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自由平等的真谛教学设计 课题自由平等的真谛课型新授课核心素养政治认同 法治意识 公共参与 课程标准本节课对应的课程标准为“成长中的我”中的“心中有法”,具体的内容标准为“知道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及“我和他人和集体”中的“在集体中成长”部分,“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学情分析初中学生富有生命的活力,求知欲强,但认知能力、思维方式和社会经验有待进一步发展。对于自由和平等的认识尚处于懵懵懂懂的初始阶段,很多行为在他们看来都错误的认为“这是我的自由”,还有学生尽管知晓自由和平等都不是绝对的,但对二者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浅表层面,很难把自由与法治联系在一起。对于平等的认识,更多的是在道德层面有相关生活经验,很难从法律的高度“法眼看平等”,尤其从宪法的角度来理性的加以看待。教育价值1.澄清对自由的误区,明确自由的价值,树立法律信仰。2.澄清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误区”,用法眼看待生活中的不平等现象,崇尚法律。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自由、平等的意识,认同法治是实现自由平等的保证。2.能力目标澄清对自由和平等的困惑,培养用法治的思维理解自由和平等的能力。3.知识目标懂得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理解自由和法治的关系,明确自由的真谛。了解法律对平等的规定及在法律视角下理解平等的两层含义,明确平等的真谛。重难点及突破设计重点自由和法治的关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难点平等的第二层含义“不同情况差别对待”,自由和平等的关系。重难点突破设计1.通过小采访活动,一步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索新知,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澄清对自由的误区。2.通过案例的展现,从教师问题的引导中增进对问题的认识并提高对问题的洞察能力,理清自由和法治的关系。3.用图片打开学生视野和角度,通过对社会中各种平等现象的探讨,引发思维碰撞,帮助学生理解平等的含义,走出认识的误区。任务一无法治不自由任务二法眼看平等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1、 课前准备1.播放视频【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 2.初次见面问好。3.课堂评价老师手里有很多的小红旗,本堂课只要积极展示、讨论、回答问题,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小红旗奖励。最终我们看谁获得的小红旗最多,还可以获得一份神秘礼物。好,那开启我们的学习之旅吧 二、课堂导入同学们,上课前我们看到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自由的解读。让我们一起来重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24个字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其中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寻自由平等的真谛。三、新课教学环节一漫谈自由【过渡】说起自由,人们会想到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菲的诗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可见自由是多么宝贵;法国思想家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处不在枷锁之中”,打破枷锁,冲破牢笼,这是人类永恒的追求;谈及自由,人们还会用“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表达对自由的无限向往。活动1现场采访问一你最渴望的自由是什么为什么问二你渴望的这个自由实现了吗没实现是又是为什么问三受到限制的自由还是自由吗(小组讨论2min)概括小结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过渡】现实世界的自由需要限制,那网络空间的自由需不需要限制近些年,互联网拓展了我们自由表达的空间,一些人认为在网络上便可以天马行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网络谣言也愈发猖狂。活动2案例探究视频公安机关集中打击网络造谣传谣违法犯罪问一诸如此类的言论,我们能否转发为什么问二法律不是保障我们公民的言论自由吗为什么又要限制我们的言论呈现相关言论自由的法律问三自由是在什么范围内的自由问四法治和自由有什么关系呈现相关链接概括小结自由是法律内的自由,引出自由的含义及其在法律上的体现。梳理出法治与自由的关系。【过渡】刚才我们说自由是在道德和法律界限内的自由,试图超出界限内的自由其实并不是真正的自由,而是试图拥有某种别人没有的特权,这种特权会导致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将自由和平等一起探讨的原因。那接下来,我们就来共同探寻平等。环节二探寻平等1. 图片展示少数民族加分、公交让座、同工同酬、军人依法优先。2. 小组讨论上述现象是平等吗为什么概括小结人虽然有差异,但我们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我们同样享有做人的尊严,平等的享有权利、履行义务。因此,我们说的平等是法律意义上的平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通过图片现象的分析,我们发现法律视角下平等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它表现为公民平等的享有权利,平等的履行义务,平等的适用法律;一种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因为生理差异、区域差异、社会历史原因对一部分群体特殊照顾。(对同学的举例再次梳理)3图片“同等对待”和“差别对待”,哪个更接近平等的实质为什么对图片的观察思考,引导学生将身边的教学设施、校园环境、享受的师资力量与偏远山区同龄人的学习条件、生活环境进行对比,理解国家的扶贫、名师送课下乡、甚至给予加分等优惠政策,都是国家针对不同情况给予的差别对待,为的是给他们搭建一个看到外面世界的平台,使结果更趋向公平。刚才我们探寻了平等的含义,对平等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我们来看一个视频,通过它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平等。4播放视频【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平等】可见,平等不仅是个人的愿望和追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还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环节三总结升华 【过渡】从古至今,“自由”和“平等”是我们向往和追求的两大基本价值。让我们珍视自由,践行平等,请领誓人带领我们一起宣誓。宣誓毕,我们将迎来今天激动人心的时刻,请同学们举起你们手上的小红旗,我们看看是谁获得了今天的神秘礼物。颁奖精美图书让思维自由【情感提升】春光无限好,正是读书时,愿你以书为伴,在追求自由、平等的路上永不停歇也希望所有同学,今后在面对自由、平等的困惑或抉择时,能用法治的思维理性思考,相信大家一定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从亲切的问好走进学生,用新颖独特的课堂评价调动课堂,激发学生全员参与,以饱满的热情投入课堂的学习。以学生熟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入,契合主题,引发学生共鸣,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进头脑,充分体现道德与法治学科特色。整堂课的设计围绕“无法治不自由”“法眼看平等”展开,紧扣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设计话题型问题线,激活和培养政治思维能力,通过交互讨论议题,激活政治课堂,培育科学精神素养。结合生活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社会生活中,自由是法治内的自由。层层推进,从法律与自由的关系引到学生上升总结出法治与自由的关系,并再次通过相关链接法律的呈现强化理解,深化认识。通过自由和平等的关联过渡,点明自由和平等为何放在一起讨论。设计图片呈现生活中现象,似乎和我们对平等的理解有很多冲突,例如“少数民族加分”等成为学生特别困惑又心理失衡的问题。让学生在思辨讨论中,激起对平等真谛的探寻,教师引导得出平等的两层含义。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时政热点,让学生在观察联想中体悟平等的实质和真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平等作为落脚点,使得课程的设计完整并进行价值观的渗透。通过宣誓活动,让学生再次感受自由平等的价值,倡导学生珍视自由、践行平等,进一步实现情感升华。最后的总结提升再次突出法治是实现自由和平等的保证,尊重自由平等是法治的价值追求,体现了法治的基本精神。充分体现核心素养的法治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