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下生物11.2《人体废物的排出》教案(李老师公开课作品).docx

返回 相似 举报
苏教版七下生物11.2《人体废物的排出》教案(李老师公开课作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苏教版七下生物11.2《人体废物的排出》教案(李老师公开课作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苏教版七下生物11.2《人体废物的排出》教案(李老师公开课作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体废物的排出人体内的废物排出环境是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的内容,包括“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和“人体废物的排出”两节内容。肾单位的结构既是第一节的重点又是难点,第二节重点难点则是肾的滤过和重吸收作用,即尿夜的进成。这两节的内容在逻辑上呈现明显的递进关系。第一节是本章的基础内容,第二节有赖于第一节的基础知识,又是第一节内容的深入。肾单位的构造、尿的形成原理和过程学生缺少相应的感性知识,对于相关内容,实验室里只有静态的挂图,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人经过多年的实践和认真研究,制作出了“肾单位的结构和尿液的形成演示模型”,现介绍如下课题名称人体废物的排出实验教学目标1、通过肾单位模型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动手能力。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3、在探究中培养学生质疑的科学态度和批判的科学精神。实验内容1、 实验名称制作肾单位结构和尿液的形成演示模型。2、 实验器材红、黄、绿三种不同颜色的毛线、长颈漏斗、胶带、粗吸管、小气球等。3、 装置 4、 实验材料准备长颈漏斗来源于实验室,其它,师生可以利用身边的材料自备。实验教学设计思路教学重点肾单位的结构。教学难点肾单位的结构与尿液的形成之间的关系。主要教学策略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为主。实验类型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相结合。实验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在前面一节课,师生共同学习了泌尿系统的组成、解剖并观察了猪肾的结构后,老师通过课件和挂图,使学生了解肾单位的结构和功能,教师做适当提示,布置学生课后收集材料,制作肾单位的结构模型。可以选择的材料有气球、毛线、塑料绳、医用点滴管、一次性注射器、胶带、吸管、纸团等,提倡使用身边现有、可以替代的各种材料。要求小组内相互交流、讨论设计理念,集思广益。2、课堂上,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使用课前准备的材料,制作肾单位结构模型,要求再次认真钻研教材,观察图示,先构思再制作,确保科学、合理,尽量完美。学生制作过程中,老师巡视,并且参与各小组的制作,及时给予合理的建议。3、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模型,同时讲解自己的设计理念。全体同学可以对其它小组的设计,进行提问、质疑、或改进。此环节的设计,主要是通过对肾单位模型的制作加深对此知识点的理解,在主动思考、设计及动手制作过程中轻松突破难点,为后面的学习铺好路。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体会相互合作的愉悦感受,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树立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理念,同时通过操作,提高了动手能力。通过自主学习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思维,培育科学素养。4、学生展示完成后,老师展示自己制作的肾单位模型,学生第一反应是嘻笑老师对材料的选择,三种不同颜色的鲜艳也很漂亮的毛线,老师顺势提问这个模型漂亮么光漂亮,但有没有特别的作用呢老师因势利导,讲解自己的设计理念,并且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尿液的形成。5、三种颜色的毛线组成的线束表示入球小动脉,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血液成分,漏斗中间的毛线球表示肾小球,一根红色的线表示出球小动脉,老师边展示模型,边对照课文内容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液中的其它成分都能透过薄薄的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和肾小囊壁进入肾小囊内,形成肾小囊内液,这就是原尿。这时,学生非常轻易地就可以从模型看出,红色线所示出球小动脉中血液的成分是“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而进入漏斗柄的绿色和黄色线表示“血液中的其它成分”,即“原尿”。6、表示出球小动脉的红色毛线缠绕着漏斗柄,表示文中的“出球小动脉分支形成许多毛细血管,环绕在肾小管周围”。 7、在漏斗与粗吸管接头处,绿色毛线从接头处出来,与红色毛线汇合,表示“原尿中含有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葡萄糖等,在原尿流经肾小管时,会被重新吸收进入毛细血管,这个过程称为重吸收”。黄色毛线表示的则是重吸收后留在肾小管中的尿液。8、经过这样一系列的对照课本条文的模型解析,学生对于肾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就有了一个较为直观的认识,对于血液、原尿、尿液的三者之间的量的差异和成分的不同,也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认识。再回答文中的提问1成年人一昼夜产生的原尿约为150L,而每天的尿液量仅为11.5L。这是为什么2表11-1,蛙的血浆、原尿、尿液成分比较表,表中的数据说明了什么绝大多数同学,已经是手到擒来,轻而易举。9、再使用多媒体显示自己制作的肾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示意图,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再次对肾的结构、尿液的形成过程进行整体感知。实验教学的特色及创新1、本教具是本人多年教学实践总结得出,直观性较强,制作简单,便于观察,可以变抽象为形象,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效果比较理想。2、由于取材容易,又少花钱,适于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可作为开展课外活动内容;还可培养学生自己制作教具的能力,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生物课的热情。3、能够通过一套教具,材料易得,制作简易,完全展示肾单位的结构、演示肾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算是本人的创新吧。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