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共157页) 了解我们的住房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房屋是最贴近学生生活的建造工程。因此本单元从住房建造工程入手了解学习工程的系统性、复杂性等特点,对学生来说比较合适。本课设计了三个活动,紧紧围绕聚焦板块的3个问题开展学习活动。探索活动1是交流住房基本结构。住房的结构分类标准有很多,从功能上分类有卧室、起居室(客厅)、厨房、卫生间、阳台等;从楼梯结构分类有砖木结构、砖混结构、钢混框架结构、钢结构等。探索2是对住房各个系统开展探究活动,住房中有给排水、电、燃气、供暖等必备设备。完善的设备建设需要依靠相应的整套系统支持,例如承重系统、采光系统、通风系统。这些系统的建设与住房整体结构紧密相连并要协同设计。探索3是对工程建造过程进行学习,住房的建造过程包括明确任务、选址、设计、建造、验收等。通过这三个探索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从整体上对住房工程有一个初步认知,同时也为下一节课认识工程奠定基础。【学情分析】 学生虽然每天居住在房屋中,似乎应熟悉房屋,但绝大多数学生对其结构、系统、建造过程并不清楚,因此学习本课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学生对这一内容的学习会非常感兴趣。鉴于学生的年龄,只要能大致指导住房的基本结构、必需系统以及建造的主要过程即可,从整体上对住房有一个初步认知,【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住房都是有一定结构的,根据需求不同,结构也会存在差异。2.住房由供水、供暖、采光、电路等多个系统组成。3.住房需要经历一定的建造过程,每一个过程都非常重要,需协同发挥作用。科学探究目标1.能结合自己家的住房,说出住房的基本结构(功能分区),以及供水、采光、供暖等主要系统。2.能通过查阅资料及相互交流,简述住房的基本建造过程。科学态度目标1.对了解住房有极强的学习兴趣。2.感受同伴沟通交流的重要,乐于分享。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初步认识到人类的需求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同时鹅血技术的进步也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2.初步感受房屋建造的复杂性、系统性和科学性。【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难点能结合自己家的住房,说出住房的结构以及供水、采光、供暖等主要系统。【材料准备】教师住房结构图、给排水系统、电路系统等系统图片,有关住房建设过程的相关资料、班级记录表、教学课件学生记录单、拍摄关于家里结构图的图片网络资料哔哩哔哩https// 使用所给的材料。教师出示材料选取要求,展示材料实物70根20厘米长的吸管、剪刀(1或2把)、胶带、尺子(1或2把)设计意图创设真实任务情景,同时明确塔台设计和设计图纸的具体要求,便于学生依照设计图纸建立出符合要求的塔台模型。教师还需提示学生高度、安全性、承重是必须达成的重要指标。(2)明确塔台模型评价标准学生阅读教科书中的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了解细化评价标准和相应分值。教师提问我们有哪些相应的评分标准呢引导学生再次明确塔台必须达到的限制条件,同时利用评价表的细节描述,为学生指明设计方向。设计意图评价表是学生进行塔台模型设计的重要帮手。评价表不仅整合了任务板块的所有要求,还进行了细化,帮助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整合各项因素、达到要求的平衡点,体会工程设计的复杂性。3、制定方案(1)突破技术难点教师依次提出5个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学生进行小组研讨。 为了尽可能达到60厘米的塔高,你们的设计是如何考虑材料使用的 哪些设计是为了稳固塔台模型教师出示埃菲尔铁塔等塔台的图片,提问这些塔台设计有什么共同点(学生发现塔台有很多三角形)教师出示三角形与正方形的框架实物,提问那个形状更稳定学生实验用食指分别从两种形状物体上部中点往下压,感受对比它们的承受力,观察对比它们形状的改变。(发现三角形状抗压、稳固)设计意图从实物图片观察到模型实验感受,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结构稳定的特征,后续应用这一科学发现到塔台模型设计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感受到工程中蕴含着科学原理,为制作模型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 如何保证塔台不倒下如何保证塔台的倾斜角最小 什么因素会导致塔台产生倾斜角设计意图问题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稳定性、倾斜角的问题,教师提示学生合理设计图纸,在塔台设计图的各个面上,标注面的大小,以此控制塔台的倾斜,以达到要求。学生进一步体会设计图纸中文字、数字、标志说明的重要性。 如何保证塔台能抵御大风或一定级别的地震教师出示抗震设计示意图,讲解三种抗震方法,并提示学生这些也算入材料成本项。学生分析交流、自由选择a. 耐震加大底部面积或加重底座重量b. 制震塔台底部加入弹簧c. 免震塔台底部加滚珠设计意图对于抗风、抗震这一技术难关,教师需要提供资料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的抗震方法及其原理,以便后续设计的顺利进行,同时让学生感受工程建设和科学技术之间的联系。(2)设计图纸教师提示学生阅读教科书上气泡图内的文字,学生思考交流设计的关键点,教师再次提醒设计图绘制的要求有图形和文字标注、随时利用评价表明确设计标准。小组设计塔台模型。设计意图通过教科书上气泡图的提示语,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到设计工作的重要性,体会工程中各个系统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学生亲历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的活动,感受工程设计的复杂性和重要性。(3)展示交流设计成果学生代表进行设计方案的讲解和展示,全班交流,教师提示学生的讲解尽可能详实、完整。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交流活动,促使全班进行互评、互鉴。4、研讨 教师提问(1)我们的设计方案完备吗是否考虑到了各个因素(2)我们的设计方案还有需要调整的地方吗打算怎样进一步调整小组交流讨论,制定调整计划、改进设计方案。 设计意图以上两个问题融合在展示设计成果中,通过问题(1)引导学生进行自查和互评,问题(2)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设计,各个小组可以互相补充、互相借鉴、各自完善设计方案。【板书设计(生成)】【板书说明】和学生一起总结出塔台模型的设计要求和图纸的绘制要求。【实验记录单】设计塔台模型记录单班级___________ 小组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任务设计制作塔台模型设计要求1、设计图有图形、数字、文字、标识等细致说明2、塔台的高度为60厘米、底部不能粘在桌面上3、稳固,具备一定的承重、抗风、抗震的能力4、价廉,尽量节省材料5、美观材料吸管 (数量____________) 胶带(数量_____________)连接器(数量____________) 剪刀(数量_____________)设计图顶部底部侧面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项目1分2分3分得分文字及图画设计缺少文字和图画设计设计了文字和图画说明,但是说明较混乱、缺乏条理,没有用数字进行定量说明或者没有关键性的箭头指示等合理地设计了文字和图画说明,对设计结构的表述条理清晰,对每部分使用的材料进行了分工和用量的详细介绍分工合作分工不明确有基本的分工,但是分工不系统,或执行分工不彻底,或有未承担任务的成员有明确的分工且贯彻实施,为每个成员安排了相应的任务,并且每个成员都明确自己的任务,能有组织地进行塔高没有达到60厘米的高度基本接近60厘米的高度到达60厘米的高度顶端承重顶端无法承重或顶端承重为所有小组中的最小顶端承重为所有小组的中等水平顶端承重为所有小组中的最大防风能力能抵御1级(小风量)风吹能抵御2级(中等风量)风吹能抵御3级(大风量)风吹防震能力能抵御1级(轻微)震动能抵御2级(较强)震动能抵御3级(强)震动美观结构欠佳、制作粗糙,或在所有小组中最差结构比较合理、外形较为美观,或在所有小组中处于中等水平结构合理、外形美观,或在所有小组中处于最高水平材料成本统计材料成本在所有小组中最高材料成本在所有小组中处于中等水平材料成本在所有小组中最低制作塔台模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课是六年级下册小小工程师单元的第5课。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属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的技术与工程领域。本课中学生将在第4课设计塔台模型的基础上,将自己的设计图纸转化为模型。模型是改进设计完成工程任务的主要依据。不断反复测试、查询问题、寻求改进、突破技术难关都要依靠模型来实现。本教科书直入主题设计了两个板块内容,分别是“制作”和“研讨”。“制作”板块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动手制作”,动手制作区别于手工课,学生需要遵循设计图纸进行模型的制作。如果在制作过程中有新思考与新发现,也要在设计图纸中先进行标记、修改,经过小组交流论证后再实施。第二步“模型展示”,各组展示不同样式结构的塔台模型成品,进行本组塔台模型优点与不足的交流。小组间相互质疑、相互借鉴,分享自己的经验以及在制作过程中的新想法,为下一课测试与改进奠定基础。“研讨”板块中的两个问题在制作过程中让学生进行思考,使问题更加直观,便于讨论、解答。【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对“塔台”在生活中的使用已有经验积累,但是他们很少思考塔台是怎样建造的,怎样设计的,更没有亲自动手建造的机会。前两课学生通过团队合作进行了塔台标书和模型设计,本课继续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塔台模型制作。在制作过程中,提升学生动手制作、组内分工协调、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再次让学生体会到了工程的关键是设计,让学生更加深入体会、理解工程的复杂性与系统性。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制作模型是工程设计的重要环节。科学探究目标1.能依照设计方案,制作出塔台模型。2.能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引发新思考。3.能根据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反思所制作模型的优劣。科学态度目标1.体验坚持完全按照设计图进行模型制作。2.意识并感受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能通过沟通交流形成集体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目标能认识到科学知识和技能对制作优质模型的重要性,进而认识到社会发展需要科学技术做支撑。【教学重难点】重点根据设计方案,制作塔台模型。难点能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引发新思考。【材料准备】为学生准备塔台设计方案、胶带、吸管、剪刀、红笔、连接头、弹簧、钩码。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1.聚焦1.谈话上节课每组都按照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