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下册物理20.3 材料的开发和利用 教案.docx

返回 相似 举报
沪科版九年级下册物理20.3 材料的开发和利用 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沪科版九年级下册物理20.3 材料的开发和利用 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沪科版九年级下册物理20.3 材料的开发和利用 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题 材料的开发和利用单元20.3学科物理年级九年级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材料可分为导体、半导体及绝缘体三大类 了解超导材料、纳米材料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展示使学生了解超导材料、纳米材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新材料进行探索重点新材料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的理解难点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的理解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展示图片人类社会是怎样认识、开发、利用这些材料的呢 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讲授新课课堂练习一、材料与社会展示图片,不同阶段使用的材料人类发展过程中先后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钢铁材料时代1、石器时代 (400,000 4,500) 人类主要以石头、骨头、木制作简单的工具陶器的出现是人类跨入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 2、青铜时代 (4,500 1,000) 大量使用青铜作为第一种合金做工具、青铜礼器的时期 3、铁器时代(1000 )人类使用铁来制造工具和武器4、蒸汽时代(18世纪60年代)人类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并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5、电气时代(19世纪70年代)今天所使用的电灯、电话都是在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被发明出来的,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6、电子信息时代(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的运用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兴起,它将人类社会带入了电子信息时代课堂巩固例、下列关于材料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说法中,错误的是( )A材料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B材料的发展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C材料的发展及大量使用带来了不少环境问题D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和“环境保护的意识”来看,新材料不能普遍应用2、 材料的导电性 介绍根据导电性材料可分为导体、半导体及绝缘体三大类。容易导电的材料是导体,例如金、银、铜、铁。其中铜、铝是最常用的电的良导体,常用来制成导线。不容易导电的材料是绝缘体,例如玻璃、橡胶等材料。其中半导体可以制成二极管、三极管等半导体元件和集成电路。实验实验探究半导体二极管单向导电特性实验结论,如图1所示灯泡亮起,如图2所示,灯泡不亮,说明半导体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课堂巩固例关于半导体导电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半导体材料一半能导电另一半不能导电B半导体完全不能导电C半导体完全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D半导体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3、 发新材料新材料包括超导材料、纳米材料进行相应图片展示(1)、超导材料具有零电阻性和超导磁悬浮现象 1911年,昂内斯在研究汞电阻随温度的变化时,观察到在测试温度降低到4.2K时,汞的电阻突然降低到测量不到的微小值。从而发现超导现象。 超导磁悬浮现象使人们想到可以利用超导体来实现交通工具的无摩擦运行,大大提高交通工具的安全性能和运行速度。20世纪末,人们对超导列车、超导船进行可行性实验,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2)、纳米材料纳米材料除了其基本单元空间尺度小外,在力、热、声、光、电、磁等方面还表现出许多特殊的性能。课堂巩固例、超导材料是一种电阻为零的材料,将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下列各种应用中,你认为超导材料适合用来( )A制作电炉的电炉丝B制作白炽灯泡的灯丝C作为远距离输电的导线D制作电热孵化器的电阻丝1、 纳米材料统指合成材料的基本单元大小限制在 范围内的材料,这大约相当于101000个院子紧密排列在一起的尺度。2、 超导输电线利用了超导体的 实现远距离大功率输电,其优点是输电线上无 损耗。 3、 现象使人们想到可以利用超导体来实现交通工具的无摩擦运行,大大提高交通工具的安全性能和运行速度。4、 半导体二极管有 性,半导体三极管可以用来 。材料的使用是有个发展过程的知道半导体材料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新材料具有很多优点,但是对其开发却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任重而道远通过图片展示更具说服力展示图片,帮助学生进行直观理解课堂小结1、材料的导电性根据材料的导电性能,材料可分为导体、半导体及绝缘体三大类。2、开发新材料(1)、超导材料(2)、纳米材料板书 20.3材料的开发和利用1、材料的导电性根据材料的导电性能,材料可分为导体、半导体及绝缘体三大类。2、开发新材料(1)、超导材料(2)、纳米材料课后反思材料的开发和利用这一课,如果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可能会比较枯燥乏味,所以我在教学中多次采用了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学生课前搜集资料、课上交流讨论、汇报展示的教学模式,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总之,我在本课多处使用了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手段,构建了“主动、探究、合作”的新型学习方式,充分显示了信息交流的多向性、丰富性和快捷性。满足了师生的教学需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多层次性,拓宽了学生学习视野,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创新精神,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