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第二节生态系统概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2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并能理解、认识各组成成分的作用。3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过程与方法1.通过指导学生归纳生态系统的概念,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2.通过指导学生归纳主要生态类型的分布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对比判断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生态类型的分布与特点,渗透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难点简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课件、视频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引言】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生物的基本特征,初步了解了生命活动的规律。今天这节课,我首先带领大家走进大自然,走进美丽的大森林,去看一看、去听一听、去感受一下大自然的和谐和美(播放视频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提示在观看的同时要留意影片中出现了哪些生物哪些非生物成分)【教师】什么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又是由哪些部分组成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些内容。二、新课教学(一)、生态系统的概念【教师】展示“生活在凯巴森林中的各种生物” 的图片,简单介绍凯巴森林的情况,杂子在这片森林中,各种生物和谐相处,如果你是这片森林中的一只黑尾鹿,想象一下,当狼或狮子来了,你会怎么办【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各抒己见)【教师】大家的想象很丰富,你们从这件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在这片森林中,和黑尾鹿的生活不仅受周围生物的影响,还要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生物与环境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教师】同学们能不能用一句更精练的话概括一下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呢/【学生】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师在师生分类讨论的基础上归纳总结生态系统的概念,然后让学生举例说出自己身边的生态系统。【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我们的校园,一块农田,一个池塘,一个花园,一片森林,一片草原 都可以看做是一个生态系统。【教师】生态系统与地域的大小有关吗【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没有。【教师】生态系统的范围十分广阔,小到一个生态瓶,大到一片森林甚至整个生物圈,都可以称为一个生态系统。【教师】展示“草原”“荒漠”“海洋”“湖泊”“城市”“农田”等各种生态系统的图片。【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认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二)生态系统的组成活动观察“生活在凯巴森林中各种生物”图片。(学生分组观察分析讨论交流)【教师】凯巴森林中包括哪些类型的生物【学生】(观察,分析图片,回答)动物,植物,大型真菌(草地上生长的蘑菇等)。【教师】除了图中表示的生物,这个森林中还会存在什么类型的生物【学生】(小组讨论,土壤中存在的各种真菌,细菌等微生物。【教师】这些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分别有什么样的作用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学生】(讨论回答各种生物的作用和扮演的角色。)【教师】凯巴森林中的黑尾鹿生存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总结)黑尾鹿的生存需要阳光,空气,水分,适宜的温度以及食物等。【教师】要各种生物的生存还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学生】(阅读教材,分析讨论交流)土壤及其中各种生物和各种矿物养料。【教师】它们又具有怎样的作用【学生】为生物的生存提供营养,能量和生存空间。师通过上面的学习,同学们能说出生态系统是有哪些成分组成的吗【学生】讨论之后,展示成果(三)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的关系(大屏幕展示“生态系统各成分关系”的图片)【学生】(分组观察分析,交流讨论。)【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生态系统中没有分解者,可能发生什么现象【学生】(小组讨论,充分发挥想象力)动植物的尸体会堆积如山。【教师】如果生态系统中没有生产者呢【学生】没有各种消费者就没有食物。【教师】如果没有非生物成分呢【学生】各种生物成分就会缺少物质和能量。师通过分析,我们知道无论是消费者还是生存者最终都要被分解者分解,而分解后的物质又被生产者利用,这说明生态系统中的各个成分是一个怎样的关系【学生】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关系。三,课堂小结【教师】通过我们的学习,你觉得本节课有什么收获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学生】小组内交流,归纳出本节课的知识重点)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学生既熟悉(因在八年级上册第17章生物圈中的动物设及到这部分的知识点),但又陌生(学的知识点不全面),所以课前先让学生留心身边的环境,以便课堂交流。 教学时充分展示课件,设置问题链,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组织学生积极参加讨论交流,使他们顺利完成学习目标,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及归纳能力,使学生认识到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环境中不只有我们肉眼可见的植物、动物,还有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还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土壤等。但本节课不足之处是,对于教材挖的还不深,有的地方还应解释的更详细一些,如在学习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关系时,还应再多举几个学生身边的事例,加深理解。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