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教学设计一、设计意图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设计这一堂课。本课以四大文学体裁为依托,成立了“文学部落兴趣小组”四大社团,明确了社团分配和社团的基础任务,为学生构建了一个文学交流和学习的平台,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活动。学生自己进行本组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准备,完成后在课堂上以PPT形式进行成果展示。二、学情分析刚升入初中七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语文基础,但是大部分学生文学素养不高,文学积淀不够,对于文学的了解也只是停留在表面,肤浅不深入。而有极少部分的学生喜欢探寻课本以外的文学知识,对文学的认识相对深入。学生既有共性特征,又存在差异性,学生的共性表现在在心理特征方面,七年级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有所增加,也具有一定独立思维,富有创新精神;随着知识储备的增加和生活阅历的积累,学生们对事物有独立的见解,善于观察和思考,同时也善于表现自己;在知识能力方面,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网络、借助相关的书籍和其他学习资源,去搜集相关的信息。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能力高低不同,也会存在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部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淡薄,习惯于“老师教”,让自己动手学习就无从下手了,不会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路径;沟通和交往的差别,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过程中,需要较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但现实中不同程度的能力和性格特点决定了他们在小组中必须充当不同角色,比如有的负责搜集资料,有的负责整理信息、有的负责做好记录、有的负责进行成果展示。三、教学目标1.通过此次活动,加强学生间的小组分工意识和合作能力。2.加强学生对文学的了解和认识,进一步喜欢文学,并逐渐学会阅读、欣赏文学作品。3通过讲述、评价文学人物及作家作品,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教学重难点重点在活动中了解文学、认识文学、 喜欢文学,并逐渐学会阅读、欣赏文学作品;难点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四、课前准备材料准备1. 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阅览室,选择文学书刊广泛阅读,筛选并确定具体篇目,或者从自己曾经阅读并喜爱的文学作品中节选出经典片段,带领全班同学赏析;2. 利用网络等媒体搜集和本小组有关的资源(包括相关的文体知识,典型的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并进行创意创新;3. 设计本小组的社团名称、社团组标,制作手抄报(里面有小组专题研究,社团名称和“组标”,创作的作品等);4. 在掌握有关文字、图片、影像资料的基础上制作相关的课件进行成果展示。五、课时分配1课时六、教学过程设计1、情境导入同学们,当你顺利学完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的最后一个单元后,你是否被文学的魅力所深深打动呢作家朱自清为你打开了一扇文学之门,冰心奶奶清新隽永的小诗告诉你人生的道理 ,郭沫若的奇思妙想把你引入想象的世界,安徒生先生的童话为你讲述了那个荒唐而可信的故事,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孔子启迪你生活的智慧。在广袤的文学世界里,多姿多彩的人生画卷尽收眼底,美的情感 、美的形象、美的语言使人着迷,令人陶醉。文学,正是它伴随我们成长,带领我们走进过去和未来,让我们的心灵获得归宿。现在,就让我们进行一次关于文学的探究活动,一起叩响文学的大门,走进文学部落,展翅翱翔于文学的广阔天地之中,一起吮吸丰富的营养,品尝探索的艰辛,感受成长的喜悦。2、明确目标a.通过此次活动,加强学生间的小组分工意识和合作能力。b.加强学生对文学的了解和认识,进一步喜欢文学,并逐渐学会阅读、欣赏文学作品。c通过讲述、评价文学人物及作家作品,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开阔视野、增长见识。3、社团分配a.戏剧戏魂、小说云起龙骧、诗歌雅韵、散文云梦繁花四大社团,每个社团14人左右;b.由师生共同参与决定,学生加入自己感兴趣的小组4、明确任务基础任务a.介绍相关文体知识(内涵、内容、特征等)b.完成专题内容(典型的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c.自主创新和本社团有关的作品成果展示任务a.社团命名b.社团标志c.文学创作(根据组内情况,自行决定)d.小报专刊5.成果展示各小组进行成果展示,走进文学(成果主要以PPT形式展示,包括手抄报、创意展示等)a.戏剧戏魂b.小说云起龙骧c.诗歌雅韵d.散文云梦繁花七、教师结语文学是一本书,在这本书里,我们感受了诗歌的魅力,探索了小说的世界和戏剧的故事,寻找着散文的意境,关于文学的故事,(板书)又怎是我们一节课能说完的呢。今天,通过这一节课,我感受到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正是因为大家对文学作品的深切理解,才会演绎出如此动人的故事。老师为大家这种很强的合作精神而感动。从你们热情的笑脸中,从你们充满渴望的眼神中,老师看到了你们对文学的热爱。那么,在今后的学习中,让老师和大家一起在文学的殿堂畅游吧,让我们由衷地喊出 “我爱文学”笛卡尔曾说过“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希望同学们能和更多高尚的人谈话,读更多好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