来创作的一幅水墨画 B、李可染大师用什么形象来表现“秋风”和“红雨”(倾斜茂密的树枝,红色的落叶) C、这茂密的树林和如雨般的落叶,画家用什么笔法和墨色来表现画面意境的(中锋、侧锋表现树干,点画法表现落叶,浓淡不同,表现近实远虚,干湿变化表现树干纹理) 小结大家说得太好了,我们中国画就是运用笔法的干湿浓淡,以“托物寓意”的方法表现画面意境的。这幅画主体突出,诗画相吻合,在画面中大片的留白,也让欣赏者有更多想象的空间,在画家的笔下,虽然是普通的农家生活,确实充满诗情画意一般,也充分体现了画家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真挚感情。 2、根据诗句想象画面,出示“蛙声十里出山泉”这句诗。 师看看这句诗,如果是你来将这句古诗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你会画些什么来表现你对诗句的理解 师那我们一起来看看齐白石老人是怎么表现这句古诗的。对比一下自己的想象与大师的作品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说不定你们的想象还要比大师的创作更有趣。 师出示作品蛙声十里出山泉,提问画面中没有蛙,何来蛙声小组讨论学生回答 师小结这是老舍先生到齐白石先生家做客时,随手拿起一本书,翻到诗人“查慎行”的一首诗,选出这一句,让齐白石老人创作。诗和画都妙在一个“出”字。山涧泉水自远处而来,小蝌蚪在湍急的水流中欢快的游动,小蝌蚪离开了妈妈。活泼地玩水,这自然让人联想到蛙和蛙声,可谓表达了意在画外,无声胜有声的意境。设计意图通过分析画面主体形象,明确表达主题,并围绕主题拓展想象,来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通过感受用笔、用墨的方法,体会中国画运用墨色深浅,用笔干湿,以“托物寄情”、“意在画外”、“虚实相生”等表现画面的手法。 四、明确方法,教师示范 师你们都说得这么好了,老师也有一句意境很美,也很喜欢的诗,你们想不想看看老师是如何用水墨画表现的猜一猜老师是画的哪一句诗教师示范(微课)根据咏鹅中的诗句画一幅水墨小品。 小结把诗词中的意境在画中表现出来,不只是将古诗词中的景物画到纸上,而是要根据诗意把各景物元素进行恰当的布局,在画面中呈现主体突出、近实远虚、墨色有浓淡变化,画面有遮挡关系、疏密关系,有了合理的构图才能够更好的表现出诗句中的意境。 1、我们一起探讨学习了这么多,谁来回顾一下我们创作的步骤 选诗句 、构思、构图、描绘、题诗。2、欣赏其他班级的学生都是怎样用水墨画的方式来表现古诗的意境。欣赏同龄人的作品,启发创作灵感。 设计意图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为了学生能够更轻松的创作,通过直观感受绘画创作,让学生更加明确创作步骤与方法。 五、目标检测 作业要求在所学过的古诗词中,选择一句你认为意境很美的诗,画一幅水墨画,在本节课内完成。看看谁的诗配画创意最独特。(美妙的音乐结束,大家就停止创作) 创作时的注意事项 1、 从学过的古诗词中选择一句意境很美的诗。 2、 不要急于动笔画,先要构思画些什么如何突出主体。 3、 对自己所要画的内容进行构图布局,注意留白,以及画面中主次、遮挡、疏密、大小、远近等关系。 4、 绘画时由近及远的顺序,做到近实远虚,墨色浓淡变化,笔法的变化。 5、 润色时,要将颜料适当加水,达到水墨交融的效果。 设计意图以诗为题作画,利用所学方法,体验诗意水墨画的创作。六、展示评价 学生自己将已经画好的作品贴到展板上,以自评、互评为主,从立意明确、能够给人联想,画面完整、造型生动、能够运用所学技法、个性表现突出等方面给予评价。 自评自己先介绍作品。 互评请一位同学来评一评,最符合诗句意境的作品是哪一幅,为什么 画面中笔法墨色变化运用较好的是哪一幅构图与创意较好的是哪一幅(大屏幕展示评价的指向性) 小结在中国画中,诗与画往往相辅相成,画家或依诗作画,用画的形象体现诗的意蕴,或在画上题诗,让诗意与画意相得益彰,美妙的水墨画将诗句里的意境表现得那么切合和淋漓尽致。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水墨诗心,最后点题。 设计意图通过个人、集体作品展示评价及教师小结,了解学生绘画时的所感所想,检测学习情况。七、拓展延伸 你上完这堂课的感受是什么欣赏国画大师风格不同的作品。 6 / 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