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品乡愁 抒真情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感悟诗中之情,体会诗歌结构精巧的特点。2.模仿诗歌,尝试写短诗,抒发真情实感。教学重点1.体会诗歌结构精巧的特点。2.模仿诗歌,尝试写短诗,抒发真情实感。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由“愁”字的字形导入。“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唐多令惜别投影秋天,枯叶凋零,投入大地母亲的怀抱,叶落归根自然触发游子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在中华民族的诗篇中,乡愁内涵丰富,常写常新,佳篇迭出,感人至深。余光中的乡愁是当代中国乡愁诗中一篇影响颇为广泛、深得人们青睐的上乘之作。二、简介作者余光中19282017,祖籍福建永春,生于南京,台湾著名教授、诗人。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乡愁等。三、整体感知播放余光中朗诵的乡愁视频。1.你从诗人的朗诵中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预设母子之情、夫妻之爱、丧母之哀、恋国之思。2.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这种感情的预设乡愁本是一种难以表现的情绪,诗人化抽象感情为具体形象,借助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四个意象,按时间顺序来写,将个人的经历和祖国的命运相联系,思乡爱国之情逐步升华;写过去的三种乡愁衬托了“现在”的乡愁,使“现在”的乡愁思乡爱国之情更为突出。3.小结诗歌特点。借助意象,深刻感人;时间顺序,结构精巧。学生齐读。当堂背诵。四、模仿写作学生写作。五、师生共评学生朗读自己的作品,以自评为主,教师适当点评。六、教师寄语生活不只眼前,还有诗和远方。让我们多读诗,多写诗;享受诗意的生活,活出人生的诗意创意说明诗歌用词精练、情感丰富、音韵和谐,是最高的语言艺术,是人类语言智能的典范。写诗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感受力和想象力,又能让学生体会到语言的精致性,培养其审美感受力。本节课拟结合新教材中“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的教学,就诗歌创作这一写作教学的难点进行探索,以诗歌特点为中心,联系学生的生活,由课内向课外拓展,将诗歌赏析与诗歌写作指导有机结合,引导学生真正理解诗歌特点,走近诗歌并尝试创作,让诗歌之梦轻舞飞扬。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