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2.5.《给船装上动力》教案.doc

返回 相似 举报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2.5.《给船装上动力》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2.5.《给船装上动力》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2.5.《给船装上动力》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2.5.《给船装上动力》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5 给船装上动力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船的研究的第五课。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研究了通过改进船的材料和内外结构,来提高船的稳定性和承载量,体验了船的材料和结构发展史。本课围绕“如何让船动起来”这一主题开展项目探究,具体将从动力提供、方向控制等技术继续设计和制作。整个项目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做”解决问题的意识,与前面几课一起为第6课和第7课的学习做好铺垫。本课的设计思路先从“人力无法满足大船航行所需要的动力”这个矛盾中引出项目主题给船装上新动力;学生先给小船设计安装风帆、电动风轮、蒸汽装置等动力,让船行驶起来;接着,尝试给船装上船舵,控制小船的行驶方向;最后拓展到潜艇的介绍。为了让船行驶得更快更远更稳,学生先是装上风帆和电动风轮,但是发现自然风力不稳定、不易控制等问题,引出更持久、跟可控的蒸汽动力,装上动力后,自然还要解决保持和控制船只显示方向的问题,也就是装上船舵。本课意在引导学生完整地经历船的动力发展史,感受船动力技术的革新,体验给船装上动力的成功和乐趣。【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中,已经了解了不少船的动力装置,但是停留在观察,对于解释这些动力如何使船动起来的,以及其演变历史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还有一定困难。让学生亲历尝试制作风力驱动,蒸汽驱动和螺旋桨驱动,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和动手能力。按照“产生问题解决问题改进方案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活动经验,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悟,养成综合所学的各方面知识通过“动手做”解决问题的习惯,体验“做”的成功和乐趣,体会科学技术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科学技术在改变着船的动力系统,推动着船的发展。2.船可以通过舵来控制行进的方向。科学探究目标1.能根据不同要求,给小船提供动力。2.通过实验能解释船行进方向与舵之间的关系。科学态度目标1.在认识船的动力发展史中,感受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2.体验给船装上动力的成功和乐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感受船的动力技术的革新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深远变化和影响。 2.了解人类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根据不同要求,给小船提供动力,体会科学技术在改变着船的动力系统,推动着船的发展。难点能根据不同要求,制作不同动力的小船,并通过实验能解释船行进方向与舵之间的关系。【材料准备】学生探究船体模型、木棍、卡纸、电动机、电动机架,风叶,电池盒,蒸汽铝管,蜡烛,安全打火机 教师准备课件,视频,水池【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一、导入(预设2分钟)1.提问在前面,我们研究了船的发展历史,最早的船靠人力行驶,可是人们对船运输的需求越来越多,所以船建得越来越大,人力已经无法满足大船所需。还有哪些动力可以使大船航行设计意图在本章第一课,学生学了船的历史,也从动力的角度分析了摇橹木船和轮船,感受了传统船只与现代船只在技术上的变化和发展。而这个问题意在唤醒学生对船的动力的前认知,激发学生对“给船装上动力”的兴趣。二、探索(预设25分钟)1.提问这节课,同学们就作为船舶动力工程师,要使这艘小船动起来,那你设计的动力装置是怎么样的需要哪些材料(教师把学生回答板书在黑板上)设计意图充分发掘学生的想法,让学生运用生活材料和已有认知经验,尝试解决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四年级上册的运动与力单元,也设计制作了不同动力的小车,学生可能会迁移知识,尝试用类似方法,是小船动起来。2.任务一设计制作风帆船(1)出示材料(船身、卡纸、棍子),小组讨论利用现有材料,设计动力装置让小船自己行驶起来。(2)师生研讨,确定制作方法,播放微课指导。(3)小组合作,制作并调试,过程中将出现的问题,记录下来。(4)研讨制作与调试过程中,你遇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的用风帆作为动力,有什么缺点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自然动力,不可持续,自然风不可控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结构化的材料,设计制作风帆船,可以提高小组研讨效率,提高制作的可行性,控制任务难易程度。引导学生思考,用风帆作为动力,有什么缺点从实际的问题和需求出发,来不断改进动力装置。3. 任务二设计制作风力船/蒸汽船。(1) 提问如何解决自然风作为动力的风帆船,动力不可持续性的问题(2) 了解蒸汽推进装置和蒸汽原理加热蒸汽铝管的圆圈,管内的水受热膨胀,一头铝管会排水,另一头会吸水,这样水会在铝管内循环流动,在反冲力的作用下,小船就会前进。(3) 出示材料,学生选择一种动力装置,进行设计。(4) 小组分享交流,生生研讨,师生研讨。(5) 微课指导制作方法,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制作。(6) 提问让船自己形式的“持续的动力”来源于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可持续动力,来源于电能、来源于热能设计意图蒸汽机,学生也许听过,蒸汽机如何推动船移动的原理较难理解,蒸汽机的结构特点,学生也非常陌生。所以有必要让学生对蒸汽机进行一定了解后,帮助学生适当理解蒸汽铝管的作用和使用方法,不对学生设计蒸汽推进装置有太高要求。4. 任务三让小船保持方向(1) 提问制作和调试前面三种类型的船,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可以如何解决如何控制船的方向(2) 出示划龙舟图片,启发学生思考船尾的舵手作用。(3) 给船装上船舵,进行实验。(4) 师生研讨船舵的作用。(5) 播放船舵的介绍视频。设计意图在前面的制作、调试中,学生会发现自制的船,放入水中后,行驶方向很难控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请来了“船舵”这位助手。关于船舵可以控制方向,部分同学有所了解,对其原理,在课堂上不易展开细讲,学生只需知道船舵功能和特点即可。三、总结延伸(预设5分钟)1我们有哪些方法可以给船提供动力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的为什么工程师不断设计、制作新的动力装置设计意图可以将研讨在探索中完成,引导学生对探索活动的总结与反思,帮助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并在交流中,让学生是能感受社会的需求对技术发展产生的影响。2. 如何解决动力的持续供应问题“持续的动力”来源于设计意图在四年级已经学习了能量的概念,学生在研讨动力持续性不同时,发现动力能持续是因为有其他能量持续转换给小船的动能。3. 阅读潜艇的相关资料设计意图可以将研讨在探索中完成,引导学生对探索活动的总结与反思,帮助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并在交流中,让学生是能感受社会的需求对技术发展产生的影响。【板书设计】【学生记录单设计】【其他说明】1. 学情不同,能力较好的班级,教师可以准备更多的结构性材料(如橡皮筋、明轮、气球等等),让学生更开放的进行设计和制作,能力较弱的班级,可以提供套装中的材料,让学生设计,并播放微课,指导学生制作,关注学生的制作和调试过程,使课堂更高效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