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6课 盐和糖哪儿去了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一年级学生对于溶解是有一定认识的,如把少量的糖或者盐放入水中,会慢慢化掉,类似这样的情景学生在生活中都见过,但学生并不能说清楚究竟什么是溶解,也不能准确判断物质是否溶解在水里了。 二、教学目标1、能观察并描述物质放进水里的溶解和不溶解现象。2、举例说明有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质很难溶解在水中。3、能通过过滤的方法发展对溶解特征的认识。4、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性和重要性,体验研究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观察并描述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和不溶解现象。 难点能通过过滤的方法发展对溶解特征的认识。 四、教学准备 盐、红糖、沙子、面粉、烧杯、滤纸、一次性筷子 五、教学活动 活动一观察并比较盐、红糖、沙子在水中变化 设计意图将盐、红糖、沙子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并比较它们在水中的变化,初步建立溶解的概念。 教学时,在三个杯子中放一样多的水,分别在三杯水中放入盐、红糖和沙子。放入前,让学生先描述三种物质是什么样的。三分钟后观察水中物质的变化及水的变化。引导学生细致实验、细致观察、通过比较、描述,知道盐、红糖溶解在水中,沙子不能溶解。 活动二观察并比较盐和面粉在水中的变化设计意图本活动意在引导学生通过静置后观察、过滤后比较等方法,认识到面粉不能在水中溶解。知道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判断物质在水中是否能溶解。 问题引导面粉放入水中能溶解吗 通过问题引导面粉在水中的变化更接近盐还是沙子先把面粉放入水中静置后让学生仔细观察,说出自己的判断及理由,再教给学生用过滤的方法进行观察与比较滤纸上留下了什么盐水和面粉水过滤后的现象一样吗帮助学生分析看到的现象,最终完善对溶解的认识。 活动三了解生活中的溶解与不溶解现象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有的物质在水中能溶解,有的物质不能溶解。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