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教学设计共66页).docx

返回 相似 举报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教学设计共66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教学设计共66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教学设计共66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教学设计共66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教学设计共66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共66页)发现物体的特征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起始课,是小学物质科学领域学习的开篇。本课的学习主要分为两个活动1观察一个物体;2对比观察两个物体。通过这两个活动,一方面使学生认识物体具有颜色、形状、气味、粗糙程度、轻重等特征,另一方面使学生初步学习科学的观察、描述、记录方法,为后面学习物体的特征奠定基础。教材中观察的这些物体都是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物体,这一课将引导学生利用眼、鼻、手等感官和两两对比观察的方法来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学习如何用科学词汇更全面、更准确地描述物体的特征。【学情分析】学生每天都会和各种各样的物体打交道,所以,对这些物体他们已经积累了许多感性认识。同时,他们也能够用一些简单的词汇或短语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如颜色、气味、轻重、形状等。但是,学生在全面地描述物体、科学地运用词汇方面,仍存在很多困难。比如,怎样比较不同物体的轻重、如何描述形状、什么是粗糙或光滑在对物质世界进行科学认识的初始阶段,学生出现的困难和产生的问题,就需要科学课堂提供一些研究方法来帮助他们克服和解决。另外,一年级小学生在行为能力上比较弱,课堂上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在学习中自我意识较强,团体合作意识较弱。因此,他们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倾听习惯等都还需要进一步培养。【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物体,这些物体都具有一定的特征。2可以用一些科学词汇来描述物体的特征。科学探究目标1用各种感官观察和描述不同的物体。2用两两对比的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科学态度目标1.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目标1.感受到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物体,它们具有一定的特征,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教学重难点】重点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对物体的特征进行描述。难点学会用两两对比的方法进行观察,学会用科学词汇描述物体特征。【材料准备】玻璃珠、螺母、乒乓球、橡皮、泡沫块、纸片、木块、一次性塑料杯、学生活动手册、班级记录单、课件等。【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1.聚焦教师分别出示两幅图教室和卧室。请学生描述能看到哪些物体 提问我们周围还有些什么物体你会怎样描述它(比如铅笔细长,橡皮白色,桌子很大等) 学生自由描述,教师随机板书,记录学生交流产生的词汇或短语。 设计意图通过聚焦的问题了解学生是否能对物体外形进行观察和描述。2.探索(一)观察一个物体我们如何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呢(要认真观察)2应该怎样观察呢回忆一下我们在上学期学习过的观察植物的方法,谁来说说。利用眼、鼻、手等多种感官进行细致观察(特别提醒学生在未经教师允许的情况下,不能用嘴接触任何物体)。3教师出示要观察的物体,逐个认识8种物体玻璃珠、螺母、乒乓球、橡皮、泡沫块、纸片、木块、一次性塑料杯。4现在,我们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物体来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5学生汇报,教师总结出描述物体特征一些科学词汇记录在班级记录单上。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先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看到了什么,力求引导学生调动所有感官来观察物体的特征,如用眼看颜色或形状、用手摸软硬、用鼻子闻到气味,这样可以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哪些描述性词汇,同时为下面的“两两对比观察法”活动埋下伏笔。(二)对比观察两个物体1刚才大家发现了物体的一些特征,你们想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吗2例如我们要观察木块有什么特征,可以先将木块与乒乓球对比,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木块是正方体,乒乓球是球形,它们的形状不同,所以说形状就是物体的一个特征。这种方法叫两两对比观察法。然后把木块再分别与螺母、橡皮、泡沫块、纸片、一次性塑料杯依次比较观察,看你能不能发现木块更多的特征。3随机抽取学生表述如何去做。44人一组,通过小组合作,将物体进行两两比较,看看有没有更多的发现。5怎样详细记录物体的特征呢我们先来看看活动手册吧()教师示范活动手册的使用投影展示实物,指导学生先填写日期。(物品名称可替换)()指导学生填写记录表格。以木块为例把木块与乒乓球对比后发现形状不同,形状就是物体的一个特征,然后填写在记录表上(强调(1)可以把活动手册最后一页词汇表上的词汇剪下来,粘贴在相应位置,也可直接填写,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2)边观察边记录,顺序建议是颜色形状气味是否透明粗糙程度轻重,但不强调一定是这个顺序)。设计意图学生利用活动手册记录物体特征,书写上会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耐心指导、示范。通过指导,使学生认识到要边观察、边比较、边记录,记录结果要真实。3.研讨出示学生记录表单,交流观察到的信息。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补充班级记录单。师看看我们的班级记录单,你有什么发现教师总结通过两两对比观察,我们能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通过观察比较活动,我们对木块已经非常熟悉了,谁来描述一下木块的特征比一比谁描述得最好。谁来说说我们怎样才能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要想更全面、更准确地描述物体,应该怎么做设计意图这个活动是为了考察学生是否学会了利用各个感官及两两对比观察的方法来更全面、更准确观察和描述物体的特征。4.拓展同学们也可以根据物体的特征编一些小谜语让别人猜,这样可以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设计意图突出学以致用,同时用编谜语的方式继续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述能力。【板书设计(生成)】发现物体的特征看较厚、较薄,有颜色、无色 闻有气味、无味 摸粗糙、光滑 掂较重、较轻 谁轻谁重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2课,其隐含的概念是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并且可以通过测量得到。在一年级阶段学生不需要了解质量的概念,更无需准确测量物体的质量,只需要了解物体有轻重,能够比较不同物体的轻重并排序即可。本课通过观察、预测、手掂、用简易工具测量等多种比较活动,促使学生逐步建立对“物体有轻重”的认识。【学情分析】在第一课的观察活动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并实践了一些观察、描述物体的方法,积累了一些关于物体特征的科学词汇,比如轻重、粗糙、光滑等,甚至他们可能已经注意到不同物体的轻重可以用掂的方式来比较。但是,这种简单的方式能否准确比较物体的轻重呢学生会发现,对于两个物体轻重的比较,不同的人可能会给出不同的结果,尤其是当两个物体的轻重差不多的时候,就很难用“感觉”的方法来判断。这就引发了学生的进一步思考如何更为准确地判断物体的轻重呢针对一年级学生,可以用一种简单的测量方法,即运用简易天平来称量,并通过观察、简单统计等多种手段来得到结果。【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质量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测量。科学探究目标1用掂量、称量等测量方法可以比较物体的轻重,不同的方法可能导致比较结果的准确程度不同。2轻重和大小适当的物体可作为称量的标准物。科学态度目标1.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目标1.认识到掂量、称量等方法的准确程度不同。【教学重难点】重点1质量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测量;2用掂量、称量等测量方法可以比较物体的轻重,不同的方法可能导致比较结果的准确程度不同。难点用称量的办法进行测量并记录。【材料准备】乒乓球、相同大小的木块和塑料块、相同材质和形状的小橡皮和大橡皮、简易天平1台含称量盘、同样大小的回形针若干、学生活动手册每组3条记录单、班级记录单。【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1.聚焦一、复习导入,聚焦概念展示上节课用到的各种物体(乒乓球、木块、橡皮)的图片,提问“看一看我们观察过的这些物体,我们怎样知道它们的轻重呢”让学生说说如何知道物体的轻重。设计意图调查学生对比较轻重方法的原有认知水平,了解学习前的概念掌握程度,为认识并实践科学的比较方法奠定基础,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 2.探索二、围绕概念,实践探究用不同的方法比较5个物体的轻重并排序。1预测物体的重量。(1)出示5个物体 乒乓球、相同大小的木块和塑料块、相同材质和形状的小橡皮和大橡皮。在预测轻重之前,首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比较这几个物体的形状及大小。(其中,木块和塑料块的大小一样,两个橡皮的材质和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乒乓球是空心的且比木块大)(2)安排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预测排序结果并记录下来。排序方法采用先提问“我们怎样记录排列的顺序呢”,引导学生讨论记录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将学生讨论的方法统一为一种,比如用数字表示轻重,数字越小,表示越轻,即学生认为最轻的物体,就用1表示,认为第二轻的,用2表示,最重的,用5表示。准备一张记录单发给每个小组,填好预测结果后贴在黑板上(这样便于对比较的结果进行讨论)。鼓励学生说说预测的理由。(3)对每组的排序进行比较,将学生的讨论聚焦在“对于两块橡皮,你们是如何预测的同样大小的木块和塑料块,你们又是如何预测的”这类问题上,以引发他们的进一步思考。适当时,做简要的小结,说明预测有可能不准,我们可以用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来判断物体的轻重,比如,掂量和称量。设计意图借此活动了解学生的已有认知。比如,对同样大小的木块和塑料块、相同材质和现状但大小不同的橡皮,它们轻重学生是如何判断的。同时在交流的过程中,继续指导、落实学生良好的表达习惯和倾听习惯。2掂量不同物体的轻重。(1)掂重。学生亲自动手掂量5个物体,感受5个物体的轻重,这时需再次将比较的结果记录下来(提醒学生统一用数字来表示轻重)。分发给学生一条记录单进行记录,然后贴到黑板上进行展示比较。(2)掂重后,先小组研讨,再围绕数据全班研讨。设计意图通过数据对比,使学生认识到掂重的方法并不完全准确。3称量物体的重量。(1)首先要确定标准物。教师通过多媒体屏幕呈现几个问题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该选什么样的物体作为标准物呢“比较重的物体可以吗比如玻璃珠。” “比较大的物体可以吗比如乒乓球。”通过这样的引导,促使学生在对比中发现,应该选择比较轻的、小的、容易放在盘子中的物体作为称量的标准物。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证明,回形针的大小和轻重比较适合作为标准物。(2)说明称重方法。将一个物体放在简易天平的左端,在天平的右端逐个放入回形针(虽然这里不强调“左物右码”,但仍建议给学生养成“左物右码”的习惯),直到天平平衡。数出放入的回形针数量,根据回形针的数量比较物体的轻重,并记录称量结果。称量后,学生要根据回形针的个数来给5个物体的轻重排序并记录下来。(3)再发给学生一张新的记录单进行记录,然后贴到黑板上进行展示比较。(4)学生用称量的方法进行比较并记录。设计意图让小组把称量的结果呈现在黑板上,为后续的集体研讨做准备。通过自己动手称量物体重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记录数据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探究习惯和态度。3.研讨1班级汇总完成后,要先组织学生分别查看三次排序的结果,小组内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将小组的数据向全班同学汇报。学生可能会发现,自己小组三次结果可能都不一样,其他小组三次排序的结果也不尽相同。2接下来,小组内要先讨论三种比较轻重的方法中,“哪种方法的排序结果更准确”,从而转入对不同测量方法准确程度的探讨。预测是猜的,不太准确;不同的人感觉可能不同,掂量也不准;掂量次数多了,容易乱;用简易天平称量是比较准确、比较科学的方法。设计意图目的是让学生发现,不同的人预测的结果可能不同,甚至差异会比较大,因此预测是不可靠的。第二种方法是根据掂量的方法判断轻重,这种方法需要两两比较,引导学生发现,掂量的方法仍然是依靠人的感觉,当物体的轻重差不多时,会出现不同的判断结果;而且这种方法的操作次数比较多,当有更多的物体时,操作会更麻烦,结果会更不准确。第三种方法是用同样大小的回形针作为标准物测量,测量后记录回形针的个数,这样得出的结果不仅比较精确,而且适合测量更多的物体。4.拓展在探究活动中,学生已经发现了大小相同的木块和塑料块,轻重是不一样的。以此为基础给出问题情境相同大小的瓷碗和金属碗一样重吗学生先相互交流,再发表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联系之前的实验结果说出判断的理由,再举出生活中类似的例子,比如不同材料做成的椅子轻重可能不同等。设计意图问题指向核心概念“大小相同材质不同的物体,轻重可能不同”,比较出“用不同材料做成的大小相同的碗,它们的轻重有可能不同”。【板书设计(生成)】谁轻谁重看较厚、较薄,有颜色、无色 闻有气味、无味 摸粗糙、光滑 掂较重、较轻 认识物体的形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认识物体的形状是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第3课。学生在前一课的学习中已经通过“称一称”的方法测量了物体轻重的不同,体会了物体的一个基本特征质量。在本节课中,学生将对“形状”这一物体的基本特征展开研究,形状反映了物体占据空间的状况。在这节课中,学生关注的重点不是认识物体的具体形状,而是通过游戏化的研究活动摆放,知道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平铺时占据空间的状况不同,同一种物体不同的平铺方式占据空间的状况也可能不同,从而发展学生对“形状是物体的重要属性”的认识。【学情分析】根据课程标准,学生在小学阶段要认识“物体具有质量、体积等特征”,但对一年级学生来说,质量和体积过于抽象,他们可以通过关注更为具体的特征,如轻重、大小、形状等建立起对质量和体积的初步认识。整个一年级阶段,学生需要认识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都是为了达到课标所制定的这个教学目标。学生对形状这个词并不陌生,他们在生活中、幼儿园的学习中和一年级上册的数学学习中,已经知道了物体的许多形状,如正方体、长方体、球形等,所以本节课对这些形状的认识不再展开。很多教师会认为“学生对形状都很熟悉,没有什么可讲的”。然而,认识物体的形状有什么意义,形状的差异对物体来说意味着什么,这些问题大多数学生都不会回答,甚至很多教师都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些问题。【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认识到许多物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形状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2.意识到物体的形状会影响它的平铺方式。科学探究目标1.能用简单的方法比较出不同物体的形状有所不同。2.了解不同的物体,会有不同的摆放或堆放方式。科学态度目标1.发展对物体进行研究的兴趣。2.认同物体的特征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目标1.体会到生活中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形状,有可能其摆放、拼接或堆放的方式不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到许多物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并且从“占据空间”的角度理解形状是物体的重要特征之一。难点探究多种“平铺”方式,意识到物体形状会影响其平铺的方式。【材料准备】方盒子每组4个;乒乓球、木块、橡皮和螺母每组若干;收纳盒每组1个。【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一.聚焦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第1课的活动,出示图片后提问“我们在第一节课比较不同的物体时,发现物体的形状都一样吗”学生看图回忆后将会说出“物体的形状可能不同,有些物体是球形的、有些是方形的”2.教师依次出示四种材料并提问“它是什么形状的”3.教师引出课题“形状、轻重,都是物体的重要特征。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物体的形状。”(板书课题)4.提出问题。教师出示盒子,提问“这里有四个同样大小的方盒子,要想把这四种不同形状的物体分别装进里面,怎样才能装得更多呢”学生交流装盒子的方式,教师肯定学生说出的多种装入的方法,最后统一规定用“平铺一层”的方式进行。设计意图调查学生对比较轻重方法的原有认知水平,了解学习前的概念掌握程度,为认识并实践科学的比较方法奠定基础,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 二.探索1把四种物体分别平铺在盒子里不同形状的物体平铺的数量不同。(1).教师利用课件进行平铺方法的指导。(课件出示乒乓球、螺母平铺一层后的效果图)(2).组织分组活动把四种物体分别放入盒子里。教师提醒学生记录在活动手册第3页。(3).小组活动结束,教师组织学生将装有物体的四个盒子有序摆放在桌上,统计各小组的数据,填好班级记录表。(将会出现的结果乒乓球和木块,各组的数据会相同;而螺帽和橡皮,由于各组可能会用不同的侧面去平铺,数据可能会不同。)(4).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班级记录表。提问“现在,每个盒子里都分别平铺这四种物体,大家平铺的结果一样吗”“还能继续平铺进去吗为什么不能了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梳理与提升“现在,大家盒子里都不能继续平铺进去物体了,因为盒子就这么大,这些物体的形状又都是固定的,所以就挤不进去了。”(5).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单中的乒乓球和木块,提问“这两个物体的大小其实差不多,我们来比一比放的数量一样多吗”“为什么木块的数量要多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梳理与提升“乒乓球与木块的形状不同,乒乓球平铺时中间有空隙,无法填平盒子的空间,而木块平铺后中间没有空隙,基本填平了盒子的空间。”设计意图通过小组活动摆放四种物体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摆放方法的兴趣,更重要的是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怎样才能将四种形状的物体尽可能多地平铺到盒子中。当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时,数量肯定是不一样的。“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学生自己在活动后产生的疑问。这时再引导学生分析原因,理解形状对物体占据空间会产生影响,这样知识对于学生是认知上的需要,而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2换一种方法把四种物体分别铺在盒子里同一物体用不同的方法平铺,数量可能会不同。1.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再次观察班级记录表。提问“为什么螺母和橡皮的数量,各个小组会不一样呢”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猜测“可能是螺母和橡皮的摆放方式不同造成的(有的是“躺着”的,有的是“立着”的)。”2.组织分组活动。教师提问“同一种物体,怎样平铺会装得更多呢让我们再来试试”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再次摆放来验证自己的猜想用不同的方法把四种物体分别铺在盒子里,并把数据记录下来。(课件出示螺母的两种平铺方法。)3.各组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填好班级记录表。(将会出现的结果乒乓球和木块,各组的第1、2次数据都会相同,螺母和橡皮的第1、2次数据会不同)设计意图将摆放的方式及对应的数据汇总在一起,方便学生观察、比较。对于螺母的不同摆放方式,应该让所有的学生都做一遍,亲身体验一下物体是立体的,是有很多个面的,每个面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以不同的面放进盒子时,它们在盒子中占据空间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为后面的研讨分析奠定基础。三、研讨1.教师组织学生观察班级记录表,说说每种物体前后2次摆放的结果,提问“同一种物体的两种平铺方法,结果一样吗”引导学生发现乒乓球和正方体的两次平铺数量相同,螺母和橡皮的两次平铺数量不相同。2.教师提问“这是怎么回事呢”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乒乓球和木块每个侧面的形状都是一样的,所以不管怎么摆平铺一层的数量不会有变化;螺母和橡皮的侧面形状不同,“躺”着摆或“立”着摆的时候,用来平铺的那个“面”形状不一样,所以平铺一层的数量也不一样。3.教师提问“如果再给你一个别的物体(如泡沫块),怎样平铺能装得更多”引导学生回答“观察一下这个物体各个面的形状是否相同,如果不同,用立着的方法来平铺能装得更多。”设计意图学生大胆表述他们的想法。因为通过活动,学生已经意识到平铺的面不同,会影响到摆放的数量,但是这只是学生心里的感受,还需要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并能够与伙伴分享。经过这样的过程,才能真正理解“形状对物体占据空间的影响”。5观察一瓶水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5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观察方法,了解物体具有轻重、形状等属性之后学习对水进行观察和描述。本课主要分为两个活动1从了解学生对水的基本认识开始,然后通过比较的方式,让学生研究水和其他液体的相同和不同之处;2.学生比较这两种液体与之前研究的物体之间的异同,从而体会它们是两类不同的物体。通过以上两个活动,一方面使学生发现水的无色、无味、透明的特征,进一步学习眼看、鼻闻、手摸的观察方法;另一方面使学生初步了解水具有流动性,无固定形状。教材在活动1选取乳白色洗发液与水对比,是要突出透明度的区别;活动2洗发液、水、木块被装在不同的容器中是在对比液体和固体形状的不同特点。教科书共3页,分为3个部分。1.聚焦水是一种典型的液体,表现出液体的典型特征,所以从研究水开始引导学生初步探索液态物质是适宜的。教科书没有给出“液体”或“液态物质”的具体定义,只需要学生先去关注并研究瓶中的水。“生活中离不开水,水有什么特征呢”点明了本节课的研究内容,也指向挖掘学生对水的特征的前概念。2.探索这部分内容主要包含两个探究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对比的方法来观察瓶中的水和洗发液的特征。然后将观察的范围放大,对比水、洗发液与之前研究的物体有什么不同之处。通过对比,学生将发展和丰富对物体特征的认识,认识到“与这个瓶中的水类似的物体的形状会变化,不固定”,为中年级“液体”这一概念的建立打下基础。探索活动1,目的在于让学生对比观察并描述一瓶水和一瓶洗发液。教科书中的4幅图提示了主要的观察方法,分别为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手摸,同时引导学生倾斜瓶子观察瓶中水和洗发液的形状变化。通过对比,学生们可能会感知到瓶中水和洗发液的相同与不同的特征,比如,它们都会流动,在瓶子中的形状会改变,水和洗衣液的黏度不一样,透明度不一样,气味也不一样等等。在学生描述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尽量使用以前用过的词汇,如颜色、透明度、气味等。探索活动2,要求学生把瓶中的水和洗发液与之前学过的物体做对比。这里隐含着把水和洗发液归为一类,把之前像小木块那样的物体归为一类的思想。这个对比主要是找不同,学生可以回顾记录表中有关木块的特征,进行对比研究。教科书还用对话框提示,比较中应将“形状”作为重点。“形状”是物体的重要特征,也是这两类物体的主要区别。学生通过这项对比观察活动,会发现瓶中水和洗发液的形状不固定,会随容器形状而改变。教科书中出现了科学词汇流动、透明。这是为帮助学生描述、记录和研讨而设置的。流动是液态物质的典型特征,是与固态物质的典型区别。透明也是描述液体特征的重要词汇,可以引导学生将瓶中的水和洗发液对着光观察,以判断其是否透明。3.研讨这部分内容包括了1个关键问题,聚焦在“从哪些方面来描述水的特征”上,指向的是物体的一般特征。在学生描述时,一方面要引导他们描述水的具体特征和相应的观察方法,另一方面要引导他们描述像瓶中水这样的物体的基本特征,如颜色、形状、是否透明等。应把颜色、气味、是否透明、是否流动等词汇汇总在班级记录表中。4.拓展用身边的水、油和洗发液等进行一次流动比赛,看哪种液体流得快。在倾倒液体时学生会发现液体流动的快慢会受到黏度的影响,这一拓展活动是课上观察活动的延续。【学情分析】经过前四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常见固体在质量、形状、颜色、材料等方面的不同。在第4课还学习了根据物体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了解不同的分类标准有着不同的分类结果。学生在进行分类活动的同时对物体的自身属性有了进一步地认识。水是一种最常见的会流动的物质,很多学生都知道“水是液体”,而且对其能流动的特征比较熟悉。本课需要学生运用之前学到的观察比较的方法继续观察水的主要特征,为后面认识空气特性做必要准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水有许多可被感知的特征,如无色、无味、会流动、透明等。 水和洗发液一样,都可以被盛放在容器中。但与木块等物体相比,水没有固定的形状。科学探究目标 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瓶中的水与其他物质之间的异同。 学会用词汇描述观察的结果。科学态度目标 积极参与研究活动,在研讨中发表有根据的观点。 养成在探究中及时记录的习惯。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到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跟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水和洗发液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教学难点水无固定形状,形状是物体的重要特征,也是固体与液体的主要区别。【教学准备】学生一瓶水,一瓶洗发液,相同的透明小瓶2个,不同形状的容器2个、木块若干块。教师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流程图】理性的通过比较“水、洗发液”这两种液体与之前研究的物体之间的异同,从而体会它们是两类不同的物体。实验2观察比较水、洗发液和木块的异同【教学过程】一、聚焦1.水是生命之源,生活中离不开水。拿一瓶水,请同学们说一说,关于水都知道什么2.学生观察一瓶水,并自由发表,说一说水有什么特征。3.板书揭题观察一瓶水(设计意图点明本节课的研究内容,也指向挖掘学生对水的特征的前概念。)二、探索(一)观察比较水与洗发液异同1.观察方法的研究如果老师给你们一小瓶水和一小瓶洗发液,你们会怎么观察学生自由发表,回忆前几节课学过的观察方法,比如用眼睛看、鼻子闻、手摸(教师及时提醒不能用“尝”的方法,强调任何场合都不能用“尝”的方法)猜猜他们是怎么观察的,让学生先看图说,教师适当补充。(图片分别为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手摸,倾斜瓶子观察瓶中水和洗发液的形状变化。这里还要重点介绍扇闻的正确操作方法。)2.学生观察比较水和洗发液学生分组进行观察,提示学生观察水和洗发液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实验单上。教师巡回指导。3.组织交流观察发现组织交流,不仅要说出观察到的特征,还要说说用什么方法观察到。(比如,用眼睛看,水的颜色为无色,洗发液乳白色;用鼻子闻;水的气味为无气味,洗发液有气味)教师板书并总结水和洗发液的异同,并记录在班级记录表上。水无色、无味、透明、能流动、不黏洗发液乳白色、有香味、不透明、能流动、黏稠(设计意图通过比较的方式,让学生研究水和其他液体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二)观察比较水、洗发液和木块的异同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水和洗发液有相同之处,也有着很多不同。如果把它们和木块比较,又会有什么发现呢2.教师把洗发液和水分别倒入不同形状的瓶子里让学生与木块对比观察。3.学生交流观察结果。不同点水和洗发液的形状随容器形状发生变化,没有固定形状,木块的形状不随容器的变化发生改变;水与洗发液能流动,木块不能流动。相同点它们都有形状。(设计意图通过比较“水、洗发液”这两种液体与之前研究的物体之间的异同,从而体会它们是两类不同的物体。)三、研讨小结水是怎样的物体可以从哪些方面描述水的特征(设计意图在学生描述时,一方面要引导他们描述水的具体特征和相应的观察方法,另一方面要引导他们描述像瓶中水这样的物体的基本特征。)四、拓展延伸家庭实验“水、油、洗发液”流动比赛 (设计意图在倾倒液体时学生会发现液体流动的快慢会受到黏度的影响,这一拓展活动是课上观察活动的延续。)gun ch y png shu【板书设计】5.观 察 一 瓶 水 zngsrbiswsyn s棕色乳白色无色颜色btumngbtumngtumngshfu lidng不透明不透明透明是否透明yugdngxngzhungwgdngxngzhungxng zhung有固定形状无固定形状形状 blidng lidngshfu lidng不流动流动是否流动无味气味mtouqngxing木头清香yuxingwi有香味wwiq wininchub ninshfuninchu黏稠不黏是否黏稠液体y tg t固体6它们去哪里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它们去哪里了是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第六课。在上节课观察一瓶水的基础上,学生将通过把水与其他物质混合,来进一步研究水的特征。通过观察食盐、红糖和石子放入水中后的变化,学生将进一步了解水的特征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有些则不能。考虑到“溶解”一词一年级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本课并不为他们建立“溶解”概念,不给出具体的解释,而只在词汇表中给出“溶解”这一科学词汇,学生只需要通过实验现象来初步认识“溶解”即可。【学情分析】经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再描述的基础,对水和固态物体的许多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并根据生活经验知道,把食盐或糖放入水中会慢慢“化”掉,但是把石子放入水中则不会“化”。本节课学生将运用一种不同于前面几课的实验方法混合,把一些物质放入水中,观察混合后发生的变化。混合实验将丰富学生对前面研究的物体属性的认识,学生将从实验中观察并认识到,有一些物质较难溶解在水中,有一些物质较易溶解在水中。一年级的学生,虽然经历了一学期的小学生活,在行为能力上有所提高,但课堂中仍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学习中自我意识较强,团体合作意识、自我控制力较弱,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倾听习惯仍需要培养。【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有些物体能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体很难溶解。科学探究目标 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物体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 能用放大镜观察较小的物体。 能用搅拌的方法让水中的物体充分混合。科学态度目标 认识到可以用对比的方法观察现象。 认可从多角度进行观察是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教学重难点】重点有些物体能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体很难溶解。难点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物体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材料准备】学生3个透明杯子(装水)、3个小杯子食盐、红糖、石子、3个搅拌棒、放大镜、学生实验记录单(每人一份),每组1套。教师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流程图】理性的【教学过程】一、 聚焦故事导入科学广播站的小主播收到了一条求助消息,想请小朋友们来帮帮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一起来听听看吧(播放音频小蚂蚁乐乐从小到大一直很喜欢吃糖,有一天,乐乐手里拿着一块方糖,正想美美地吃掉,突然掉进了一滩泥中。虽然乐乐眼疾手快,但糖还是脏了。于是它去找智多星朋友欢欢寻求帮助,欢欢却递给了乐乐一杯水,说“你把糖放进去洗一下就干净了呀”小蚂蚁乐乐开心地把糖放进水里,可是过了一会,奇怪的事情发生了,糖不见了两个小伙伴瞪大了眼睛,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同学们,你们觉得小蚂蚁乐乐的糖去哪里了呢)(设计意图故事导入,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二、探索1.方糖实验,明确方法教师提问事实真的如此吗不妨做个实验来看看请同学们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实验总共有几步,每一步需要做些什么 (演示视频先观察方糖的形状并记录,可用眼睛/放大镜看;拿出已经倒好水的水杯,把方糖放进水里,静止几分钟,注意不晃动,记录观察到的变化;用搅拌棒搅拌,注意搅拌的时候尽量顺着一个方向,搅拌棒不要碰到杯壁;记录观察到的变化。)教师提问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实验总共有几步每一步分别做了什么(逐层深入)学生回答实验总共有3步,第一步,观察方糖;第二步把方糖放进水里,静静观察;第三步,用搅拌棒搅拌,观察。教师提示实验的过程中也要进行及时的记录,每一步完成后都要把我们观察到的现象填进实验记录单。(设计意图由故事引发进一步的探索兴趣,通过完成方糖溶解实验,学习溶解实验方法。)2.对比实验,深层思考今天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三种物体,食盐、红糖、石子,将它们分别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说明分阶段分发实验材料(实验视频指导)。第一步,发3个小杯子(装有适量食盐、红糖、一块石头)、放大镜、实验记录单;第二步,发3个透明杯子(装水),提醒学生进行记录;第三步,发3个搅拌棒,提醒学生进行记录。另外,需要特别提醒学生在第一步观察中不能用嘴巴尝实验材料】教师指导组长排队领取材料及实验记录单,分发给组员。(按照实验指导视频进行操作,4人小组分工说明组长(号)领材料,汇报员(号)负责汇报,记录员(号)负责督促记录,实验员(号)负责实验安排。)2.学生进行实验并记录3.教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盐、红糖和小石子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三、研讨教师提问把盐、红糖、小石子放入水中后,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学生回答我发现食盐和红糖在水中溶化了,石子在水中没有溶。教师引导像盐、红糖在水里这种“消失不见”的变化过程,我们可以把它称为溶解。糖在水里溶解了,石子放入水中是不溶解的。教师提问盐、红糖放入水中,它们真的“消失”了吗请说理由,可以结合生活经验和实验现象来说明。学生回答盐放入水中后,盐水是咸的,说明盐还在水中,只是看不见;红糖放在水中后,水是有颜色的、甜的,说明糖还在水中,只是看不见。(设计意图实验之后进一步思考总结,认识到有些物体能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体很难溶解。并能够结合实验现象,进一步理解“溶解”并不是“消失”。)四、拓展延伸(播放音频谢谢小朋友们,小蚂蚁乐乐和它的好朋友欢欢收到了同学们的信息,恍然大悟,内心的疑惑终于解开了。小蚂蚁乐乐还想起来平时妈妈炒菜时也会放调料,有一些调料虽然看不见了,但是在吃的时候能感觉到味道,那这也是溶解了呀)教师引导生活中还有许多有趣的与溶解或不溶解有关的现象,比如海水提盐和油水混合,一起去了解一下吧。生观看视频,拓展课外知识。请同学们课下也快去找找有关溶解的例子,下次上课我们一起来分享哦(设计意图感受生活中的溶解、不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板书设计(生成)】t men q n l le 它们去哪里了xio shz 小石子yn盐hng tng 红糖7.认识一袋空气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认识一袋空气是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第7课。这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要求学生能运用前面的探究方法对一袋空气进行初步的研究,发展自己在物体方面的认识,从而进一步建立科学探究的信心,激发对物质世界研究的兴趣。本课的研究主题是描述一袋空气的特征。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回顾本单元学习的内容和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