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3湘教版 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文明之光 第二课时文明之光【教学目标】能够辨识青铜器的主要纹饰。能够联系时代与社会生活,运用相关美术知识和历史知识赏析青铜器。能够比较、归纳青铜器纹饰的特点,并大胆表述自己的感受。【教学重点】通过对彩陶、青铜器、瓷器的欣赏,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工艺美术发展不同时期的现象、历史源流以及审美特点,在学习活动中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工艺美术发展不同时期的现象、历史源流以及审美特点。培养学生学习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增强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识。【教学方法】讲授法、分析法、演示法、对比法、小组讨论等【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意图一、 导入 依据或引用历史资料介绍青铜器。青铜是红铜加锡或铅制作的合金,色相为青,故称青铜。早在夏初,华夏先民就开始制作青铜器,进入中国历史上长达16个世纪的青铜时代。青铜器的造型、纹饰、铭文体现了高度的艺术成就。二、 新授青铜器分类赏析各类青铜器后母戊方鼎。 简要介绍后母戊方鼎是中国商代后期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因其腹部著有后母戊三字而得名,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所铸。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后母戊方鼎器 型高大厚重,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表明商代冶金技术已达到很高的水平。用途煮或盛放鱼肉用,也作为祭祀用的礼器。鼎的结构部位口、腹、耳、足。造型感受方正、厚重、庄严。装饰规律龙纹组成的兽面纹饕餮纹、鼎耳双虎纹饰均为对称图形。四羊方尊(商代)器身腹部的四羊圆雕与綫刻纹饰和谐地结为一体形成丰富精细的视觉效果。器物的造型十分生动。边缘棱脊的粗线条增强了器物造型的气势。利簋簋腹内底部4行32字铭文记载了武王伐商 “牧野之战”的具体时间。莲鹤方壶识别蟠螭纹传说中的一种没有角的龙,张口、卷尾、蟠曲。连续排列纹样,一般都作主纹应用,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赏析引导壶身腹部至颈部逐渐收紧,在口部花瓣处展开,烘托立鹤;怪兽、飞龙攀缘向上,形成轻盈升腾的势态。1青铜器的主要纹饰。2尝试描述兽面纹、夔纹、龙纹、凤纹的造型特点。3云雷纹、蟠蝙纹作为底纹使器物形成怎样的效果 后母戊方鼎与莲鹤方壶比较两件器物,归纳其不同特点和感受。提示分别从时代、器形、纹饰和对比感受几个方面人手。收集资料方法讨论如果你要了解青铜器风格的发展变化,需要查阅、收集青铜器的资料,你会怎么做 三、 课堂、课后练习 临摹青铜器上纹样参观博物馆或访问博物馆网站,了解博物馆及其藏品的作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作品,做一个调查报告四、讲评选出优秀作业,进行简评。生生互评;师生点评。四、 总结与课后整理青铜器是为国彩陶艺术之后的又一艺术高峰,其丰富多彩的造型和纹饰,具有重要的书法价值的铭文,既充分体现了高度的艺术成就,也体现了当时的最高科技水平。布置下节课内容。学生观察,认识青铜器分类 认真分析,通过不同器型的赏析,感受其中的的审美趣味,能用语言表述出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思考自己掌握的青铜器纹样知识,不同时代青铜发展变化的基本特点。思考讨论巩固所学知识,积极参与,表达自己不同的看法。学习与借鉴;找到自己不足,完善并修改作业。 【教学反思】(注本项内容电子稿不填写,空着,上完课,在打印的纸质稿上手写。)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