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与社会8年级下册5.4综合探究五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教学设计.doc

返回 相似 举报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8年级下册5.4综合探究五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8年级下册5.4综合探究五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8年级下册5.4综合探究五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5.4综合探究五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教学设计课题 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单元第五单元学科历史与社会年级八年级下学习目标1.知道“乾隆盛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表现和工业文明大潮中的“盛世危机”。2.了解同时期中英两国在各方面的差异,探寻中华文明在世界近代化大潮下逐渐落伍的原因。3.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培养分析归纳能力学会用多种资料,从不同角度,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社会现象的异同,培养历史理解、历史评判素养。4.树立辩证思想和全球史观看待历史现象和社会现象,启发学生为祖国的发展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重点1.知道“乾隆盛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表现和工业文明大潮中的“盛世危机”。2.了解同时期中英两国在各方面的差异,探寻中华文明在世界近代化大潮下逐渐落伍的原因。难点树立辩证思想和全球史观看待历史现象和社会现象,启发学生为祖国的发展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称赞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而治理最好的国家。” 师讨论1.指中国哪个历史时期2.其中哪个阶段最典型(学生各抒己见)板书课题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思考问题,展示答案。 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引出课题讲授新课一、回望“盛世余晖”1.阅读课文P26的资料,说说乾隆盛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各抒己见)1.政治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巩固和发展,确立了世界大国的地位。 2.经济上,农业技术提高,粮食产量不断提高。 3. 经济上,对外贸易居世界前列;GDP占世界份额的三分之一。 4.文化上,对中国古代文化作了大规模的清理和总结。2.以设计表格的形式,试将乾隆时期与历史上汉、唐、宋、明等盛世之际的人口、疆域、经济发展水平作纵向比较,判断一下,“清朝(1840年前)处于中国封建社会衰朽阶段”的评价是否准确。 汉唐宋明乾隆时期人口疆域经济发展水平二、透视“盛世阴影”1.阅读课文P27的资料,说说乾隆时期存在哪些危机人口增长过快,社会负担严重官场贪污腐败,失去民心文字狱不断,禁锢思想。中国工业化水平与世界差距拉大。2.你认为,这些危机中,哪种危机的后果最为严重说说你的理由。 中国工业化水平与世界差距拉大,后果最为严重。 因为此时的欧洲开始向近代化迈进,而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却还在竭力维护专制统治,工业化水平依旧保持在农业社会的水平。三、从马戛尔尼使华看盛世危机1.马戛尔尼使华的时间、目的。时间公元1792年的9月26日目的名义上是为乾隆祝寿,实际上是要打开中国封闭的大门,以开拓英国的海外市场2.观点1 乾隆帝拒绝英使的要求是正确的,因为这样做维护了国家的主权,抵制了殖民主义的侵略。观点2 乾隆帝拒绝英使的要求是错误的,他简单地一概拒绝,断然关闭了谈判的大门,闭关自守,使中国失去了一次了解世界、扩大经济文化交流、推动社会前进的历史机遇。 讨论你是否认同上述观点说说你的看法。 两个人的观点片面,拒绝英使的领土要求,在抵制西方殖民侵略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拒绝改善贸易的要求,使中国失去了一次了解世界,扩大经济文化交流和社会前进的历史机遇。3英国使团的礼物英国使团送来天体运行仪、地球仪、先进的枪炮、望远镜、秒表、钢铁制品等,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产品。(1)结合材料,说说马戛尔尼携带这些礼品有怎样的用意 向清帝国展示英国工业科技成就,引起清政府的关注,以使乾隆皇帝同意打开国门,与英国通商。(2)乾隆观看军舰模型后的反应说明了什么问题乾隆帝观看军舰模型后的反应说明,乾隆帝对英国的野心是有所认识的,但是,他仍然比较自信大清帝国的实力可以抵御外来入侵,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清朝统治者盲目自信、自大。4.阅读课文P28,结合课本,说说马戛尔尼使团对当时中国的观察的结果如何其依据是什么马戛尔尼认为,清帝国实质上是极其虚弱的,可是当时的大清帝国丝毫没有觉察到自己与西方列强的力量对比已经发生逆转,仍以“天朝上国”自居,瞧不起英国。5.阅读书本P28马戛尔尼留下的资料,说说哪些资料反映的是中西文化习俗上的差异,哪些资料反映的是中西发展程度上的差异(1)上述资料中,哪些反映的是中西文化习俗上的差异资料1和资料3。(2)上述资料中,哪些反映的是中西发展程度上的差异资料2、4、5、6。(3) 你认为以上哪些差异会对中西双方实力的对比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说说你的理由。发展程度的差异。理由材料反映了中国的发展程度远远低于英国。英国已是工业文明,中国仍是农业文明,最终中国的农业文明难抵英国工业文明的炮舰,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拓展提高对比东西方近代前夜历史经济画面一当黄河岸边柳荫树下,犁间耕作的喘息与手摇纺车吱呀呻吟合奏着悠闲的田园慢板时; 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郡的蒸汽锅炉正在吼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政治画面二当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独揽大权,雍正皇帝君临天下时;英国的查理一世和法国的路易十六正躺在断头台上,以十倍的绝望与百倍的仇恨诅咒着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外交画面三当乾隆傲慢地拒绝英国通商要求,正在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而沾沾自喜时;西方的殖民者早已踏上殖民扩张的征途,正在掠夺金钱,贩卖奴隶,开辟市场,力图建立一个全新的世界思想文化画面四当两鬓飞雪的范进士子因中举登科而神经错落时; 牛顿正在通过自制的反射望远镜关注着宇宙间的行星运动规律。小组讨论,展示答案。讨论问题,完成表格内容,小组展示阅读问题,思考问题,学生各抒己见讨论问题,小组展示阅读课本小组讨论,展示答案课前收集材料,课堂展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语言组织能力。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运用各种手段,收集、整理相关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语言组织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课外知识。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知道“乾隆盛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表现和工业文明大潮中的“盛世危机”。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培养分析归纳能力,学会用多种资料,从不同角度,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社会现象的异同,培养历史理解、历史评判素养。总结全文,整体掌握板书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一、“盛世余晖”二、“盛世阴影”三、从马戛尔尼使华看盛世危机突出课文重点,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掌握课文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