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下生物10.2《人体的血液循环》教案(秦老师公开课作品).docx

返回 相似 举报
苏教版七下生物10.2《人体的血液循环》教案(秦老师公开课作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苏教版七下生物10.2《人体的血液循环》教案(秦老师公开课作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苏教版七下生物10.2《人体的血液循环》教案(秦老师公开课作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十章第二节 人体的血液循环(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人体的血液循环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和能量供给中的第二节内容,课时设计为三课。在学习了血液和血型等知识的前提下,讲述人体血液循环的相关知识,人体需要的氧气和养料必须及时运来,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废物运走,人体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而这些都必须通过血液循环来实现。因此,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和核心,在全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好奇心浓,思维敏捷,但抽象思维略有不足,在课堂上,他们喜欢自己动手,不喜欢老师的空洞说教,拒绝老师将思想强加给他们,在学校可利用的资源条件下,尽可能的满足学生自我探究,小组讨论模式来学习新知。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血液循环的概念。2、掌握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体会血液成分的变化及意义。(二)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血液循环的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分析、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血液循环途径的学习,了解自己及家人的身体,以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自觉养成卫生习惯和自我保健意识。引导学生热爱科学,建立科学的价值观。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描述血液循环的过程。难点掌握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体会血液成分的变化及意义。五、教学工具和手段观察、讨论、交流并利用多媒体课件以及生物教学模型和视频教学相结合完成。六、教法和学法突破重点与难点一、教 法 1、 启发式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2、 直观式利用生物模型和多媒体课件展示。 3、 探究式发现问题,寻求规律 。二、学 法 1、分组探究法。 2、归纳总结法。 3、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 4、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练习巩固。七、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导 入 新 课情境导入小程同学脚背发炎,医生却在他的臀部肌肉注射消炎药物,为什么引出今天学习的主题血液循环。二课 程 新 课活动一小组讨论,共同解决4个问题。1.突破重点掌握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体会血液成分的变化及意义。分别来研究体循环和肺循环。观察视频,小组讨论以下内容(1)体循环的起点、止点及大致路径(或体循环是由心脏的哪一腔开始血液流经何处最后流回心脏的哪一腔)(2)在体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有哪些变化在何处发生的变化小结教师提问,小组汇报展示。(将大的知识点小化,逐一突破。)看图学生讲解,总结体循环。利用同样的方式学习肺循环。观察视频,讨论以下内容(1)肺循环的起点、止点及大致路径(或体循环是由心脏的哪一腔开始血液流经何处最后流回心脏的哪一腔)(2)在肺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有哪些变化在何处发生的变化小结教师提问,小组汇报展示。(将大的知识点小化,逐一突破。)看图学生讲解,总结肺循环。学生讲解,总结体循环和肺循环。突破难点归纳总结,反复强化理解。设计思路这个知识点比较抽象,利用视频,给学生一个直观印象。利用小组评分调动全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小组成员之间交流讨论,加深对知识的印象,远比教师说,学生听的效果来的好得多。同时最后利用各小组代表讲解血液循环过程,来验证学习的成果。教师强调问题思考动脉中流的都是动脉血,静脉中流的都是静脉血吗(四)总结利用刚才所学知识,完成图表。(五)补充练习利用模型,强化新知。讨论内容 小程脚背发炎,医生在他的臀部肌肉注射消炎药物,此药运至足部的途径是什么请用简图表示(六)情感升华多参加体育锻炼,保护心脏。八、板书设计10.2第二课时 人体的血液循环一、血液循环1.定义2.路径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肺循环左心房 肺静脉 肺部毛细血管网 肺动脉 右心室九、预测问题及处理【预测性问题1】在学习心脏的结构基础上,看图54页10-10(人体的血液循环模式图),学习人体的血液循环时,会把体循环,肺循环弄混淆,无法区分;不清楚血液的流动方向。【解决方式】同样分开研究,各个击破,将问题细小化,比如研究体循环的起点是哪经过的血管顺序终点是哪然后在组合。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是课堂的主人,让知识是由学生发现、讨论、交流出的。不是教师一味的灌输。目的这样子做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刻。最后由学生组合在一起,全班同学交流。小结把图片转化成文字在用箭头连接起来,看上去就容易理解多了。【预测性问题2】在看图10-9(鱼尾鳍的血液流动示意图)和10-10(人体的血液循环模式图)时,学生不理解为什么会有蓝色的血液和红色的血液。【解决方式】教师交代清楚,颜色的变化代表的是血液中含氧量的变化,并不是血液本身的变化。但是动脉血是含氧较多,颜色鲜红的血液;静脉血是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预测性问题3】.在小组展示过程中,根据难易和重难点程度,分为了抢答题,必答题等,课堂的氛围比较“活跃”。【解决方式】为了更好地控制课堂纪律我做了如下的措施1)将小组分号。2)回答时,每组只派一个同学,并且由老师来决定是几号回答。也是为了抢答时更好看清快慢。3)将违反课堂纪律的表现同时加入到评分当中。十、教学反思鉴于初一学生对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要学的知识与日常生活相关,而他们已经对血液循环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有一定的认识,有利于开展本课时的学习。但对其中的具体结构及其功能,尤其是血液循环途径的知识比较缺乏,而这部分知识又比较抽象,因此,在教学中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使教学内容形象化、直观化,让学生理解,并辅以练习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但电子白板使用中与学生互动环节少,而且只有少数几个同学,对此本人还要继续加强对电子白板的钻研。还有就是在课堂上还应更多的关注学生间的个体差异,题目要力求做到精简有梯度。- 5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