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4.茎和叶 课时练习题(含答案).doc

返回 相似 举报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4.茎和叶 课时练习题(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4.茎和叶 课时练习题(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4.茎和叶 课时练习题(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科学下册4 茎和叶 一课一练 (教科版2017)1、 填空题。探索茎的运输作用1. 植物的叶子平展且在茎上交叉生长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植物茎的作用具有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的作用。3. 植物叶的作用具有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的作用。4. 植物茎的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茎既能____________运输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也能从____________运输叶吸收阳光制造的养料。填“从下向上”或“从上向下”。6. 种子的____________发育成了茎和叶,____________发育成了根。7. 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____。8. 植物的____________具有支撑作用。2、 判断题。1. 不同植物的茎生长方式也不同,像西瓜的茎是缠绕茎。 2. 刚出土时凤仙花的茎很软,随着凤仙花的生长,会变得又粗又硬。 3. 通过观察发现,在最初的几周内,凤仙花的茎生长较快,后来茎不再长高。 4. 植物的茎只能由下向上运输水和养料。 5. 植物的叶大部分是绿色的,因为里面含有叶绿体。 6. 植物的养料全部来自于植物的根。 7. 所有植物的茎都是垂直于地面向上生长的。 8. 我们吃的土豆属于植物的根。 9. 把一段新鲜芹菜插在装有红墨水的烧杯中,一天后,发现芹菜的茎变红了,说明芹菜的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10. 植物的根、茎、叶的特点和植物生活的环境相适应,如仙人掌的叶退化为刺,减少了叶蒸腾水分的作用,适合生活在干旱的沙漠地区。( )11. 生活中,我们吃的马铃薯实际上是它的茎。 12. 垂直于地面生长的植物的茎称为攀缘茎。( )3、 选择题。1. 叶子在植株上交叉生长,伸向四面八方主要是为了 。A.更加美观 B.保持植株平衡 C.接受更多阳光2. 植物的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方向是 。A.从下向上 B.从上向下 C.没有方向3. 植物各部分所需的养料是由 来完成运输的。A.根 B.茎 C.叶4. 凤仙花的叶在茎上的排列是 。A.交叉生长 B.整齐排列生长 C.杂乱无章生长5. 取一株有茎和叶的植物插入红色水中,过一段时间后,这株植物的茎和叶 。A.无变化 B.变得更绿了 C.变红了6. 仙人掌适合生活在 环境中。A.热带雨林 B.干旱的沙漠 C.寒冷的北极7. 植物的叶子交叉生长,伸向四面八方,是为了更好地 。A.展现植物的美丽 B.减少水分的蒸发 C.吸收阳光8. 植物的叶子具有吸收阳光和 水分的作用。A.吸收 B.运输 C.蒸腾9. 小明在叶子上套上一个干燥的塑料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塑料袋内壁上有大量的小水滴如下图。这说明叶具有 。A.吸收阳光的作用B.蒸腾水分的作用C.运输水分的作用10. 小雅将植物上的一片叶子用黑色纸遮住,使它见不到阳光。3天后,小雅观察到被遮住光的这片叶子变黄了如下图。这说明叶具有 。A.吸收阳光的作用B.蒸腾水分的作用C.运输水分的作用11. 小科了解到香蕉树的叶子很大,他可以推测香蕉树适合生活在 的地区。A.多雨 B.寒冷 C.干旱。12. 松树长得比较高大而且能伸展到一定的空间是因为它的茎具有 作用。A.固定 B.支撑 C.运输13. 樟树的茎是 。A.攀缘茎 B.直立茎 C.缠绕茎4、 根据植物茎的生长特点连线。凤仙花的茎 缠绕茎红薯的茎 直立茎牵牛的茎 攀缘茎葡萄的茎 匍匐茎5、 探究题。材料分析。叶吸收阳光的作用光合作用多数植物能自己制造“食物”养料,满足植物自身生长需要。这些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的如图。1.绿色植物都能自己制造养料,植物制造养料的主要结构是 。A.根 B.茎 C.叶2.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 。A.叶 B.根 C.茎3.茎从上向下输送的是 。A.根吸收的水分 B.根吸收的无机盐 C.绿叶制造的养料参考答案探索 淡红色 红色的线状 红色的点状 运输水分1. 可以获得更多的阳光 2. 运输 支撑植物3. 吸收阳光 蒸腾水分4. 直立茎 匍匐茎 缠绕茎 攀缘茎 变态茎5. 从下向上 从上向下6. 胚芽 胚根7. 叶8. 茎二、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三、1. C2. A3. B4. B5. A6. C7. B8. C9. C10. A11. A12. B13. B四、五1. C2. A 3. C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