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第1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读图分析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举例理解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2.过程与方法运用地图、实例体会和理解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比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主要差异,培养学生全局统筹观念,体会到区域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的重要性。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教学重点】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教学难点】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及南北两侧的主要差异。【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举例【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我国北方和南方的自然环境有着明显的差异。你或许能说出南、北方自然环境之间的很多差异,但是你知道这些差异的明显界线在什么地方吗21教育网今天,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近”秦岭和淮河,或许在那里可以找到答案。二、新课学习(一)秦岭淮河线1.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读图,找出秦岭淮河线。(如图)视频秦岭南北分界线秦岭秦岭横亘于我国中部,东西绵延1500千米,海拔为15002500米。拓展延伸秦岭的“贡献”秦岭东西延伸,挡住了由东南往西北太平洋吹来的季风带来的水汽,使秦岭以北气候干旱,黄土飞扬,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是其典型的景观。而秦岭以南则降雨丰沛,形成一派江南景象。黄土高原给人以苍凉和贫瘠的感觉,但秦岭以南的汉中和四川盆地则完全享受着秦岭的庇护和恩惠,是秦岭挡住了北方频频南下的冷空气,造就了汉中盆地和“天府之国”四川盆地的富裕。21cnjycom淮河发源于河南桐柏山,下游分别注入长江和黄海,全长约1000千米。(1)1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读图,秦岭淮河线是1月份多少等温线通过的地方(0)出示图片秦岭以北冬季景观、秦岭以南冬季景观。(2)800mm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读图,秦岭淮河线大约是多少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量线)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北上,遇到秦岭抬升,使得秦岭以南易形成降水,秦岭以北降水明显减少。(3)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自然差异活动比较观察下图中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自然地理状况有什么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是通过哪些自然地理要素表现出来的差异一冬季河流有无封冻秦岭淮河线以北河流有封冻期、秦岭淮河线以南河流无封冻期。出示图片冬季秦岭淮河线以北的河流、冬季秦岭淮河线以南的河流差异二温度带的不同秦岭淮河线是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出示图片暖温带景观、亚热带景观差异三干湿地区的不同秦岭淮河线是半湿润区与湿润区的分界线。出示图片半湿润区景观、湿润区景观差异四植被类型的不同秦岭淮河线以北是温带落叶阔叶林,以南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差异五耕作类型的不同秦岭淮河线以北的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以南以水田为主。差异六主要粮食作物的不同秦岭淮河线以北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以南主要种植水稻。归纳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自然差异出示图片秦岭淮河线以北秦岭淮河线以南冬季河流有无封冻有无温度带暖温带亚热带干湿区半湿润区湿润区植被类型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耕作类型以旱地耕作为主以水田耕作为主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水稻拓展延伸可以搜集更多的资料来说明这种差异吗主食不同秦岭淮河线以北主要以面类食品为主,以南以米饭为主。房屋不同秦岭淮河线以降水少,如黄土高原窑洞;以南降水多,如尖顶房。水果不同秦岭淮河线以北以苹果为主,以南以柑橘为主。气候类型不同秦岭淮河线以北是温带季风气候,以南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课堂练习】1. 我国秦岭淮河线南北的耕地类型不同,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C) A交通运输条件的差异 B市场因素的差异C自然条件的差异 D人口密度的差异2. 秦岭淮河线是温度带中哪两带的分界线,是干湿地区中哪两个地区的分界线(A) A.亚热带和暖温带,湿润区和半湿润区B.亚热带和暖温带,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C.热带和亚热带,湿润区和半湿润区 D.暖温带和中温带,半干旱区和干旱区3.关于秦岭淮河线以南地区和以北地区地理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C)A秦岭淮河线以南地区1月平均气温低于0B秦岭淮河线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少于800毫米C秦岭淮河线以北地区农田以旱地为主D秦岭淮河线以北地区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4. 秦岭淮河线是哪两个温度带的分界线(D)A热带、暖温带 B热带、亚热带C温带、寒带 D亚热带、暖温带5.下列关于秦岭淮河线的叙述正确的是(D)A秦岭淮河线以南河流汛期短,以北河流汛期长B秦岭淮河线以北和以南气候没有太大区别C秦岭淮河线以北的传统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D秦岭淮河线是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课堂小结】我们学了什么(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作业布置】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有哪些【板书设计】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第1课时)(一)秦岭淮河线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1)1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2)800mm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3)南北两侧自然环境的差异【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用举例子的形式,理解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培养了学生读图分析和归纳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