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下语文24《河中石兽》教案(严老师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

返回 相似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七下语文24《河中石兽》教案(严老师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部编版七下语文24《河中石兽》教案(严老师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部编版七下语文24《河中石兽》教案(严老师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部编版七下语文24《河中石兽》教案(严老师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中石兽纪昀(清)一、 教学目标1. 朗读课文,培养语感,积累文言知识。2. 读懂课文,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二、 教学重点1. 准确朗读课文,增强文言感受能力。2. 品味理解课文,在文章内容的品析中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3. 正确认识和理解故事说明的道理。(难点)三、 教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1.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清代学者小说家纪昀(纪晓岚)所写的笔记小说也是一则民间故事河中石兽。(板书河中石兽 纪昀(清))。2. 下面我们来读课文。了解一下课文内容。注意生疏的词语。初读课文,注意生词。有错的要及时指出(也可以让学生帮助纠正,纠正时要能根据注解说出意思)圮(p 棹(zho) 曳y 湮yn 木杮fi 啮ni 臆y断 欤(y 再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注意纠正朗读节奏的错误。(可让学生先行指出并纠正)求二石兽/于水中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沙为坎穴 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i,岂能为暴涨携之去3说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根据你的的预习,谁能将题目扩展一下,说一说。(学生说)主要内容是石兽掉入河里,因为水的冲力和石兽自身重量等原因,寺僧和讲学家的说法和分析都不能找到,最后根据老河兵的分析在它掉入处的上游找到了石兽。(二) 品析故事,注意掌握重点文言词语。1.哪一句说到石兽找到了(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翻译这句话,注意“如、果”的意思。(老河兵 得)2.哪里告诉我们寺僧没找到(板书寺僧 未果)找了两次没找到。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寻十余里,无迹。(注意“竟”和倒装句)3. 根据讲学家的说法去找找到了吗(还没找就被反驳,没反驳前大家认为可以找到)众服为确论(大家信服认为是正确的结论)(板书讲学家 找不到)注意“为”的意思。4. 我们来帮忙找找三个人各自的寻找依据。看看各自理由是什么寺僧认为就在石兽掉落的位置 以为顺流下矣。下流到下游。讲学家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i,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y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学生说说意思。注意“尔辈、物理、是、乃、渐、颠”等字。老河兵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学生翻译。注意几个重点词盖(原来是)、啮(冲刷)、坎穴(坑洞)、如(像)是(这样)、已(停止)、溯流(逆着水流)逆上(反着向上流)板书寺僧不得 理由沉入水底或顺水流到下游讲学家不得。理由石重沙轻,埋在丢失的地方的沙下面老河兵得。理由水冲石反冲之力形成坑穴,石便逆流而一直向上游翻倒。5.寺僧和讲学家说得就没道理吗问题出在哪 寺僧开始只考虑石头;后来只考虑水流的运动。 讲学家考虑了石头和沙子的性质。未考虑水流的运动力量。 老河兵综合考虑了石头、沙子和水的运动力量,得出正确的结论。 为什么老河兵能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因为老河兵长期护河,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而讲学家只是一般的表面道理,有时也许是对的,有时往往不符合实际的情形。6.由此,你获得什么启发“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做事不能根据一般的道理去主观判断,否则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书上是怎么说的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y断欤(y学生翻译。注意然则(既然这样那么)、但(只)、欤(吗,反问语气词)(三)对本文故事蕴含的道理的正确理解。1.这个故事是真的吗依据在哪为什么要编这个故事2.出示两个事实云南西双版纳的一条河中,有两块大石,它们有一半露出水面,后来,有一块大石被人炸碎,另一块随之失踪。十多年后,有人在离原地十多里的上游,发现了那块失踪的石头,经核对,它确实是本来位于下游十多里的那一块。1984年4月当地报纸作了详细的报道。 山西永济蒲津渡是黄河上的重要渡口,蒲津渡浮桥在历史上很有名气.唐代开元年间,在渡口两岸各铸造了四尊铁牛(平均每尊重约36吨)、四个铁人、两座铁山等,组成了拴系浮桥所必需的锚碇系统。后因黄河改道,铁牛等没入水中,埋在地下。1989年,东岸铁牛由河滩下挖出,铁牛和铁人排列整齐,还在原址。(山西文史资料1999年z1期) 两个故事,情形不太一样。故事为什么要说明其中的一种情形到底哪个是正确 明确。本文是作者写的一个笔记小说,并非确实之事。出自他的笔记小说集阅微草堂笔记。只是为了告诫人们,不要凭一般道理主观判断,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才能实事求是的做出正确判断。是为道理而设计的一个故事。事实上,不同河流或同一河流的不同地段,河床、水流等地质环境不一样,加上掉下河的东西在形状、质量的方面也有差别,往往结果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但不同的事实说明了同一个问题,就是实践经验很重要,实践出真知是永恒的道理。(四)朗读全文。进一步体会作者设计这个故事的用意。(五)作业背诵课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