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1.8.测试“过山车” 教案+反思.doc

返回 相似 举报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1.8.测试“过山车” 教案+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1.8.测试“过山车” 教案+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8.测试“过山车”【教学目标】1.掌握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2.掌握描述物体运动路线的方法。3.掌握比较物体运动速度的方法。4.测试“过山车”,发现影响小球运动速度的原因,并能改进自己的“过山车”。【教学重难点】1.掌握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2.掌握描述物体运动路线的方法。3.掌握比较物体运动速度的方法。【教学准备】方位盘、秒表、软尺、细绳、教学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聚焦问题。1.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制作“过山车”的完整过程,同学们的“过山车”都达到了设计要求。这节课我们还将测试“过山车”。2.教师下发各小组制作的“过山车”,提问学生我们的“过山车”做得好不好呢,我们应该怎样测试呢3.学生讨论回答。4.教师总结我们可以用小球测试“过山车”,在测试过程中,我们要描述小球的位置和运动形式,还需要比较不同“过山车”小球的运动快慢(速度)。5.教师板书课题。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1.描述小球的位置。(1)教师展示方位盘与软尺,指导学生用方位盘和软尺测量并描述小球的位置。(2)学生在小组内测量并做好记录。(3)测量后,汇报交流测量结果。(4)教师总结描述小球的位置和第一课学习的内容相似。本节课我们需要以小球的起点为中心,再用方位盘确定方向,用软尺测量距离,这样我们就能用测量的数据描述小球的位置了。2.描述小球的运动形式。(1)教师指导现在我们来观察小球在“过山车”上的运动形式。让小球从高处滚落,观察小球的运动过程。(2)学生在小组内操作实验,观察并做好记录。(3)实验后,汇报交流实验现象。(4)教师总结我们的“过山车”属于斜面,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形式为滚动。3.比较小球的运动快慢(速度)。(1)教师指导在第5、6两个课时的学习中,我们知道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现在我们需要运用前面学习到的知识,比较小球在不同“过山车”上运动的快慢。(2)学生小组内交流方法,汇报结果。(3)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结果指导改进。(4)学生小组内开展实验,测量数据并汇报结果。(5)教师汇总各小组结果,引导学生比较小球在各小组“过山车”上的运动快慢。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1.描述物体的位置和运动路线。(1)教师提出问题怎样描述物体的位置和运动路线(2)学生根据前面教师的总结,交流后汇报结果。(3)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2.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1)教师提出问题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2)学生根据前面实验结果,交流后汇报结果。(3)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首先要测量出物体运动的距离和时间,再根据“速度距离时间”计算出物体的速度,最后进行比较。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1.阅读资料怎样改进“过山车”才能让小球运动得更快2.教师课件展示改进示例。【板书设计】测试“过山车”【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让我感触最深之处是任何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材料的准备是关键,实验操作活动中学生的分工合作是保证,交流汇报是升华,也是每节课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因此,在探究活动前将每组中的学生按实验员、记录员、汇报员、材料员、观察员的身份分为六人一小组,各负其责,避免了能力差的无事可做。这样,每个学生明确了自己的任务,组与组之间相互竞争,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秩序井然,教学效果好。同时,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实验操作活动中的一些重点环节教师首先要演示,还要以小提示的形式告知学生在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通过小提示的引导,既能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又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对待科学的严谨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