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美术主题:小班美术教案小鱼吐泡泡 教案

返回 相似 举报
幼儿园小班美术主题:小班美术教案小鱼吐泡泡 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班美术教案 小鱼吐泡泡小班美术教案小鱼吐泡泡 蜡光纸贴画活动时间 2011-2-10 作者 吴邵萍 单位江苏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 来源幼儿教育 编者按由于小班幼儿的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教师常常感到小班的美术活动难以开展。为此,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针对小班幼儿的特点展开了研究。以下是她们设计的一组美术活动方案。在设计中她们尽量选用多种材料和表现方法让幼儿喜欢参与美术活动。并让幼儿直接与将要表现的事物及相关作品互动以获得对所要欣赏和表现的事物的积极情感体验。整个活动设计以幼儿的视觉感受为主。让幼儿自然地进入美术活动情境。最后通过提供半成品或是具有审美性的背景设计来激发幼儿的创作动机。如一瓶花中的花瓶、小鱼吐泡泡中的小河、毛毛虫中的不同颜色的即时贴底板等。当幼儿完成作品时,展现在他们眼前的富有美感的画面让他们体验到了成就感,从而感受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进而喜欢参与美术活动。活动目标尝试将大小不同的蜡光纸圆片黏贴在底板上,并在教师的提醒下有颜色搭配和图形组合的意识。通过观看教师的演示学习用糨糊黏贴的方法。能大胆黏贴,体验不同大小、颜色、组合方式的泡泡贴在展板上的美感。活动准备康定斯基作品圆之舞的图片或PPT。颜色、大小不一的蜡光纸圆片。A4大小的白纸或黑纸每人一张。泡泡枪或泡泡器也可以用直接可吹的泡泡水等。底板上布置几条小鱼和水草,底板的大小以能张贴所有幼儿的作品为宜。幼儿有玩吹泡泡的经验。活动过程一、调动幼儿关于泡泡的经验你们吹过泡泡吗你门看,我会变出泡泡。(教师用泡泡枪打出一串泡泡。)有多少泡泡(适时丰富词汇许多、一串一串的泡泡。)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观察并用动作和语言表达圆圆的,有的大有的小。)二、引导幼儿欣赏康定斯基的作品圆之舞PPT。帮助幼儿整理前面获得的经验有个画家画了许多泡泡,看看他画的泡泡和刚才你们看到的泡泡一样吗他丽的泡泡是怎么样的呢引导幼儿说出有不同颜色、不同大小。这些泡泡都是紧紧地靠在一起的吗引导幼儿观察出有的密集。有的分散,就像有的喜欢和好朋友挤在一起,有的喜欢单独呆在一个很空的地方一样。)分析此环节的重点在于引导幼儿观察泡泡不同的组合方式,特别是重叠、聚合、分散的组合方式,以帮助幼儿丰富泡泡组合的图像经验,便于幼儿在后面创作时主动运用。用紧紧这个词来引导幼儿具体感受泡泡的组合方式很关键,因为如果问题太宽泛,如泡泡是怎么排列的小班幼儿就不知如何回答。因此,对小班幼儿来说问题具体、语词准确特别重要。三、创设情境,引导幼儿进入黏贴泡泡的状态出示大底板,指着底板上的小鱼说小鱼也喜欢用嘴巴吹出许多的泡泡呢你们想让小鱼吹出一个什么样的泡泡呢是大大的还是小小的是什么颜色的教师演示贴泡泡。幼儿每说出一种,教师就在底板上贴上一个圆片泡泡,在贴之前教师问你们想把它贴在中间还是旁边,上面还是下面呢同时教师用动作演示每一个地方。最后将泡泡贴在幼儿选择的位置上。边贴边说先用食指蘸上糨糊,从泡泡白色的这一面的中间开始抹开去,记住每个地方都要抹到,然后用抹布将手指擦干净,再把泡泡贴在底板上。当贴第4个泡泡时,教师问是紧紧靠着第一个泡泡呢,还是离它远一点,或者离它很远呢分析此环节的重点是帮助幼儿运用前面的经验,进一步强化图像组合意识。教师通过演示,让幼儿明确怎样贴在一起或分开贴,将幼儿无意识的黏贴引导为有意识的黏贴。通过与幼儿讨论如何选择泡泡的大小和颜色,强化幼儿的参与意识和自主意识,为后面幼儿的个性化黏贴作铺垫。再次交代操作要求。今天我们要学习用糨糊来黏贴泡泡。教师逐一介绍工具材料--糨糊、抹布。你们会用糨糊黏贴吗谁会用糨糊贴泡泡请个别幼儿上来演示如何正确抹糨糊及黏贴。分析此环节的目的有二一是调动幼儿主动学习的能力,让幼儿认为不用教师教自己也能学会这个本领其实教师在上一个环节中已经有目的地讲解并演示过,增强幼儿自主观察、学习的意识;二是教师可以由此了解幼儿在前一个环节中学习的情况,发现幼儿的问题和困难,从而进一步强化和补充,使指导具有针对性。同时演示的幼儿又给能力较弱的幼儿做了一次示范,既满足了该幼儿的表现需要,也满足了其余幼儿再次观察学习的需要。四、幼儿创作教师提醒幼儿选择颜色、大小不一的圆片进行黏贴,并将多余的圆片放回原处。五、引导幼儿欣赏作品师幼一起将所有作品布置在大展板上,教师引导幼儿找到自己的作品并向大家介绍。教师鼓励并引导幼儿对别人的作品发表看法。如你喜欢哪里的泡泡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