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4.《水遇冷以后》教学设计.docx

返回 相似 举报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4.《水遇冷以后》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4.《水遇冷以后》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4.《水遇冷以后》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水遇冷以后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新教材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冷和热第四课。本课从回忆露水开始,逐步深入地安排了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通过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聚焦凝结现象,然后做水蒸气遇冷实验,观察并描述水蒸气遇冷以后的变化。通过讨论玻璃棒上流下来的水滴是怎样形成的,知道水蒸气遇冷后从气态变成液态,建立凝结概念。第二部分,研究水结冰前后温度和体积的变化。通过分析温度变化曲线图,认识水结冰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第三部分,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凝结和凝固现象,知道水在自然界中以液态、气态、固态三种状态存在,当外界温度发生变化且达到一定程度时,水会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从而得出冰、水和水蒸气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二、 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与描述,知道水遇冷以后形态会发生变化。2.通过测量与分析,知道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降低到0摄氏度时,水会结冰。3.知道水会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并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三、重点与难点重点 了解凝结和凝固的条件。难点利用曲线图,分析水结冰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4、 教学准备铁架台、酒精灯、温度计、烧杯、铝箔纸、冰块、试管、试管夹、秒表五、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初步了解露水的形成 1猜谜小珍珠,真可爱,花儿草儿身上戴,太阳公公已一出来,急急忙忙都躲开。(露水) 2.提问你见过露水吗什么时候见过那时的气温在一天中是高还是低 3小结露水出现在气温较低的清晨或傍晚。 4.露水的形成傍晚或清晨,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在草叶上的小水滴,称为露水。【意图解析】通过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回忆什么时候见过露水,初步了解露水形成的条件和原因。(二)探究水蒸气遇冷以后的变化1.设计实验(1)用铝箔纸包住装有温水的烧杯口,在纸上开一个小洞。 (2)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直到水沸腾。 (3)在铝箔纸洞口上方斜放一根温度较低的玻璃棒。 2.提问玻璃棒上流下来的小水滴是怎样形成的 3.小结水蒸气遇冷后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凝结。【意图解析】做水蒸气遇冷实验,观察并描述水蒸气遇冷以后的变化。通过讨论玻璃棒上流下来的水滴是怎样形成的,知道水蒸气遇冷后从气态变成液态,建立凝结概念。(三)探究水结冰过程中温度和体积的变化。1.设计实验(1)在试管中加少量水,插入温度计,再记下水面的位置。(2)把试管连同温度计放到加了盐的碎冰中,每隔1分钟读取温度,直到温度降到-2摄氏度时为止。(3)观察试管中冰面与原来水面的位置有什么不同。2绘制水结冰前后的温度变化曲线图。3.交流(1)水开始结冰时温度时多少(2)在水结冰过程中,温度是怎么开始变化的4.小结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降到0摄氏度时,水会结冰。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四)解释生活中凝结的现象1.创设情境,说说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2小结水是在自然界中唯一能以液态、气态、固态三种状态存在的物质。当外界温度发生变化且达到一定程度时,水会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意图解析】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凝结和凝固现象,知道水在自然界中以液态、气态、固态三种状态存在,当外界温度发生变化且达到一定程度时,水会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从而得出冰、水和水蒸气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六、板书设计水遇冷以后(课题) 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降到0摄氏度时,水会结冰。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