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体会伟人鲁迅日常生活中温和、平易近人的一面,理解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2能力目标自主阅读课文,梳理文章内容,并思考批注中提出的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学习鲁迅先生克己待人、关爱亲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把握主要人物的形象特征和精神品质,理解作者的情感。教学难点揣摩重点语句、段落的含义,品味作者语言细腻的特点,体会课文在表达方面的妙处。【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多媒体上展示鲁迅先生的自题小像,请同学谈谈对鲁迅先生的印象。原诗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全诗解释我的爱国之心犹如被爱神之箭所射一般无处可逃,祖国正在风雨飘摇中黯然失色。我把我的心意寄托给人民,然而人民却难以察觉,我愿意把我毕生的精力托付给我。提起鲁迅,总会想起很多词语深邃、沉重、严厉、倔强、勇毅、果敢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吸着烟斗、面目严肃冷峻,这是鲁迅通常留给我们的印象,他似乎“对一切人都怀有忧虑和敌意”,但那却不是他的全部,他活着的时候,周围有许多文学青年愿意“亲近”他,萧红就是其中的一个。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萧红的视角,去看看生活中的鲁迅。二、讲授新课(一)作者简介萧红(19111942),中国现代女作家,原名张迺莹,黑龙江呼兰(今属哈尔滨)人。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在鲁迅的帮助和支持下,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用笔名萧红),蜚声文坛。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在东京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不久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了香港。重病的萧红陷落在九龙,在一所临时医院里去世。这位自传型的、抒情型的女作家,一直沿着反封建的思想道路前进,她用自己那些具有独特风格的优美散文及散文化的小说,丰富了我国现代文坛的花苑,成为中国新文学史上一位有风格的杰出的女作家。主要作品有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等。(二)基础梳理字词清单舀(yo) 碟(di) 捆(kn) 咳嗽(k) 绞肉(jio)薪金(xn) 校对(jio) 草率(shui) 洗澡(zo)悠然(yu) 吩咐(fn f) 揩(ki) 阖(h)调羹(gng) 抹杀(m) 深恶痛绝(w)理解词义敏捷(动作、思路等)迅速而灵敏。安顿安稳。工夫时间(指占用的时间)。调羹羹匙。展然(心绪)舒展的样子。忧郁忧伤愁闷。存心心里怀有的念头。校样书刊报纸等印刷品印刷前供校对用的样张。抹杀一概不计;完全勾销。也作抹煞。疙瘩小球形或块状的东西。白萨萨文中指玻璃窗发亮了,即天快亮了。深恶痛绝厌恶、痛恨到极点。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三、整体感知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完成以下两个问题(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鲁迅的性格特点的作者选取了鲁迅的日常起居、会见朋友、与家人相处的生活片段来表现鲁迅的平凡与不平凡之处。(2)初步感知文中的鲁迅留给你的总体印象是什么鲁迅先生是一个乐观开朗、平易近人、幽默风趣、童心未泯、博学广识的人。回忆鲁迅先生中作者选取了哪些生活场景来描写鲁迅先生(答出5点即可)笑声明朗;走路轻捷;品评衣着;待人饮食;调侃玩笑;感染快乐;接待商人;回复来信;等等。这些生活场景体现了他和我们一样也是拥有喜、怒、哀、乐的“普通人”。(意思对,答出其中任意五点即可)【第二课时】一、温故知新1给下面的词语注音。咳嗽(k) 绞肉(jio) 薪金(xn) 校对(jio)揩(ki) 阖(h) 调羹(gng) 深恶痛绝(w)2解释下列成语的意思。展然(心绪)舒展的样子。敏捷(动作、思路等)迅速而灵敏。深恶痛绝厌恶、痛恨到极点。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二、文本探究1细节赏析,感悟平凡鲁迅之中蕴含的不平凡。作者通过女性视角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的个性、情趣、魅力、气质,试从文中找出这些细微处加以分析,然后小组交流,并说说喜欢的理由。(1)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寥寥几句,一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鲁迅形象便跃然纸上。这是萧红用自己心灵感受的非常个人化的鲁迅,是一个使常人敢于走近并能够伸手去触摸的可亲的鲁迅。(2)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作者形神兼备地描绘了鲁迅走路很轻捷,淡淡几笔,就画龙点睛般地勾画出一个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鲜灵生动的“活的鲁迅”。(3)饺子煮好,一上楼梯,就听到楼上鲁迅先生明朗的笑声冲下楼梯来,原来有几个朋友在楼上也正谈得热闹。可见鲁迅是一个可亲近的人,与朋友相处的融洽、愉悦可见一斑。(4)可是鲁迅先生还是在饭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好久不见,好久不见。”一边说着一边向我点头。转身坐在躺椅上才自己笑起来,他是在开着玩笑。孩子化的语言,透着风趣,透着玩笑;鲁迅先生也有幽默风趣、可爱可亲的一面。(5)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表现了鲁迅先生对青年严格要求,同时又深切关爱。(6) 别人都不注意,鲁迅先生把海婴碟里的拿来尝尝。果然是不新鲜的。这个细节展现了鲁迅先生实事求是的一面。2第47、48段都提到了鲁迅先生的背影,这里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作用是什么作者运用反衬的手法,用窗户和台灯的光来衬托鲁迅先生的身姿,刻画了鲁迅先生深夜坐着工作的情景,体现了鲁迅先生夜里工作至天亮的时间之长,工作之刻苦。作者反复强调鲁迅先生背影的颜色,突出了一种在黑暗中的沉稳,暗示了鲁迅先生的从容和战斗精神。3作者通过生活琐事刻画了鲁迅先生怎样的形象特点文章开篇,“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寥寥几句,一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鲁迅形象便跃然纸上,跟一些人心目中严厉的鲁迅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有一次,萧红去鲁迅家包饺子吃,“饺子煮好,一上楼梯,就听到楼上鲁迅先生明朗的笑声冲下楼梯来,原来有几个朋友在楼上也正谈得热闹”。表现了鲁迅先生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性格特点。有一天下午,鲁迅先生在校对海上述林的间隙,他看到萧红进来,对着几乎天天见面的她,居然说“好久不见,好久不见”,孩子化的语言,透着风趣,表现了鲁迅先生的幽默。作者还描绘了鲁迅先生的一些习惯动作,比如走路很轻捷,这些动作表现出鲁迅先生一往无前、义无反顾的精神;另外还有他的工作习惯、休闲娱乐等方面的事淡淡几笔,便勾画出一个独一无二、仙灵生动的“活的鲁迅”。4本文的标题为回忆鲁迅先生,为何要用大量篇幅写许先生许先生融合了中国传统妇女与新时代女性的勤劳、节俭、善良、聪慧、宽容、隐忍、坚毅等品质,展现了夫妻间相濡以沫的深情。鲁迅先生与许先生不仅是一对夫妻,而且是志同道合的战友。在鲁迅先生病重后,许先生无微不至的照顾与理解包容展现了鲁迅先生执着的一面,同时从侧面表现了鲁迅先生忘我工作的精神。5有人说这篇回忆鲁迅的“琐记”是流水账,你如何看(1)文中撷取凡人琐事,表现了鲁迅先生平凡中伟大的特点,收到了刻骨铭心、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2)通过女性作者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显示了鲁迅的伟大思想和人格。(3)提供局外人所无从了解的生活细节,再现一个真实而又富有人情味的伟人。三、教学反思在众多回忆鲁迅先生的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一枝独秀。其成功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萧红与鲁迅先生有很深的情意,更主要的是因为萧红善于撷取生活琐事,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塑造人物、表现人物性格。这些能力,也正是我们学生在写作中所欠缺的。因此,在教学中,应力求引导学生体会萧红散文创作的技巧,并力争学以致用。在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力,可以采用问题教学法,鼓励学生主动质疑、认真探究,实践证明,效果较好。但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基础知识方面的问题,课堂上往往顾及不上,课堂上讨论的问题,往往也是经过教师预先设定的思路来解决的,因而难免有“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的嫌疑,这也是今后的教学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5 / 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