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0曹刿论战随堂测试.doc

返回 相似 举报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0曹刿论战随堂测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0曹刿论战随堂测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0曹刿论战随堂测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曹刿论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又何间焉(jin)牺牲玉帛(b)B遂逐齐师(su)下视其辙(zh)C望其旗靡(m)肉食者谋之(mu)D小信未孚(f)公将驰之(ch)2.下列语句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B公与之乘,战于长勺。C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字含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何以战B必以情C必以分人D可以一战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A牺牲玉帛,弗敢加也B小大之狱C肉食者鄙,未能远谋D夫战,勇气也5.下列对句子的语气判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A又何间焉(发议论)B刿曰“未可。”(表否定)C夫大国,难测也(发议论)D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表赞成)6.下列各句中的“属”与“忠之属也”中的“属”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神情与苏、黄不属B在骨髓,司命之所属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D属予作文以记之7.下列对“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的士气,两次(击鼓)士气就衰弱了,三次(击鼓)士气就竭尽了。B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衰弱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竭尽了。C第一次击鼓能让士兵生气,第二次(击鼓)士兵就衰弱了,第三次(击鼓)士兵就竭尽了。D一次击鼓能振作土气,两次(击鼓)士气就竭尽了,三次(击鼓)士气就衰弱了。8.课文第2段写曹刿的言行,目的是表现曹刿( )A忠君报国的思想B勇于牺牲的决心C冲锋陷阵的精神D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善于掌握战机9.用原文填空。(1)曹刿请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表明鲁庄公在政治上取信于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曹刿解释为何追逐齐军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从记叙的内容看,你认为鲁庄公身上是否也有可取之处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 B 解析“遂”应读su。2.B 解析正确的停顿应为“公与之乘,战于长勺”。3. C 解析C项中“以”的意思是“把”,其他三项都是“凭、靠”的意思。4. D 解析A项中的“牺牲”,古义为祭祀用的牲口,今义为舍弃自己的利益或为正义事业而献身。B项中的“狱”,古义为诉讼事件,今义为监狱。C项中的“鄙”,古义为目光短浅,今义为品德低劣。D项中的“勇气”,古今义都是“敢作敢为豪不畏惧的气魄”。5.A 解析A项是一般的疑问语气。6.C 解析C项与“忠之属也”中的 “属”都是“类”的意思。7.B 解析“气”是“士气”之意,“再”是“第二次”之意。8.D 解析课文第2段写曹刿选择“齐人三鼓”(“彼竭”)的时机进行攻击,“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看到敌人“辙乱”“旗靡”才追击,可见曹刿考虑问题周到,行动谨慎,观察仔细,善于抓住时机。9.(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3)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4)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10.有可取之处。 他实事求是办案,尊重下属的意见,重用人才,虚心求教。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