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7 散文诗二首 教案三.doc

返回 相似 举报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7 散文诗二首 教案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7 散文诗二首 教案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7 散文诗二首 教案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7*散文诗二首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本文用意象表达感情及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品味文章的精美语言,体会文中浓浓的母子情。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借物喻人手法的运用。讲授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课件、朗读MP3。第1课时金色花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一个婴儿即将降临人世,他问上帝“他们说,明天就要把我带到地球上去了,可是,我是那么弱小,那么无助,我该怎么办呢”上帝慈祥地说“放心吧,孩子,我已经选定了一位天使,她正满心欢喜地等待着你的降临,并且,她会用一生一世的爱无微不至地关心你、照顾你,直到生命的终结。”这位天使是谁呢对,是母亲。那么,孩子又该怎样回报母亲呢就让我们走进印度诗人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中去寻找答案吧。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作者简介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他于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诗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吉檀迦利。2生难字词匿笑n祷告do沐浴m y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朗读指导1学生自由朗读,先确定一下这首诗的感情基调,用自己的朗读来表达母爱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2小组赛读,每组代表选择自己喜爱的段落朗读。3齐读,再次感受语言美。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步骤三精读课文领悟情感1金色花写了“我”和妈妈的哪几次嬉戏【交流点拨】三次嬉戏母亲做祷告时,“我”开放花瓣散发香气。母亲读书时,“我”将影子投在书页上。母亲去牛棚时,“我”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2.说说你对“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这几句话的理解。【交流点拨】“你到哪里去了”,使得妈妈的着急之情跃然纸上;“我不告诉你”,表现出孩子顽皮、自得的样子。金色花三次嬉戏第2课时荷叶母亲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学习了金色花,我们感受到了孩子的顽皮,今天让我们走进荷叶母亲,一起来感受、赞颂伟大的母爱。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作者简介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近现代伟大的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代表作品有诗集春水繁星等。2生难字词1字音菡萏hn dn徘徊pi hui攲斜q2词义【菡萏】荷花的别称,文中指红莲含苞未放。【攲斜】倾斜,歪斜。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1朗读指导1听课文录音。闭上眼睛,静心去听,注意朗读的节奏、重音和情感2学生自由朗读。分小组进行,互读互听,共同提高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抽个别学生朗读,其他同学来点评2整体感知一首诗就像是一幅画,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怎样的一幅图画呢这幅图画中包含了哪些内容由此你联想到了什么【交流点拨】展现了风雨中荷叶为红莲遮挡风雨的图画。图画中包含了红莲、荷叶。联想到了为我们遮风挡雨的母亲,联想到了母爱。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步骤三精读课文深层探究1作者四次看红莲时,环境不同,红莲的状态不同,“我”的心情也不同,写出了层次美。根据课文,完成图表。【交流点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环境天浓阴雷声作了,雨愈下愈大雨肆意地下着雨势并不减退红莲的状态开满了,亭亭地立着被雨点打得左右攲斜被大荷叶覆盖不摇动了“我”的心情烦闷不适意,无法可想不宁的心绪散尽深深地受了感动2.文中的荷叶、红莲、雨点分别代表什么这是什么写法【交流点拨】荷叶代表母亲,红莲代表儿女,雨点代表人生路上的坎坷磨难。写法借物喻人。步骤四质疑问难重点探究1园里莲花有很多,作者却只选择其中两朵来写,这里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交流点拨】两朵莲花,一白一红,一谢一安然,以白衬红,更突出拟人;红莲在勇敢慈怜的荷叶的庇荫下的幸福。2你能找出文中表达作者心灵感悟、点明题旨的句子吗【交流点拨】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四、当堂演练达成目标步骤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1总结课文金色花以儿童的视角表达了对母亲的依恋,荷叶母亲,冰心用饱含真挚的情感之笔,具体形象地表现了她对生活的独特感受,表现人间的真、善、美,歌颂自然、童真和母爱。2拓展延伸用“母亲是________,我是________”写一句话,赞颂母爱。示例母亲是伞,我是伞下的孩子。母亲是春雨,我是幼苗。母亲是挺拔的树,我是树上的果儿。母亲是灯塔,我是夜航的船。五、课后反思查漏补缺同学们能够用练习法、探究学习法,从动作、神态、语言,从形容词、动词,从口语、书面语等角度品味语言。整节课,学生真正做到了自读深入,讨论热烈,发言积极,教师真正发挥了主导作用。不足之处是个人展示后没有齐读,学生对文本还不是很熟悉,课堂效果稍弱。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