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下语文24《河中石兽》教案(姜老师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

返回 相似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七下语文24《河中石兽》教案(姜老师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教部编版七下语文24《河中石兽》教案(姜老师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中石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中的人物形象。(重点)2.学习叙述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难点)3.理解“实践出真知”的含义,懂得在认识事物的时候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道理。(重点)【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一、导入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有一则故事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河中石兽一文,从中找出答案。1、 导学 复习上节课内容。 ( 重点字词 通假字 古今异义 )2、 自学 整体感知1.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2.在文中找出他们寻找石兽的理由有什么不同3.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借助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1)学生演示。(2)教师演示。形象直观的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借助动态模拟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师生共同归纳第一种 没考虑流水、石兽、泥沙的关系。第二种 只考虑了流水,没考虑石兽、泥沙。第三种 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三、研学1.故事中的人物都是怎样寻找石兽的试归纳总结。(动画展示)经过人物寻找地点原因结果第一种僧原地水中主观想法不可得第二种僧顺流而下水冲物无迹第三种讲学家原地沙下石重沙松失败第四种老河兵求之于上游几十年的实际经验果得于数里外2.结合全文,分析寺僧、讲学家、老河兵的性格特征3.“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四、反思1.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作出推想,而要根据实践情况作出判断。天下事物虽有共同的规律,但又有各自特殊的性质原理,切不可不加分析,拘泥于一般的道理而主观臆断提示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联系生活实际,更深入地领悟这一道理。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略谈体会即可。 2.请写一则故事,说明一种道理,200字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