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 第一课时 教案

返回 相似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 第一课时 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 第一课时 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和整十数教材第64页内容。1.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2.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寻找数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分小组合作学习并交流体会,主动学习的习惯。1.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2.引导学生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计算。课件、投影、图片、小棒等。1.比一比,填一填。足球比排球3个,排球比足球3个。2.口答下面各题。88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26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34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57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65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3.口算下面各题。5340267060205204094.计算下面各题。 343034等于几十加几34等于30加4 57757等于7加多少57等于7加50 如果和上面表示方法一样,那么65。65等于60加51.教学例1。1演示课件。让学生说一说从画面上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小林和小红在比赛写字,小林已经写了25个字,还要写2个字。小红才写了20个字课件出示两个问题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老师提问怎样解决这两个问题仔细观察画面,要想解决每一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条件要想求“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我从画面上发现小林已经写了25个字,还要写2个字,把已经写的25个和还要写的2个合并起来,列式是252板书252要想求“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把小林已经写的25个和小红已经写的20个合起来,列式是2520板书25202研究252和2520的计算方法。比较两道题有什么不同。根据学生发言老师小结252是两位数加一位数,2520是两位数加整十数。小组讨论这两道题怎样算。小组交流,汇报讨论结果。甲组同学通过摆小棒计算这两道题。25227先算527,把单根的和单根的合并。再算20727。252045先算202040,把整捆的和整捆的合并;再算40545。乙组同学用分解法计算这两道题。2522725里面有2个十和5个一,25加2也就是再加上2个一,把5个一和2个一合并是7个一,再用2个十加7个一是27。25204525里面有2个十和5个一,25加20也就是再加上2个十,把2个十和2个十合并是4个十,再用4个十加5个一是45。丙组同学通过讨论,发现25加2就是在25的个位上加上2,25加20就是在25的十位上加上2。让学生比较两道题的算法有什么不同,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在计算方法上不同加一位数是加几个一,在个位上加几;加整十数是加几个十,在十位上加几2.教材第64页“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进行计算,订正结果时说一说计算方法。再让学生比较上下两组题有什么不同。1.教材第64页“做一做”第2题。2.计算下面各题。435246023703220772 3550 918 809课堂作业新设计1. 80908090889489972. 4884935279859989教材习题教材第64页“做一做”1. 88904038889345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和两位数加整十数时,相同数位的数相加,就是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基础是整十数加一位数和10以内的加法。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基础是整十数加整十数和整十数加一位数。这节课教材着重解决相同数位的数相加的问题,它也是后面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基础。教材呈现一幅写字比赛的情景图,并提出“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和“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两个问题。要让学生根据画面上提供的信息数据自己找出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数据,然后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算式。教材在算式252和2520的下面配有两个小朋友摆小棒、交流算法的插图。意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讨论交流,探讨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教材的设计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接着,教材上直接提出“上面两题的算法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在比较中明确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各自的计算方法。通过讨论、对比,突出相同单位的数相加,即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学生已经扎实掌握了10以内的加法、整十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本节课着重解决的是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并把计算方法最后抽象到“相同数位的数相加”这一算法,为今后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打好基础。从开始在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自主探索加法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再到把所学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以及最后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迁移”,都是在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紧紧抓住学生知识的生长点,促使其寻找更广阔的伸展空间。整个教学过程,老师成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学生共同思考、共同探究、共同感悟、共同进步。因此,学生的学习活动必然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生成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