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 光第二课 光的传播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知道小孔成像现象也是光的直线传播的例证。2.科学探究观察生活中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提出光的传播路线问题并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验证,综合不同实验中的相同现象归纳出光的直线传播性质。能根据制作说明制作小孔成像盒,并能解释看到的现象。3.科学态度、STSE能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光传播路线的思路,愿意沟通交流形成集体观点。乐于参加制作活动,对古人很早就认识到小孔成像的现象产生敬意。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中央打孔的屏、手电筒;蚊香、一面透明相邻侧面有孔的长方体盒子;纸盒、简单电路、可以弯折的吸管;制作小孔成像盒的材料等。教学课件。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复习什么是光源如何区分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2)学生自由发言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像太阳、发光的萤火虫等是天然光源;像燃烧的纸张、发光的手电筒等是人造光源。(3)课件展示教材P31上方的两幅图。(4)思考这两幅图中,光源分别是什么(5)学生回答太阳和舞台灯。(6)提问观察图中的光,你认为光是沿什么路线传播的(二)新课学习1. 寻找光的传播路线(1)明确任务探究光是沿什么路线前进的。(2)学生预测,作出猜想。(3)交流如何设计实验验证我们的猜想(4)讨论、构想实验计划,并将计划记录在活动手册上。(5)学生汇报实验计划。(6)教师示例讲解教材P32的三种实验方案。a.第1小组和第3小组的实验方案(用简图呈现)。b.第4小组实验方案(图文结合)。在纸箱的侧面开一个小孔,将可弯折的吸管插入小孔,并用橡皮泥封住;在纸箱内,用电池、开关、导线点亮一只小灯泡;拉直、弯折吸管,看是否有亮光透出来。(7)完善实验计划根据上述三个示例,优化自己的实验计划。(8)动手实验根据实验计划,开展实验。将实验结果记录在活动手册中。(9)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10)小结通过实验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11)继续交流在上述几个不同的实验中,我们发现了什么共同点回想影子的形成条件,我们能用光的传播路线解释影子的形成吗(12)小结上述实验的共同点当光被遮挡时,我们就看不到光源发出的光;当光没有被遮挡时,我们就可以看到光源发出的光。影子的形成,是因为光在传播过程中,被物体挡住了,形成了物体的影子。它们都验证了光的直线传播。(13)自主阅读教材P33小孔成像的材料。(14)交流阅读这则材料后,你学到了什么2. 制作小孔成像盒(1)实验步骤教师边讲解,边制作。找一个带盖小纸盒。在纸盒盖的中心开一个直径约1毫米的圆孔。将纸盒的底去掉,蒙上一张半透明纸作屏幕。如图(课件展示教材P33的过程图)将纸盒盖与纸盒套装好。将小孔对准外面的景物,然后调节屏与小孔的距离,在屏上能看到景物的缩小、倒立的像。(2)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视指导。(3)汇报成果将自制的小孔成像盒在班上展示,解释看到的现象,画出光的传播路线。(4)小结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的例证。蜡烛火焰发出的光,向四面八方沿直线传播,光通过小孔到达屏上,在屏上出现一个光点。火焰发出的光线对应于屏上很多光点,就这样组成了蜡烛火焰的像。 (三)整理,下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