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月相变化的规律》教学设计.docx

返回 相似 举报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月相变化的规律》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月相变化的规律》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月相变化的规律》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月相变化的规律教学设计深圳实验学校小学部 林景武【教材简析】本课是三年级下册“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的第4课。在第2课和第3课中,通过对影子变化的研究,探索了太阳的特征以及对地球的影响,并明确了月球和太阳一个很大不同点就是月球有月相变化,而太阳没有。月相是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月球围绕地球转一周需要一个朔望月,在一个月之中,月相变化有一定的规律。在本课,学生将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本课围绕月相卡片进行观察、排序、装订成册等活动,使得学生对月相变化规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本课不要求学生掌握月相变化的准确规律,只需要学生认识到在一个月之中,月相变化有一定的规律即可。聚焦环节,先向学生明确月相是月球和太阳相比一个很大的不同点。探索环节,围绕月相图片展开,先让学生观察月相图片,认识更多的月相,再让学生尝试给这些月相图片进行排序。学生排序后,可以用燕尾夹将月相图片夹在一起,快速翻动,这样便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月相的变化了。研讨问题“一个月内,月相变化的规律是什么”,学生只要能够得出“弯圆弯”这样的简单规律就可以了。拓展环节,鼓励学生在课外尝试去寻找“亮星”,观察月球和它周围的“亮星”的位置有何不同。在本课中,只需让学生了解简单规律,而不需要涉及专业的月相名词,如望月、上弦月、朔月等。【学生分析】学生从小就有观察月亮的经历,例如中秋节与家人赏月等。虽然他们已经注意到月相会变化,如有时候呈圆形,有时候像小船一样呈弧形,但是他们很难将月相变化与时间对应起来,更多关注的是一天,或者某个时间的月相,而对月相在一个月之中的连续变化,知之甚少。他们甚至会表达“一月是扁的,八月是圆的”,将月相变化规律放在一年中去界定,原因是他们没有在一个月的周期里持续观察月相。【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理解一个月内,月相变化有一定的规律。科学探究目标1. 能通过观察月相、给月相图片排序、将月相图片装订成册等多种多样的方式发现与描述月相变化规律。2. 能对图片信息进行正确处理。3. 能根据一定的事实,对自己的探究过程进行反思与调整。科学态度目标1. 对月相变化规律保持好奇心,保持观察月相的兴趣。2. 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倾听别人观点的同时修正自己的认识。3. 乐于征求小组组员意见,尝试多种方法调整月相图片排列顺序。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月相变化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制作月相变化图片手册的方式,认识一个月内的月相变化规律,知道月相变化的规律性是月球的重要特征。难点给相近的月相图片排序;能够判断在一月之中的某个时间会出现什么样的月相。【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月相变化图片(月相图片数量根据学生能力调整,但是尽量对称提供,比如提供了上弦月,就要提供下弦月,便于学生排序;月相卡片要标注哪一边朝上)、燕尾夹。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月相变化图片或者视频。【教学过程】一、聚焦1. 照片导入。呈现几张月相照片,让学生观察。2. 谈话1我们可以观察到月球有月相,但太阳没有这样的现象,这是月球和太阳的一个明显不同。我们在二年级学习过月相,那“月相”是什么意思呢学生回答结束后,要向学生明确“月相”概念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球明亮的部分。3. 谈话2我们已经知道月相会变化,那么月相的变化有什么规律(板书课题月相变化的规律)设计意图虽然学生在二年级时接触了月相,但在教学中发现,学生依然对“月相”这个名词比较陌生,他们通常描述为“月亮”,为了方便后面的教学,教师需要给学生明确“月相”这个科学概念,“月相”这个科学名词的掌握与否是本节课进行科学交流的前提。教学中还发现,在回答月相规律时,一部分学生可能回答“一日二日很弯,慢慢变圆”等,对月相的表述比较清楚;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知困难,故引出本课探索任务。二、探索活动一 认识月相1. 说一说。课前可以让学生观察记录一些不同的月相,在课堂上交流。2. 呈现月相图片。让学生观察月相图片,判断哪些月相是已经观察到的,哪些没有观察到。3. 原理示范。可以用微视频的方式,或者教师进行模拟实验给学生展示月相的形成原理。设计意图设计该环节,是为了让学生明白月相是由于月球有一部分被太阳照亮形成的,这不但为接下来的探索做知识铺垫,同时也能让学生对三个天体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了解更进一步。活动二 月相排序1. 呈现月相卡片。给学生展示需要排序的月相卡片,说明卡片的方位,即哪一边朝上,否则学生将难以排序。2. 公布任务。学生将以小组为单位,将混乱的月相图片进行排序,要求排序需要符合生活中实际的观察情况,同时能够讲解排序的依据。3. 组间交流分享。排序完成的小组也可以参考其他小组的排序,及时修正自己的排序结果。4. 呈现结果。教师将各小组排序情况进行拍照,呈现在大屏幕上,邀请学生上台展示和分享。5. 班级交流。交流我们的排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6. 观察月相变化过程,调整排序。播放一个月内的月相变化视频或者图片,让学生参考并调整自己的排序。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给月相排序的活动中,认识月相变化规律。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我们知道月相变化规律一般是按照圆形来排序的,但是学生并没有这种认识,故学生的排序可以是多样的,即排序的形状并不重要。例如,将月相图片排成圆形、方形、一字型或是V型都可以,我们要尊重学生自己的排序方法。学生往往在图片的先后顺序上存在争议,这就需要充分考虑学生小组合作、协商的能力。学生的排序情况不一定是正确的,教师可以提供月相变化的视频或者图片,便于学生调整月相的顺序。活动三 制作月相变化手册1. 公布任务和方法。将月相图片按顺序用燕尾夹夹在一起,快速地翻动,我们就能像看动画片一样更直观地看到月相在一月内的连续变化了。2. 间交流。跨小组交流,互相欣赏制作的月相变化手册,比较出不同点。设计意图学生非常喜欢这个活动,该活动借鉴了制作动画片的形式,将静态的月相变化排序变成了动态的变化手册,就像看动画片一样看月相变化。可以让学生多看几遍,加深印象。三、研讨1. 小挑战。如果时间允许,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月相图片,让学生尝试排序;或者让学生给月相标注大概的时间;或者出示某张月相图片,让学生说一说图片中的月相情况可能出现在月初、月中还是月末等。2. 议一议。围绕核心问题“在一个月内,月相变化的规律是什么”展开讨论,要求学生利用“月相变化手册”来讲解。3. 想一想。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我们能看到圆圆的月亮,那其他月份能看到圆圆的月亮吗设计意图小挑战的目的是评价考察,让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月相变化。核心问题“一月内的月相变化规律”,通过本课探索,学生已经充分认识到月相会变化,并且这种变化满足一定的时间规律。学生在该问题上,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月相会变化,月初是弧形的,月中是圆形的,月末又变成弧形的”“弧形到圆形到弧形”,或者是“由缺变圆,再由圆变缺”等。虽然对月相的形容不是特别准确全面,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就足够了,教材并不要求学生得出很精确的结论。四、拓展1. 夜观天象。观月时,我们可能会看到天空中有一些明亮的星星(亮星)。我国古人十分智慧地用亮星来观察和描述月球在天空中的运动变化。你也可以试试,在不同时间,观察月球和它周围的亮星位置有何不同2. 月相记录。鼓励有兴趣的学生在课外坚持记录一个月的月相,看一看是否和我们今天探索的规律一致。设计意图由于条件受限,在本课中只能利用图片来探索月相变化规律,故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观察记录,验证本课的结论。五、课堂小结通过今天制作月相变化手册的活动,我们了解了一个月之内的月相变化规律由缺变圆,再由圆变缺。月初时,没有月相,然后慢慢出现一点月相,直到月中(农历十五),出现满月,然后又不断消失,直到月末完全不见,这个周期正好是一个月。月相变化规律周期为什么刚好是一个月呢我们将在下节课进行探索。【板书设计】月相变化的规律月相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