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1.1《我与社会》课件.pptx

返回 相似 举报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1.1《我与社会》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1.1《我与社会》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1.1《我与社会》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1.1《我与社会》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1.1《我与社会》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我与社会,课前预习,典例精析,课后训练,学习目标,目录,知识结构,情境导入,疑难解答,情境导入,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人们就是在这多彩的生活中历练了自己,也在生活中提高了自己。只要我们勇敢而又正确地跨出一步,并且能抓住社会生活给你的灵感和启迪,你一定会觉得外面的世界是很精彩的。 让我们一起走进社会,感受生活吧,1、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我们要主动认识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在生动鲜活的社会课堂中学习、成长,在异彩纷呈的社会实践中锻炼、发展。 2、准确把握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更加关注社区管理和国家发展。 3、感受社会生活,知道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认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学习目标,1.我们的社会生活_____。 2.在社会之中,我们会与_____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_____、认识_____。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______;会更加关心_____,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3.个人是社会的_______。人在生产、生活和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这些关系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_____。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课前预习,4.人的身份是通过______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_____。 5.从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 6、血缘关系是由于_______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和亲戚关系。 7、地缘关系是由于_____上的临近和日常生活的_____而形成的关系,如同乡、邻居等。 8、业缘关系是以人们广泛的______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同学、同事等。,1.绚丽多彩 2.越来越多 越来越丰富 越来越深刻 献计献策 国家发展 3.有机组成部分 社会 4.社会关系 身份 5.血缘关系 地缘关系 业缘关系 6.婚姻和生育 7.地域 交往 8.社会分工,答案,疑难解答,1954年,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首先进行了“感觉剥夺”实验实验中给被试者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手臂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被试单独呆在实验室里,几小时后开始感到恐慌,进而产生幻觉在实验室连续呆了三四天后,被试者会产生许多病理心理现象出现错觉幻觉;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紧张、焦虑、恐惧等,实验后需数日方能恢复正常。这说明了什么呢 感觉剥夺实验研究表明大脑的发育,人的成长成熟是建立在与外界环境广泛接触基础之上的。只有通过社会化的接触,更多地感受到和外界的联系,人才可能更多地拥有力量,更好地发展。丰富的、多变的环境刺激是有机体特别是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的身心要想保持在正常的状态下进行工作,就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新的刺激。,问题一你对社会生活有什么感受,指导学生分组结合自己的实际展开讨论。,总结,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在社会之中,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问题二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指导学生分组结合自己的实际展开讨论。,,,总结,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在生产、生活和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这些关系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知识结构,例1、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在社会中我们( ) 不再关心国家发展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 A B C D,典例精析,【解析】置身于广阔的社会之中,我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会有新的变化,的说法是正确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说法错误,故选C。 答案C,答案解析,例2、我们每个人周围都有一个“小网”,正是由于这样一个个的“小网”在无限地延伸,才组成了社会这张漫无边际的“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这启示我们需要( ) A融入社会生活 B沉浸在个人的生活圈子,不与他人接触 C不接触复杂的社会生活 D只融入学校的学习生活,【解析】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个人都不能离开社会,C说法错误;B和D想法片面;我们每个人应积极融入社会生活,故A正确。 答案A,答案解析,例3、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从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可分为( ) 血缘关系 敌对关系 地缘关系 业缘关系 A B C D,【解析】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社会关系分为不同的类型。从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答案B,答案解析,1、莲花中学各年级每年都组织一些师生参加的“学雷锋”等社会实践活动。这告诉我们( ) A学雷锋活动只适合在学校举行 B融入公共生活,是我们健康、快乐成长的需要 C只有莲花中学每年举行了学雷锋的社会实践活动 D莲花中学的师生对学雷锋活动的热情最高,课后训练,2、“每人前进一小步,社会前进一大步。”这句公益广告语告诉人们( ) A人的全面发展与杜会的全面进步密不可分 B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各种条件 C人的生存和发展会受到社会制度和环境的制约 D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3、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复杂的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人的本质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产生 A B C D,4、小林在学校里是个品学兼优的优秀学生,走在回家的路上是个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人们所处的社会关系是复杂多样的,不同的人在社会关系中的身份不同小林的身份是唯一的、固定不变的每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或在同一时期面对不同的社会关系,都会有多种身份我们要学会从多个角度、多方位地认清和思考自己的不同身份 A B C D,5、大多数人面对陌生人时都会有一种潜在的恐惧感和抵触情绪,“生活导师”也曾给过人们“不要与陌生人交往”的忠告。 请你思考 你喜欢和陌生人打交道吗 你是通过什么方式认识他们的 你如何看待“生活导师”的忠告,1.B2.D3.C4.C 5.(1)喜欢或不喜欢。(2)在人生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是从和陌生人交往开始的。从入学开始就要同陌生的老师交往,同时要同陌生的同学交往,从小学、中学和大学,到走向社会,都不可避免地要和各种不同的陌生人打交道,与陌生人交往是现代人的必修课,与陌生人交往的能力是衡量一个人人际能力的关键性尺度。(3)“生活导师”的忠告有片面性。我们不要惧怕与陌生人交往,而应该学习和掌握一些与陌生人交往的技巧和方法,成为一个合格的现代的社会人。,参考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