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第8课红楼春趣【教学目标】1.认识“恰、屉”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喇”。2.大致读懂课文内容,并能说出对宝玉的印象。【教学重点】大致读懂课文内容,并能说出对宝玉的印象。【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学生收集有关红楼梦的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恰、屉”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喇”。2.大致读懂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游戏导入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几篇改编或选自古典名著的课文,也认识了其中的一些人物。现在请同学们根据下面的提示,猜猜他们是谁。课件出示(1) 他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持羽扇,飘飘然有神仙之概。他草船借箭、七擒孟获、巧施空城计,是智慧的化身;他六出祁山、鞠躬尽瘁、效力于蜀汉,是忠臣的典范。(2)他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书中评价自信一身能杀虎,浪言三碗不过冈。(3)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一双怪眼似明星,两耳过肩查又硬。(4)他出生时口含通灵宝玉,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相貌英俊,天资聪颖,鄙弃功名利禄,追求自由平等。2.学生猜人物,并说明猜测的理由。3.谈话贾宝玉是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阅读古典名著时,可以借助相关资料来帮助阅读。课前大家收集和阅读了一些有关红楼梦的资料,我们一起来交流。4.指名交流相关资料,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大致了解红楼梦的主要内容和书中的主要人物。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的章回体长篇小说,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女子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5.揭示课题在红楼梦里有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大观园。今天我们学习的故事红楼春趣就发生在这里。(板书课题)6.读题质疑“红楼”是指什么“春趣”又指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默读“学习提示”,明确本课的阅读任务。预设读读课文,能大致读懂就可以。读后和同学交流宝玉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2.交流在本单元前三课的学习中,你都积累了哪些“大致读懂古典名著”的方法课件显示猜读 跳读 借助资料 观看影视3.运用方法,自读课文我们默读课文,运用其中的一些方法,大致读懂课文内容。4.学生交流文中难理解的语句,教师相机点拨。我们交流一下,读课文时都遇到哪些难懂的词句你是怎么处理的预设1(1)一语未了,只听窗外竹子上一声响,恰似窗屉子倒了一般,众人吓了一跳。引导学生随文认读“恰”“屉”。提问看课文插图,或联系平时看过的影视剧,猜猜“窗屉子”是指什么预设“窗屉子”是指窗户上糊布或纱用的木框子,平时可以用竹竿撑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窗外一声巨响,把大家吓了一跳。(2)丫头们听见放风筝,巴不得一声儿,七手八脚,都忙着拿出来也有美人儿,也有沙雁儿的。丫头们搬高墩,捆剪子股儿,一面拨起籰子来。黛玉笑道“那是顶线不好。拿去叫人换好了,就好放了。再取一个来放罢。”黛玉见风力紧了,过去将籰子一松,只听“豁喇喇”一阵响,登时线尽,风筝随风去了。引导学生随文认读“墩”,读准多音字“喇”。提问“捆剪子股”“籰子”这些词语和什么有关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发现这些词语都和放风筝有关,指的是放风筝时使用的工具。出示交流平台中学习小伙伴的话,提示学生不用反复琢磨。(3)探春笑道“紫鹃也太小器,你们一般有的,这会子拾人走了的,也不嫌个忌讳”黛玉笑道“可是呢。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放晦气。”引导学生随文认读“讳”和“晦”。提问探春话中的“忌讳”指什么黛玉说的“放晦气”又是什么意思提示学生一时读不懂可以跳过去,读到下文的“放晦气”,借助注释明白放风筝是“放晦气”的说法是一种民俗,就是指把不好的运气放掉。读到最后一个自然段,结合“林姑娘的病根儿都放了去了”,也能明白前面说的“放风筝”代表“放晦气”,而捡掉落的风筝则是“忌讳”。5.理清人物关系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或教师补充资料,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文中宝玉、黛玉、宝钗等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知道文中的“紫鹃”“袭姑娘”“晴雯”“翠墨”等都是贾府的丫鬟。6.引导学生交流课文围绕“放风筝”写了哪些内容你能用小标题来概括吗预设课文写了宝玉和众姐妹因拾到了大老爷院里嫣红姑娘放的大蝴蝶风筝,便也想着去放风筝。小丫头们拿出了各种放风筝的工具。宝琴放了个大蝙蝠风筝。宝钗放了个七个大雁的风筝。宝玉的美人风筝放不起来,恼怒不已。黛玉放风筝时,众人都道“林姑娘的病根儿都放了去了”。最后大家放完风筝便各自散了。小标题拾风筝取风筝放风筝。三、合作交流,畅聊“春趣”1.学生默读思考课题是“红楼春趣”,课文中哪些情节让你感受到有趣2.引导学生交流。预设(1)课文中写了“大蝴蝶”“美人儿”“沙雁儿”“大鱼”“大螃蟹”等各式各样的风筝,让人觉得很有趣;(2)风筝飘飘飖飖地在天上飞的样子很有趣;(3)文中每一个人都在笑,让人觉得很有趣。(4)众人取风筝时的热闹很有趣。(5)宝玉摔风筝的片段很有趣。3.谈话无论是丫头们七手八脚地准备放风筝,还是七嘴八舌地谈论风筝,或者宝玉因为无法放飞风筝而恼,都是那样的有趣,大观园里可谓热闹非凡。4.小结这节课,我们借助跳读、猜读等方法大致读懂了课文,借助资料加深了对名著故事的理解,进一步感受到了阅读古典名著的乐趣。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对宝玉的印象。2.结合“阅读链接”,感受“放风筝”的有趣场景。【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提问说说大家在大观园里放风筝时,哪个场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完成“学习提示”中的第二个学习任务。二、自主阅读,交流对宝玉的印象1.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描写宝玉的相关内容,批注对宝玉的印象。2.小组交流。预设(1)宝玉在拾到嫣红风筝时立刻让人拿下来给她送去,可见是个心肠很好的贵族公子。(2)宝玉虽然是大观园中的二爷,却没有贵族公子的架子,他的大鱼风筝被晴雯放走了,螃蟹风筝被三爷拿去了,他却不气恼。(3)我觉得宝玉很有趣,他的美人风筝放了半天放不起来,大家大笑,他气得把风筝掷在地下,指着风筝道“若不是个美人,我顿脚跺个稀烂。”从言行举止中,可以看出他十分率直、纯真。3.全班交流,教师补充资料电视剧红楼梦宝玉摔玉的片段;借助插图,丰富学生对宝玉的印象。4.小结阅读古典名著故事时,结合故事中人物的言行,人物关系感受人物形象,借助资料及影视作品我们可以加深对人物的了解。三、阅读风筝,感受“放风筝”的趣味。1.学生自主阅读风筝,想一想文章围绕“风筝”写了哪些内容预设文章主要写了北平放风筝的习俗和作者自幼对风筝的喜爱。2.交流文中的哪些场面让你觉得有趣引导学生从文中风筝的样式描写和看风筝时的心情等方面来谈自己的阅读体会。预设(1) 文中写了好多种风筝的样式,有的还描绘得很细致,读起来特别有意思。(2) 文中写了我对风筝的痴迷和喜爱。(3) 这篇文章里也提到放风筝是放晦气,和课文里提到的一致。3. 小结从红楼春趣和风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放风筝这种民俗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给不同时代的人们带来许多乐趣,感受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放风筝不仅是一种民间娱乐活动,也是一种风俗文化。4、 质疑激趣,引向红楼梦整本书阅读。1. 作者曹雪芹是个风筝专家,红楼梦中多次写到放风筝。后面又画着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节选自红楼梦第五回阶下儿童仰面时, 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节选自红楼梦第二十二回这里的风筝,带来的还是草长莺飞,齐放纸鸢的春趣吗这里的风筝,还是蝴蝶飞舞,一连七个大雁的热闹吗这里的风筝,传递的还是公子小姐丫鬟齐聚一堂的欢乐吗那传递的是什么2.单元导语中有这样一句话惜红楼梦断。红楼梦断何处,梦断何时人们惜的又是什么呢就让我们打开红楼梦,去读吧。五、布置作业1.把红楼春趣的故事讲给家人听。2.阅读红楼梦中的其他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