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是抗日战争中的一个真实故事。作者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了五位八路军战士为了掩护连队主力和群众转移,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棋盘陀痛击敌人,最后因寡不敌众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英雄主义精神和忠诚于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目标1.抓重点内容,感受五壮士的英雄气概。2.了解课文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3.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场面。教学重难点了解点面结合的写法,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场面。教学过程一、认识英雄。1.导入师(出示课件2)同学们,这两位抗疫英雄你们一定不陌生吧今年,在抗击新冠肺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钟南山院士和陈薇将军等毅然奔赴国难,他们是新时代的英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古至今涌现出了无数的英雄人物。今天,杨老师将带领同学们走近抗日英雄。在狼牙山上,这五位战士,用毅然选择死亡的壮举谱写了一曲悲壮的英雄之歌。他们惊天动地,他们气壮山河,他们被称为“”。(生读课题)2.复习。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他们分别是谁请响亮地呼唤他们的名字。生(生齐)师课文按什么顺序写了哪五部分的内容生(出示课件4,抽生口答填空)过渡文章 “接受任务”和“引上绝路”部分写得比较简略,“痛击敌人”“顶峰歼敌”和“英勇跳崖”部分写得比较详细,做到了重点突出。那么作者是怎样描写五位战士“痛击敌人”的呢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二、聚焦英雄。(一)点面结合写人物。1.(出示课件5),交流汇报。先写“五位战士一边一边一次又一次”,再分别写马宝玉、葛振林2.引导学习“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从面到点,多点罗列。)3.从“沉着地指挥”“狠狠地打”“大吼一声”“抡”“好使出浑身的力气”“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这些词你能读出了什么引导“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ln)一个圈”,这里,抡读“ln”,而不读“ln”,抡是手臂很用力地旋动的意思,这一个又一个圈,抡动的是 生是对敌人的仇恨是战胜敌人的力量。绷,是一个多音字,不读bng,而读bng,读“bng”的时候,表示“强忍,板着”的意思,指导书写“贯”,区别于“惯”字。4.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老师标红的地方全班齐读,请五个同学分别读描写五位战士的句子。5. 小结点面结合的好处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先写群体,再写个体,层次感和画面感很强,既让我们感受到五战士作为一个战斗群体的团结勇敢,又让我们体会到每一位战士的英勇顽强,虽然他们神态、动作不一样,但拖住敌人,消灭敌人的心是一致的,对敌人的无比仇恨也是一样的。6.五位战士为何如此憎恨敌人呢(出示课件6、7讲解)引导体会五壮士心中的愤怒、仇恨。看到这一组血腥的画面和这一连串触目惊心的数据,你的心情怎样你想说什么是的,只要是个有血性的中国人,没有不愤怒的。7.带着满腔的怒火和对敌人的无比仇恨,让我们再读具体描写五位战士的句子。(出示8)8.快速浏览3至9自然段,对比这几个部分点面结合与第二自然段中的点面结合有何不同请同学们在文中勾画出描写马宝玉的句子。交流汇报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说”的不同表达。(出示课件9),归纳二自然段从面到点,“多点罗列”,3至9自然段“一点一面交织”。点面结合是为突出人物形象服务的,作者就是用这样的方法让我们感受到了五壮士英勇顽强、壮烈豪迈的英雄气概,体会到了他们忠于党和人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板书)(二)拓展深化。1.回顾历史,每当国家有难,总会有这样的壮士涌现出来,站成大地上一道道悲壮的风景,也给我们留下豪言壮语。荆轲刺秦之前说生“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蜀相诸葛亮做到了生“鞠躬尽粹,死而后已。”胸怀大志的曹植曾表示生“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誓死效忠宋朝的文天祥留下了千古名句 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面对断头台,谭嗣同仰天长啸生“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2.看到五壮士屹立狼牙山顶峰的画面时,我们会情不自禁的吟诵(齐)“巍巍燕山高,潇潇易水寒。英雄五壮士,威震狼牙山。”今年刚好是中国抗日战争曁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今天刚好是9月30日烈士纪念日, 让我们带着崇敬的感情再次呼唤五壮士的名字,他们是 三、英雄回归。1.我们要铭记的,不仅是这些牺牲了的英雄,还有像钟南山、陈薇一样的千千万万医务工作者,没有他们的英勇无畏,没有他们的负重前行,就没有我们的岁月静好。 2020年4月的某一天(出示课件11),一支驰援武汉的医疗队凯旋归来,高铁出站口,迎接抗疫英雄的人群中有一个小孩,有一位青年,还有一位老妈妈2.作业(小练笔)。以“英雄归来”为主题进行场面描写,既要关注整个场景,也要注意个体表现,具体写一写他们的神态、动作、语言。 四、总结全文。今天我们在感受五壮士的英雄气概的同时,学习了点面结合描写场面的方法。生于和平年代的我们,要铭记历史,感恩英雄,砥砺奋进,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