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赫耳墨斯与雕像者 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赫耳墨斯与雕像者是伊索寓言中的名篇,又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第六单元中的一个寓言学习的文本。这一单元的课文都是想象极为丰富的学习文本,除寓言外,还有童话、神话等。因此,结合单元的学习要求,本课的教学应关注到对寓言文体的了解(寓言的概念、特点等);对寓意准确而丰富多元的把握;还要对寓意的传达方式(如讽刺)及效果有初步的理解。本课属于寓言故事体裁,向我们揭示了一个简单却深刻的为人道理,学习这一课不仅有利于同学们直观地把握寓言这种文学体裁,而且从中可以得到有益的人生教益。二、 教学目标1了解寓言、伊索及伊索寓言的知识。2重点学习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仔细品味,理解寓意。3学习不同的描写手法,体会其中的妙处。4发挥联想和想象,训练构思能力。三、 教学重点、难点1、把握寓言故事情节,体味蕴含在寓言中的寓。2、多角度提炼寓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3、展开联想和想象,续写寓言,领悟生活哲理。四、 教学方法读思议结合,启发诱导。五、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请看,屏幕上有四个故事,你能说出这些故事的名字吗这些故事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那么,你能把这些故事和蕴含其中的道理正确连线吗这些故事同属于一种文学体裁,你知道是什么吗请简要概括一下寓言的特点。【媒体运用】运用聚光灯依次展示四个故事,学生运用智能笔将故事和寓意进行连线。【设计意图】利用之前读过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通过对寓言特点的归纳让学生对寓言这种文学体裁有了更深的了解。(二)预习检测1、生词识读。2、从伊索寓言、宙斯、赫拉、赫耳墨斯中任选其一,把你对其的了解分享给大家。【媒体运用】学生运用白版给生字注音,并将课前搜集的资料分享给同学们。【设计意图】通过对赫耳墨斯等人的介绍,便于下面对赫耳墨斯性格的分析。(三)内容感知三棱镜三个角度说清一个故事1、旁观者清从文本的角度讲故事。 (讲出故事的条理性)2、入戏者惑从赫耳墨斯的角度讲故事。 (讲出故事的曲折性)3、当事者迷从雕像者的角度讲故事。 (讲出故事的讽刺性)【媒体运用】展示复述要求,让学生明确复述故事的角度及情感倾向。【设计意图】从三个角度讲故事,简单朴实的设计里蕴含着学习语文的玄机。语文学习需要读书、概括、讲解,这个过程实际就是应用语言文字的过程。学生调动思维、驱遣语言,进行复述,从而把握寓言故事性的特点。(四)品析人物两相问两次追问认清一个形象一问赫耳墨斯是神还是人学生活动找出文章描写“神”的句子。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二问赫耳墨斯真的只是神吗学生活动分小组品味赫耳墨斯的“言、色、心。”察其言(三问)语言描写表现__________.观其色(一笑)神态描写表现__________.读其心(二想)心理描写表现__________.【媒体运用】学生在白版上写下给赫耳墨斯的评价词语,增强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设计意图】本次设计两次追问,是解决寓言形象性的特点。寓言很少写人,大都用动物和神充当主要形象。从神到人层递性地分析赫耳墨斯,让平面之人逐渐立体化。(五)感悟道理。一言鼎一次深掘明白一个道理学生观察图片,谁大谁小(错觉图片告诉我们,人们对物体形状大小的判断有时会出现偏差;同样,人们对事物和自我的认知也容易陷入误区。因此,找准自己的位置很重要,人首先要认清的是自己)【媒体运用】利用白版可将图形任意移动的特点,将其中一个橙色圆形移动,与另一个进行比对,学生可直观看到两个图形的大小比较。【设计意图】从文本到图片,从课内跳到课外,从个体形象到群体众生相,从寓言的故事性、形象性到哲理性,在打开一扇门呈现一片风景的课程推进中,铺展寓言辩证之妙和人性求索之美。(四)拓展延伸赫尔墨斯听到自己的雕像作为添头“白送”之后,他的心情如何他说了什么或者还会做些什么发挥你的想象力,续写文章。(提示可以从赫耳墨斯知道反省或是变本加厉两个方向去续写. )【媒体运用】展示续写要求,并对续写方向加以提示。【设计意图】学以致用,让学生在创作实践中尽情展现他们的想象力,获得成就感。(五)教师寄语在本节课的最后,老师有句话送给同学们“愿你温暖纯良,不骄不妄。 愿你心似莲花,不舍谦卑。 ”愿我们共勉六、板书设计讲故事品人物悟道理七、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以直观的图片故事做切入点,简洁高效的让同学们把握较为丰富的文学知识,同时有一定的训练机会,并且在课堂之中得到应有的为人熏陶,得以良好的人生教益。这节课上我与同学之间的互动次数虽然不少,但是提问学生的范围却不大,没有关注到大多数同学。有少数问题的指向性并不明确,所以造成了有些问题提出后学生不知道该从哪方面去回答。怎样的问题才会使小组合作研究这种学习方式能发挥出它最大的功效怎样的问题设置才是有效的当提出的问题不能清晰的引导学生的思路进行思考,又该怎么办这些都是我该思考和注意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