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守护生命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生命可贵,树立守护生命的责任意识,增强安全意识。养成关心身体状况的习惯,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的态度以及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对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能力目标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形成一定的分析能力,学会合作与分享。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自我保护能力、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和调控情绪的能力。知识目标了解守护生命包括爱护身体、关注心理健康和养护精神三个方面;理解自己的生命是宝贵的;理解关心身体和心理状况,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是一种对自己生命负责的态度。理解精神富足,养护精神的意义。二、教学重难点守护生命要做的爱护身体和养护精神。分析初一的学生对于生活习惯问题认识不深,自制力差;需要引导学生重视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并且理解爱护身体和养护精神的重要性,明确这是一种对自己生命负责的态度,并乐于落实到行动中。三、教学过程首先请大家来一段视频,视频传达了什么信息生命是宝贵的,守住生命,我们才能感受四季的温暖变换,体验生活的千姿百态,追求人生幸福的种种可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题是守护生命。板书守护生命那在同学们的日常生活中会不会也有一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呢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的身体很多都处于亚健康的状态。但毛主席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接下来,我想请同学思考一下,我们可以培养哪些健康的生活方式来爱护身体呢同学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可以是你了解的,也可以是你家庭当中的,来跟我们分享你所知道的健康生活方式。看来各位都是健康达人啊。其实在我们校园里也随处可见这些画面。所以,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关心身体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这是我无意拍到的一张照片,你怎么看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对他人生命的守护,也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中午,学校举行疏散演习,这是同学们冲出宿舍奔向操场的画面。你认为学校举行疏散演习的目的是什么确实如此,生活中我们会面对一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或人为灾难,我们需要警钟长鸣,增强安全意识。意识很重要,但我认为科学有效的自救自护方法更重要。因为灾难真正发生时,只有依靠这些方法我们才有可能保全自己,把损失降到最低。现在很多家庭都住的电梯房,大家有没有电梯被困的经历,遇到电梯事故,我们该如何自救自护呢夏天溺水事件也是危害青少年生命安全的常发事故。溺水事件发生,我们要如何自救自护或者是如何救助他人呢古语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影响我们身体健康的因素涉及方方面面,无论是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还是面临突发的灾难,我们都要去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爱护身体,延长生命的长度。期中考试结束,有位同学跟我微信,我们来听听看。你如何看待他守护生命的方式生活中遇到挫折在所难免,分数虽重要,健康更可贵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说明,我们不仅要关注身体健康,还要关注心理健康。让自己身心愉悦,这也是对生命的一种守护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遇到挫折,不如意的事情,你会采取什么方式来调节呢同学们都很棒,都找到了一些适合自己的方式去调节身心。让同学们拥有良好的健康心理,学校也非常重视学生这方面的需求,学校开设了三十多种兴趣课程,供大家选择,让大家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我想了解班上同学都参加了哪些课程,说说你的体验和感受很羡慕大家有这样学习的机会,巴金曾说过“人不是单靠吃米活着的。”你如何理解这句话我们每个人活着,除了要关注生理需要和身体健康,还要过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求。精神面貌反映着我们的生命状态,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作为中国人,我们每个人的精神生命都流淌着民族文化的血脉,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守护精神家园,需要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养护精神,提升生命的高度。作为江科学子你们是幸福的学校的各种活动滋养着你们的精神。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大山深处,条件极其艰苦,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生活。身处这样的环境,你觉得他们还能拥有精彩的生命吗请大家继续看图片,这就是图片当中的大眼睛女孩,她没有放弃,通过自己的努力,她现在是共青团安徵省委副书记,不仅仅是大眼睛苏明娟,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少年,他们乐观坚强,用自己认真,勤劳、善良、坚持、责任、勇敢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我们的精神发育,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即使在物质贫乏、外部环境艰苦的情况下,只要守住自己的心灵,仍然可以看到真、善、美。奉献他人,实现生命价值。让我们的生命有亮度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爱护自己,守护生命;爱护身体,延伸生命的长度;养护精神,提升生命的高度;懂得奉献他人,实现生命价值,做一个有生命亮度的人愿大家好好守护生命,拥有美好的未来最后我想让大家给自己的家庭制定一份家庭健康计划,用我们今天的所学,告诉我们的家人,如何更好的爱护身体,养护精神,守护生命。请大家结合自己的家庭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自己家庭的健康计划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