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24《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教案(韩老师公开课获奖设计).doc

返回 相似 举报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24《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教案(韩老师公开课获奖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24《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教案(韩老师公开课获奖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24《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教案(韩老师公开课获奖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24《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教案(韩老师公开课获奖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 学 设 计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课题 赫尔墨斯与雕像者 第 1 课时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寓言文体的相关知识(概念、特点),了解伊索及伊索寓言。2、过程与方法 (1)学习“通过品味关键词语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寓言含义”的阅读方法。(3)通过比较阅读,品味文本中的细节,理解并感受文本的讽刺效果,分析人物的形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生活实际从不同角度灵活感悟寓意,培养健全人格。 2、 教学重点 通过比较阅读,品味文本中的细节,理解并感受寓言的讽刺效果,分析人物的形象。3、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经验,创造性的思考,多元解读文本的寓意。4、 教学方法 1、探究拓展法。通过探究、比较性题目的设计,如将故事情节作改变、删节,看表达效果的变化等,拓展想像空间,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教学准备1、识记字词,熟读课文。2、搜集寓言故事,了解寓言相关常识。六、教学过程教学步骤师 生 活 动设计意图修改意见一、导入新课二、介绍寓言相关内容二、介绍伊索及伊索寓言三、认读字词,检查预习四、还原故事,感知寓言5、 品味关键词,分析人物形象六、多元思考,丰富寓意7、 读写结合,续写寓言8、 自学蚊子与狮子看图猜故事出示四幅图片,由学生回忆相关寓言故事。 学生看图复述寓言故事 设问这些故事有何特点篇幅主人公(拟人化)说明一个道理。这是一个寓言故事。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多以比喻性的_____寄寓意味深长的_____,给人以启示。主人公多为 ______,也可是人或非生物。篇幅大多 ______ ,情节具______性,讽刺性、哲理性和劝喻性,主题充满智慧和哲理。大多采用_____和 ______的表现手法。西方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故事是古希腊的 。 寓言即寓“意”于“言”。“意”就是那个意味深长的道理,而“言”则是那个假托的故事。学生上台写寓言名字其他同学结合课下注释及屏幕提示,了解伊索及伊索寓言伊索寓言是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阅读量仅次于圣经。庇护 雕像 添头 赫耳墨斯 爱慕虚荣1 自由朗读,复述寓言。2找出这则故事(即“言”)的核心主干。 谁做什么故事(言)赫尔墨斯问自己雕像的价格寓意(意)讽刺爱慕虚荣而不被重视的人。 3作者对这个故事的核心主干丰富了哪些内容 (1)赫尔墨斯为什么要问自己雕像价格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 (2)他如何问价化作凡人-先问宙斯-再问赫拉-最后问自己 (3)赫尔墨斯在问价的过程中神态、心理有没有什么变化呢 品析“一笑,两想,三问”。1、 品析赫尔墨斯的“想”第1想原文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 改文想知道他在人间是否受到尊重。第2想原文心想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 改文心想人们对他也许会更尊重些吧2、 品析赫尔墨斯的“问”、“笑”第1问原文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 改文就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爱神丘比特的雕像,问道第2问原文赫尔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 改文赫尔墨斯又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第3问原文这个值多少钱 改文值多少钱 3、 品味雕像者的回答(学生表演情景剧) 原文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 改文这个要便宜些,只要半个银元。 根据自己的理解,模仿结尾“这个故事适用于______的人”,或者运用“这则寓言告诉我们_______”的句式,重新拟写寓意。 比如对自己要有正确、客观的认识; 赫耳墨斯听到自己的雕像作为添头“白送”之后,他的心情如何他说了什么或者还会做些什么发挥你的想象力,续写文章。(赫耳墨斯知道反省、变本加厉)1、找出核心主干,同桌之间互相复述故事2、分析情节,概括寓意(1)蚊子为什么能打败狮子(2)蚊子为什么会败给蜘蛛(3)点明寓意3、抓住关键词,分析形象(两次“吹喇叭”,一次“叹息”)引起学生兴趣。了解、梳理并归纳寓言文体知识。了解作家作品,积累语文常识。夯实基础让学生体会寓言寓意及人物形象的丰富靠诸多细节支撑。通过对比阅读,指导学生学会”抓住关键字词,分析人物形象,从而品评寓意”的寓言阅读方法。结合生活实际,从不同角度理解寓言寓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七、教学反思主备人 审批者签字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