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元 第三单元 空气课型章节8这里面有空气吗年级班级一年级1-7班教学目标1.能够联系生活实际,知道空气的存在,能表述空气的基本性质。2.通过猜测和验证粉笔、石块等物品中是否 有空气,知道一些物品的孔隙中有空气。3.能够尝试用多种方法检测物品中是否有空气,进一步感知空气的存在。重点难点重点 知道一些物品的内部空间和孔隙中有空气。难点收集证据,证明空气存在于物品的内部空间和孔隙中。教材分析通过前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我们周围有空气,但是对于一些特殊的物品、情况,如敞口的瓶子、粉笔、砖块中是否有空气,学生的认知并不清晰。此外,学生也还不能用多种方法证明空气存在于物体的内部空间和空隙中。本课通过三个活动,培养学生观察、猜测、求证的科学探究精神,帮助学生不断完善对我们周围的空气的认知,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学情分析学生已有的经验分析知道我们周围遍布空气,了解空气的基本性质,如无色、看不见、透明等。学生现实状态分析对于具体的物体内部是否有空气,并不确定;还不能用多种方法证明空气存在于物体的内部空间和空隙中。学生存在困难观察、思考,收集证据证明物体的内部空间和空隙中有空气。教学策略基于学生立场,以学生活动为主,寻找证明空气存在于物品内部空间或者孔隙中的方法。教学资源准备石块、粉笔、海绵、砖块、玻璃珠硬币;烧杯、托盘、夹子、抹布;放大镜;瓶子、水槽。教学媒体PPT课件、微视频。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核心价值观教育意图一、情景导入,寻找空瓶里的空气1.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找空气,用了什么方法(在讲台上备有气球、袋子、矿泉水瓶、玻璃瓶等相关器材,供学生选择介绍)袋子、气球鼓起来,证明里面有空气;那么,矿泉水瓶、敞口玻璃瓶里呢2. 提问像这样敞口的瓶子里有没有空气(或者,出示一个空矿泉水瓶,里面有空气吗捏一捏,盖子弹出来。是什么让盖子弹出来的 提问像这样的玻璃瓶,不能捏,你怎么证明空气在里面呢)3.演示把敞口的瓶子放入水中,引导学生观察。提问你看到了什么4.提问那么盖着盖子的瓶子里有空气吗再次演示把盖盖的瓶子斜放入水中。5.小结我们发现盖着的瓶子和敞口的瓶子里,都是有空气的。袋子、气球、瓶子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结构呢(内部都有空间)(板书内部有空间)那么其它小的物品里面会不会也有空气呢(揭示课题这里面有空气吗)学生根据已有经验,介绍找空气的方法。学生展示袋子、气球鼓起来,证明里面有空气;矿泉水瓶里有空气(怎么证明)玻璃瓶里有空气(怎么证明)”捏一捏瓶子,有气流出来。学生思考方法。学生发现水中冒出了气泡。说明里面有空气。学生再发现水中冒出了气泡。说明盖着盖子的瓶子里面也有空气。通过活动导入,调动学生的前概念,激发学生参与本节课探究的兴趣,可以知道学生对空气的认知有多少。通过对盖着盖子的瓶子和敞口的瓶子的演示,证明了两种瓶子中都有空气。。知道一些物体的内部空间有空气揭示课题,进一步研究其它物体里是否有空气二、探究实践,寻找一些物品里是否有空气1.谈话这些物品里面有空气吗2.逐一出示石块、粉笔、海绵、砖块、玻璃珠、硬币等物品。3.指导填记录单请你们拿出记录单,把你们的猜测有空气的物品,出来。师在PPT上指导学生填写记录单。4.指导实验提问这些材料适合用什么方法来验证(水)l 我们可以把这些物品放入水中,观察一下是否有气泡从中冒出来。l 怎么放全部放进去吗(请学生来示范)(备用视频我们来看看这些同学是怎么做的微视频演示错误操作,请学生来纠错。)l 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海绵浮在水面上,怎么办)(师补充指导小组同学,每人、轮流放一件物品,并及时记录结果。)有空气的请打,没有空气的打。**海绵在放入前、后的现象,学生可能会有争议。师引导海绵浮起,可以怎做现象不明显,师可以准备一块大海绵,现场演示。5.谈话为什么有的物品放入水中,有气泡冒出,有的物品没有请你们观察之后,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分发第二套器材;指导放大镜使用)6.小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粉笔、海绵、砖块这些物品上有一个一个的小孔,而玻璃珠、鹅卵石没有。所以像粉笔、海绵这些物品有洞洞的,在科学上,这些洞洞叫做“孔隙”。空气就藏在这些孔隙里。(板书孔隙)学生简单描述这些物品的特征。(软硬,大小不等)学生预测(我们猜),小组讨论后,发言。学生思考检验这些物品中有空气的方法。学生提出l 根据小组同学的编号,每人拿一个,用夹子夹住一个一个放;看谁做得好,没有让水跑出来。l 等一个放好了、不冒泡了,再放另一个;l 放的时候要轻,避免敲破烧杯。l 实验完成后,用夹子把水中物品捞起,放在托盘里,整理收拾。学生分组探究活动。填写记录单。交流汇报。思考。分组活动用放大镜观察、发现。交流汇报。通过观察一些常见物品,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品中,是否有空气,并做出预测。学生会根据生活经验做一些判断,但是一年级学生的判断往往不准确或者很天真,所以需要引导他们用科学的方法去检验、去证明。同时培养他们基本的科学探究习惯,先观察思考,然后做出预测,再想办法验证。在实验过程中,指导学生有序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良好的实验习惯。通过实验,学生会发现,有的物品放入水中会持续冒出气泡,有的则不会。此时,应引导他们通过思考和观察,发现原因。借助放大镜的观察,结合刚才的实验结果,学生能发现,有空隙的物品中,有空气。三、全课总结谈话今天的学习、活动,让我们知道了一些物体内部空间有空气,还知道物体的孔隙里也有空气,可以说空气是无处不在的。也学习了可以借助其它物品,收集证据,证明空气的存在。(板书收集证据、证明)通过全课的学习,学生们能知道一些物品的内部空间和孔隙中有空气,也学会了借助物品收集证据,证明空气的存在。但是证明空气存在的方法,不止一种,通过拓展活动,可以进一步鼓励学生去实践和探究。四、拓展延伸拓展(出示一辆玩具车)你们能不能想办法证明玩具车里面,有没有空气有哪些方法可以证明请同学们课后继续去实践、去探究。在前面的研究基础上,将学生的视野放宽,去思考其它的空间、其它的物品中是否也有空气,并且激励他们积极地去检验和证明。板书设计这里面有空气吗 收集证据 内部有空间、孔隙,有空气证明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