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含教学反思(全册共169页).docx

返回 相似 举报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含教学反思(全册共169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3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含教学反思(全册共169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3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含教学反思(全册共169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3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含教学反思(全册共169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3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含教学反思(全册共169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含教学反思(全册共169页)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1 等腰三角形第1课时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借助数学符号语言利用综合法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证明是探索活动的自然延续和必要发展,发展学生的初步的演绎逻辑推理的能力.【情感态度】启发引导学生体会探索结论和证明结论,及合情推理与演绎的相互依赖和相互补充的辩证关系.【教学重点】探索证明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思路与方法,掌握证明的基本要求和方法.【教学难点】明确推理证明的基本要求,如明确条件和结论,能否用数学语言正确表达等.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提前请学生回忆并整理已经学过的8条基本事实中的5条1.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3.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4.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5.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教学说明】对以前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为本节课的学习作准备.二、新课教授1.你能用所学知识证明吗已知ABC与DEF,AD,BE,BCEF.求证ABCDEF.证明AD,BE(已知),ABC180,DEF180(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C180-AB,F180-DE.CF(等量代换).又BCEF(已知),ABCDEF(ASA).【归纳结论】1.两角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到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2.等腰三角形有哪些性质以前是如何探索这些性质的,你能再次通过折纸活动验证这些性质吗【教学说明】让学生经历这些定理的活动验证和证明过程.具体操作中,可以让学生先独自折纸观察.探索并写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然后再以六人为小组进行交流,互相弥补不足.【归纳结论】(1)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简称为“等边对等角”)(2)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中线、底边上的高三条线重合.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在ABC中,ABAC, A50,求B,C的度数.解在ABC中,ABAC,BC.(等边对等角)ABC180,A50,BC65.2.在ABC中,ABAC,直线AE交BC于点D,O是AE上一动点但不与A重合,且OBOC,试猜想AE与BC,BD与CD的关系,并说明你的猜想的理由.解猜想AEBC,BDCD.理由如下ABAC,OBOC,AOAO,ABOACO(SSS).BAOCAO.AE为BAC的平分线.AEBC,BDCD.3.如图,AC与BD交于点O,ADCB,E,F是BD上两点,且AECF,DEBF.求证(1)DB;(2)AECF证明(1)在ADE与CBF中,ADCB,AECF,DEBF,ADECBF(SSS). DB (2)ADECBF,AEDCFB,AEOCFO.AECF.4.如图,在ABC中,AB AC,ADBC,BAC 100.求1,3,B的度数.解在ABC中,AB AC,ADBC,12.1BAC50.又ADBC,390.在ABC中,AB AC,BC40.【教学说明】在此练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学生的书写格式,必要时教师要在黑板上板书过程.4、 课堂小结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要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教学,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分析、提问,和学生一起完成以上几个性质定理的证明,注意最好让两至三个学生板演证明,其余学生注意其证明过程的书写是否规范.其后,教师作补充强调.布置作业教材“习题1.1”中第1、3题.教学反思1.学习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较好地运用其性质解决等腰三角形的问题.2.知道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中线与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第2课时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熟悉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体会证明的必要性.【过程与方法】把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进行比较,体会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情感态度】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教学重点】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相关性质.【教学难点】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相关性质的应用.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在回忆上节课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在等腰三角形中作出一些线段如角平分线、中线、高等,你能发现其中一些相等的线段吗【教学说明】通过提问的形式,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新课教授探究 1 在等腰三角形中自主作出一些线段如角平分线、中线、高等,观察其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并尝试给出证明.【归纳结论】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的平分线相等;等腰三角形腰上的高相等;等腰三角形腰上的中线相等如对于“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的证明方法证明ABAC,ABCACBBD,CE为ABC,ACB的平分线,34在ABD和ACE中,34,ABAC,AA,ABDACEASABDCE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你能证明其它两个结论吗探究2 求证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个内角都等于60.已知在ABC中,ABBCAC求证ABC60.证明在ABC中,ABAC,BC等边对等角 同理CA,ABC(等量代换)又ABC180,ABC60【归纳结论】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个内角都等于60.【教学说明】通过自主探究和同伴的交流,学生一般都能在直观猜测、测量验证的基础上探究出结论.三、例题讲解1.如图,已知ABC和BDE都是等边三角形.求证AECD.证明ABC和BDE都是等边三角形,ABECBD60, ABCB, BEBD.在ABE与CBD中,ABCB,ABECBD,BEBD.ABECBDSAS.AECD.2.如图,在ABC中,ABAC,点E在CA的延长线上,且EDBC于点D.求证AEAF.证明ABAC,BC.EDBC,BBFD90,CE90.BFDEFA,BEFA90.CE90,BC,EFAE0AEAF.3.如图,在ABC中,A20,D在AB上,ADDC,ACDBCD23,求ABC的度数. 解ADDC,ACDA20.ACDBCD23,BCD30.ACB50.ABC110.【教学说明】在巩固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的同时,进一步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综合应用,在书写过程中掌握综合证明法的基本要求和步骤,规范证明的书写格式四、课堂小结掌握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经历“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能够用综合法证明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上的中线(高),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个内角都等于60.布置作业教材“习题1.2”中第2、3 题.教学反思在探究时,对学生探究的结果予以汇总、点评,鼓励学生在自己做题目的时候也要多思多想,并要求学生对猜测的结果给出证明.第3课时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及反证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探索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掌握反证法.【过程与方法】理解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并会运用其进行简单的证明.【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理解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教学难点】了解反证法的基本证明思路,并能简单应用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问题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的内容是什么这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分别是什么问题2 我们是如何证明上述定理的【教学说明】通过问题回顾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以及证明的思路,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后再进行交流.二、新课教授1.我们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的条件和结论反过来还成立吗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吗【归纳结论】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简称等角对等边)2.小明说,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两个角不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不相等你认为这个结论成立吗如果成立,你能证明它吗我们来看一位同学的想法如图,在ABC中,已知BC,此时AB与AC要么相等,要么不相等 假设ABAC,那么根据“等边对等角”定理可得CB,但已知条件是BC,“CB”与已知条件“BC”相矛盾,因此ABAC.你能理解他的推理过程吗再例如,我们要证明ABC中不可能有两个直角,也可以采用这位同学的证法,假设有两个角是直角,不妨设A90,B90,可得AB180,但ABC180, “AB180”与“ABC180”相矛盾,因此ABC中不可能有两个直角 引导学生思考上面两道题的证法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归纳结论】都是先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然后由此推导出与定义、基本事实、已有定理或已知条件相矛盾的结果,从而证明命题的结论一定成立这也是证明命题的一种方法,我们把它叫做反证法 【教学说明】总结这一证明方法,叙述并阐释反证法的含义,让学生了解.三、例题讲解1.已知如图,CAE是ABC的外角,ADBC,且12求证ABAC证明ADBC,1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12,BCABAC等角对等边2. 如图,BD平分CBA,CD平分ACB,且MNBC,设AB12,AC18,求AMN的周长.解BD平分CBA,CD平分ACB,MBDDBC,NCDBCD.MNBC,MDBDBC,NDCBCD.MDBMBD,NDCNCD. MBMD,NCND.CAMNAMANMNAMANMDNDAMANMBNCAMMBANNC ABAC30.3.在ABC中,BDAC于点D,CEAB于点E,BD CE.求证ABC是等腰三角形.解SABCABCEACBD且BD CE,ABAC.ABC是等腰三角形.4.如图,在ABC中,AB AC,DEBC.求证ADE是等腰三角形.证明AB AC,BC.DEBC,BE,DC.DE.ADE是等腰三角形.5.求证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证明如图,假设a,b 不平行,那么a,b 相交 .ac,bc,1900,2900. 12180.而a、b相交,则12180与12180相矛盾.假设不成立.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教学说明】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小组交流,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四、课堂小结结合本节课的学习,谈谈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判定的区别和联系布置作业教材“习题1.3”中第1、2、3 题.教学反思通过学生的练习,发现学生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掌握的较好,而用反证法证明定理的应用掌握不够好,应在这方面多加练习讲解.第4课时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条件及其证明,理解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其证明,并能利用这两个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过程与方法】经历运用几何符号和图形描述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情感态度】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教学重点】等边三角形判定定理的发现与证明.【教学难点】了解反证法的基本证明思路,并能简单应用.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是什么2.等边三角形作为一种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具有哪些性质呢又如何判别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呢【教学说明】开门见山,引入新课,同时回顾,也为后续探索提供了铺垫.二、新课教授1.一个三角形满足什么条件时是等边三角形一个等腰三角形满足什么条件时是等边三角形请证明自己的结论,并与同伴交流. 【教学说明】学生自主探究等腰三角形成为等边三角形的条件,并交流汇报各自的结论,教师适时要求学生给出相对规范的证明,概括出等边三角形的判别条件,并引导学生总结.2.用含30角的两个三角尺,你能拼成一个怎样的三角形能拼出一个等边三角形吗在你所拼得的等边三角形中,有哪些线段存在相等关系,有哪些线段存在倍数关系,你能得到什么结论说说你的理由【教学说明】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找出一些线段存在相等关系.从而得出结论,并加深印象.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归纳结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三、例题讲解1.见教材P11例3.2.已知如图,在RtABC中,C90,BCAB求证BAC30证明延长BC至点D,使CDCB,连接AD.ACB90,ACD90又ACAC,ACBACDSASABADCDBC,BCBD又BCAB,ABBDABADBD,即ABD是等边三角形B60在RtABC中,BAC303.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BD CE,1 2.求证ADE是等边三角形.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ABAC.在ABD与ACE中,ABAC,1 2,BD CE,ABDACE(SAS).BADCAE,ADAE.EADBAC60.ADE是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4.如图,在RtABC中,B 30,BD AD,BD 12,求DC的长.解BD AD,B BAD 30.ADC60.C90,DAC30.在RtADC中,DAC30,CDAD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BD AD12,CD6. 【教学说明】变式训练,巩固新知.注意几何语言.熟练运用直角三角形的有关性质.四、课堂小结掌握证明与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有关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布置作业教材“习题1.4”中第3、5题.教学反思通过反复练习,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的较好,就是几何证明过程不够严密,有待加强.2 直角三角形第1课时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勾股定理)及判定定理的证明方法,并能运用定理解决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问题.2.结合具体例子了解逆命题的概念,会识别两个互逆命题,知道原命题成立,其逆命题不一定成立.【过程与方法】进一步经历用几何符号和图形描述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情感态度】体验生活中数学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勾股定理)及判定定理的证明方法.【教学难点】运用定理解决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问题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我们学过直角三角形的哪些性质和判定方法与同伴交流.【教学说明】回顾旧知,也为后续探索提供了铺垫.二、新课教授探究1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互余,那么这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为什么【教学说明】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总结直角三角形的一般性质.【归纳结论】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探究2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教材中曾利用数方格和割补图形的方法得到了勾股定理如果利用公理及由其推导出的定理,能够证明勾股定理吗【教学说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写出证明过程.【归纳结论】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探究3 互逆命题和互逆定理.观察上面两个命题,它们的条件和结论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在前面的学习中还有类似的命题吗上面两个定理的条件和结论互换了位置,即勾股定理的条件是第二个定理的结论,结论是第二个定理的条件在前面的学习中还有类似的命题吗【教学说明】教师应注意给予适度的引导,学生若出现语言上不严谨时,要先让这个疑问交给学生来剖析,然后再总结.【归纳结论】在两个命题中,如果一个命题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称为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另一个命题的逆命题.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经过证明是是真命题,那么它也是一个定理,其中一个定理称为另一个定理的逆.三、例题讲解1.说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每对命题的真假(1)四边形是多边形;(2)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3)如果ab0,那么a0, b0.解(1)多边形是四边形原命题是真命题,而逆命题是假命题(2)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原命题与逆命题同为真命题(3)如果a0,b0,那么ab0原命题是假命题,而逆命题是真命题2.如图,BADA于点A,AD 12,DC 9,CA 15.求证BADC.证明在ADC中,AD 12,DC 9,CA 15.AD2DC2CA2,ADC是直角三角形.ADCD.BADA,BADC.3.某校把一块形状为直角三角形的废地开辟为生物园,如图所示,ACB90,AC80米,BC60米,若线段CD是一条小渠,且点D在边AB上,已知水渠的造价为10元/米,问点D在距点A多远处时,水渠的造价最低最低造价是多少解当CDAB时,CD最短,造价最低.ACB90,AC80,BC60,AB100.设ADx,则BD100-x.在RtADC与RtBDC中,CD2AC2-AD2,CD2BC2-BD2.AC2-AD2BC2-BD2,即802-x2602-(100-x)2. 解得x64.在RtADC中,CD48.最低造价是4810480(元).你还能用其他方法求出CD的长吗(提示用面积法)4.已知如图,在ABC中,C90,BCa,ACb,ABc求证a2b2c2证明延长CB至点D,使BDb,作EBDA,并取BEc,连接ED、AE(如图),则ABCBEDBDE90,EDa四边形ACDE是直角梯形S梯形ACDEabab(ab)2ABE180(ABCEBD)1809090,ABBE,SABEc2 . S梯形ACDESABESABCSBED,(ab)2c2 ab ab, 即a2 ab b2c2 ab.a2b2c2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证明方法,并结合数学和生活中的例子了解逆命题的概念,会识别两个互逆命题,知道原命题成立,其逆命题不一定成立,掌握了证明方法,进一步提高了演绎推理的能力布置作业教材“习题1.5”中第2、3题.教学反思在教学互逆命题和互逆定理时,要强调互逆命题是相对两个命题而言的,单独一个命题称不上互逆命题;一个命题是真,它的逆命题可能是真,也可能是假.第2课时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证明直角三角形全等的“HL”定理,进一步理解证明的必要性.【过程与方法】进一步经历用几何符号和图形描述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符号感.【情感态度】进一步掌握推理证明的方法,发展演绎推理能力.【教学重点】能够证明直角三角形全等的“HL”定理.【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证明的必要性.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哪几种2.已知一条边和斜边,求作一个直角三角形.想一想,怎么画同学们相互交流.3.有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如果其中一个角是直角呢请证明你的结论.【教学说明】教师顺水推舟,询问能否证明“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从而引入新课.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探究 “HL”定理.已知在RtABC和RtABC中,CC90,ABAB,BCBC求证RtABCRtABC.证明在RtABC中,C90,AC2AB2一BC2勾股定理同理A C 2AB2一BC2ABAB,BCBC,ACACRtABCRtABC SSS【归纳结论】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这一定理可以简述为“斜边、直角边”或“HL”【教学说明】讲解学生的板演,借此进一步规范学生的书写和表达.三、例题讲解1.见教材P20例题.2.填空如下图,RtABC和RtDEF,CF90.(1)若AD,ACDF,则RtABCRtDEF的依据是 ;(2)若AD,ABDE,则RtABCRtDEF的依据是 ;(3)若ACDF,ABDE,则RtABCRtDEF的依据是 ;(4)若ACDF,CBFE,则RtABCRtDEF的依据是 ;答案(1)ASA (2)AAS (3)HL(4)SAS3.已知RtABC和RtABC,CC90,BCBC,BD,BD分别是AC,AC边上的中线,且BDBD. 求证RtABCRtABC证明在RtBDC和RtBDC中,BDBD,BCBC,RtBDCRtBDC HLCDCD又AC2CD,AC2CD,ACAC在RtABC和RtABC中,BCBC,CC90,ACAC,RtABCRtABCSAS4.如图,在ABCABC中,CD,CD分别分别是高,并且ACAC,CDCDACBACB求证ABCABC证明CD,CD分别是ABC,ABC的高,ADCADC90在RtADC和RtADC中,ACAC,CDCD ,RtADCRtADC HLAA在ABC和ABC中,AA,ACAC ,ACBACB ,ABCABC ASA四、课堂小结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有五种,注意“HL”仅适用于直角三角形.布置作业教材“习题1.6”中第3、4、5 题.教学反思本节课我们讨论了在一般三角形中两边及其一边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而当一边的对角是直角时,这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从而得出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方法HL定理,并用此定理安排了一系列具体的、开放性的问题,不仅进一步掌握了推理证明的方法,而且发展了同学们演绎推理的能力同学们这一节课的表现,很值得夸赞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第1课时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逆定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证明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猜测、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证明能力,丰富对几何图形的认识【情感态度】通过小组活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教学重点】运用几何符号语言证明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其逆定理.【教学难点】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如图,A、B表示两个仓库,要在A、B一侧的河岸边建造一个码头,使它到两个仓库的距离相等,码头应建在什么位置【教学说明】从实际问题入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探究1 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已知直线MNAB,垂足是C,且ACBC,P是MN上的任意点求证PAPB证明MNAB,PCAPCB90ACBC,PCPC,PCAPCBSASPAPB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归纳结论】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探究2 垂直平分线判定.你能写出上面这个定理的逆命题吗它是真命题吗逆命题就很容易写出来,“如果有一个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那么这个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写出逆命题后时,就想到判断它的真假如果真,则需证明它;如果假,则需用反例说明引导学生分析证明过程.已知线段AB,点P是平面内一点且PAPB求证点P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证明过点P作已知线段AB的垂线PC,PCAPCB90. PAPB,PCPC,RtPACRtPBCHLACBC,点P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教学说明】此处证明可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证明.【归纳结论】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三、例题讲解1.已知如图,在 ABC 中,AB AC,O 是 ABC 内一点,且 OB OC.求证直线 AO 垂直平分线段BC证明 AB AC, 点 A 在线段 BC 的垂直平分线上(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同理,点 O 在线段 BC 的垂直平分线上. 直线 AO 是线段 BC 的垂直平分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2.如图,DE为ABC的AB边的垂直平分线,D为垂足,DE交BC于点E, AC 5,BC 8,求AEC的周长.解DE为ABC的AB边的垂直平分线,AEBE.CAECACAECEACBECEACBC5813.3.如图,已知线段CD垂直平分AB,AB平分DAC. 求证ADBC证明CD是AB的垂直平分线,ACBC,CABB,又CABDAB,DABB,ADBC.4.如图,已知AD是ABC的高,E为AD上一点,且BECE. 求证ABC是等腰三角形.证明BECE,ADBCAD是BC的垂直平分线,ABAC,ABC是等腰三角形.5.如图,已知ABBC,CDBC,AMB75,DMC45,AMDM. 求证ABBC.证明连接AC.AMD180754560,且AMDM,AMD是等边三角形.AMAD. 又MDC904545,MDCDMC,CDCM,AC为DM的垂直平分线,又CDCMCH是DCM角平分线.ACM904545.BAC180-BACM90-ACM45ABBC.【教学说明】学生是第一次证明一条直线是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因此老师要引导学生理清证明的思路和方法并给出完整的证明过程.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还有哪些困惑布置作业教材“习题1.7”中第1、3 题.教学反思由于本节课是对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的综合应用,学生掌握起来难度较大,所以要引导学生理清证明的思路和方法并给出完整的证明过程.第2课时 垂直平分线的应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证明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2.垂直平分线的应用.【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猜测、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证明意识和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情感态度】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教学重点】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教学难点】垂直平分线的应用.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判定定理是什么【教学说明】回顾旧知,为本节课作准备.二、新课教授探究1 请同学们剪一个三角形纸片,通过折叠找出每条边的垂直平分线,观察这三条垂直平分线,你是否发现同样的结论与同伴交流【教学说明】让学生自己经历探究的过程,不要直接给出答案或很有指向性的提示.【归纳结论】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这个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探究2已知底边及底边上的高,求作等腰三角形已知线段a、h求作ABC,使ABAC,BCa,高ADh作法1作BCa;2作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MN交BC于D点;3以D为圆心,h长为半径作弧交MN于A点;4连接AB、AC.ABC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如图所示探究3已知直线 l 和 l 上一点 P,用尺规作 l 的垂线,使它经过点 P.如果点 P 是直线 l 外一点,那么怎样用尺规作 l 的垂线,使它经过点 P 呢【教学说明】学生先独立思考完成,然后交流,说出做法并解释作图的理由.三、例题讲解1.如图,已知在ABC中,AB、BC边上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P. 求证点P在AC的垂直平分线上. 证明P是AB、BC边上的垂直平分线,APBP,BPCP,APCP,P点在AC的垂直平分线上.2.如图所示,在RtABC中,C90,A30(1)尺规作图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l(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在已作的图形中,若l分别交AB、AC及BC的延长线于点D、E、F,连接BE求证EF2DE.解(1)直线l即为所求(2)证明在RtABC中,A30,ABC60.又l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EAEB,EBAA30,AEDBED60.EBC30EBA,FEC60又EDAB,ECBC,EDEC在RtECF中,FEC60,EFC30.EF2EC.EF2ED四、课堂小结本节课通过推理证明了“到三角形三个顶点距离相等的点是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及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的结论,并能根据此结论“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底和底边的高,求作等腰三角形”布置作业教材“习题1.8”中第1、2 题.教学反思让学生动手画出符合要求的三角形,训练他们的作图技能,要注意提醒学生正确使用直尺和圆规,规范作图.4 角平分线第1课时 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其逆定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证明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其逆定理【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猜测、证明的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推理证明意识和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情感态度】经历探索、猜想、证明使学生掌握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重点】正确地表述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命题及其证明.【教学难点】正确地表述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命题及其证明.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让学生到黑板上画出他们收集到的日常生活中应用角平分线的例子,并分别说出它们的作用.【教学说明】高度评价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成果,激励学生继续努力.尤其是对于其中很有创意的发现,可以以该学生名字命名,以此鼓励.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二、新课教授探究1 角平分线定理已知如图,OC是AOB的平分线,点P在OC上,PDOA,PEOB,垂足分别为D、E求证PDPE证明12,OPOP,PDOPEO90,PDOPEOAASPDPE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教学说明】请同学们自己尝试着证明上述结论,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指导.【归纳结论】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探究2 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已知在AOB内部有一点P,且PDOA,PEOB,D、E为垂足且PDPE.求证点P在AOB的角平分线上证明PDOA,PEOB,PDO PEO90在RtODP和RtOEP中,OPOP,PDPE,RtODP RtOEPHL定理12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点P在AOB的角平分线上.【归纳结论】在一个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