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湘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4.1 昼夜的交替 教案.doc

返回 相似 举报
2022新湘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4.1 昼夜的交替 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2新湘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4.1 昼夜的交替 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2新湘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4.1 昼夜的交替 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第一课 昼夜的交替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科学史中以托勒密、哥白尼为代表的关于昼夜交替现象的主要解释。知道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地轴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与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知道地球自转轴(地轴)及自转的周期、方向等。2.科学探究针对科学史中昼夜交替现象的两种解释,能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能用实验进行模拟。能用模型解释昼夜是怎样交替的。3.科学态度、STSE对昼夜交替现象与地球运动之间的相互联系有探究兴趣,积极实验,尊重证据。了解人类对地球运动不断探索的历程,心怀敬意。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地球仪、手电筒、橡皮泥、牙签、教学课件。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看单元页画面,读小诗昼夜交替定作息,春去秋来雁迁徙,天天年年总如此,地球运动有规律。(2)提问昼,是指白昼,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白天;夜,是指夜晚。昼夜交替,意思是白天和黑夜交替出现,不断循环。太阳东升西落,地球上昼夜交替。这些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呢(二)新课学习1.作出假设(1)介绍科学史上的两种解释讲述公元2世纪,希腊科学家托勒密(90168)提出了“地心说”。地心说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位置,并静止不动,太阳、月亮和其他星球都围绕地球转动。地心说认为昼夜交替是由于太阳绕着地球转动而形成的。后来,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14731543)指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它有自转运动。于是对昼夜的形成就有了新的说法昼夜交替是由于地球自转形成的(2)交流关于昼夜的形成,你们赞成哪一种说法说一说自己的道理。(3)过渡提问我们能用模拟实验来进一步说明自己的论点吗2. 模拟昼夜的形成(1)明确任务设计实验模拟昼夜的形成,探究昼夜形成的原因。(2)介绍材料用地球仪模拟地球,用手电筒模拟太阳。(3)分组讨论要能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我们怎样进行模拟实验呢(4)方法交流根据各组的观点,实验方法分为两种一种是手电筒不动,地球仪转动,模拟地球自转。另一种是地球仪不动,手电筒转动,模拟太阳转动。(5)动手实验各组根据自己的方法开展实验,并将实验现象记录在活动手册中。(6)交流与其他小组的同学交流,看一看大家是不是有了共同的认识。(7)小结两种完全不同的实验,都能模拟出太阳的东升西落和昼夜交替。(8)继续探究两种完全不同的实验,都能得到同样的效果。谁对让我们看看更多的研究证据吧(9)自主阅读教材P45“傅科摆”。(10)交流读这则材料,你得出了什么结论(傅科用实验的方法证实了地球的自转)(11)实验总结综合上面的模拟实验和“傅科摆”的实验,可以证明昼夜交替是由于地球自转形成的。地球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处于白昼,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处于黑夜。(12)过渡提问想一想,昼夜是怎样交替的呢2. 昼夜是怎样交替的(1)研究一怎样判断是黎明还是黄昏介绍材料用地球仪模拟地球,用手电筒模拟太阳。明确方法展示教材P46上方的参考图。昼与夜交汇处,称为晨昏线。地球自转,晨昏线移动。教师提醒一定要注意地球自转的方向先思考后演示A处和B处,谁是黎明谁是黄昏教师演示首先,按照教材图示,教师在“晨昏线”上分别贴上A和B,让学生分别推测A、B是在“晨线”处还是在“昏线”处(即哪边是“晨线”哪边是“昏线”);接着让“地球”缓慢自转,验证推测是否正确;然后让“地球”自西向东缓慢转动,观察被照亮区域的变化,验证自己的推测是否正确。学生实验实验汇报,并小结晨昏线的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根据实际,晨昏线是自东向西移动的,证明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2)研究二怎样判断地球自转一周介绍材料用地球仪模拟地球,用手电筒模拟太阳。明确方法展示教材P46下方的参考图。在黎明到来的晨昏线上,用橡皮泥固定一个点,竖直插上一根牙签,让牙签迎来初升的太阳。动手实验并思考继续让地球自转会使得这个地方再次迎来黎明吗小结地球自转再回到此点,为自转一周,此周期定义为“一天”,一天又划分为24小时。(3)练习活动手册P13下方,判断两个地方是早晨还是傍晚(三)整理,下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