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单元备课(上)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第三节 原子的构成第四节 元素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二)单元备课(下) 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 单元备课(上)单元教材地位教材以学生熟悉的物质水为载体,通过水的三态变化、水的天然循环、水的人工净化、通电分解、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等过程中分子运动形式的描述,帮助学生从微观水平上构建对自己熟悉的一些宏观变化现象的本质认识,继而在认识分子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了构成物质的另一种基本微粒原子,进一步介绍了原子中的电子及其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变化特点,发展了学生对物质微观构成与变化的认识,这种认识的发展,不仅会深化学生对自然界的物质的理解,更能激发他们深入研究物质的探索欲望,为了培养学生用化学方法认识物质世界的能力,本单元还穿插了一些科学方法、化学实验方法以及科学思想教育的内容,如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研究的化学史。教学目标本单元将探究自然界的水和水的组成,如何科学地利用水,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认识分子、原子和离子的真实存在,会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正确区分分子、原子和离子、认识元素和元素符号。重点水的净化;水的电解实验及结论;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元素的概念。难点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物质变化的本质;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水的电解实验得出的结论。学法建议1.重视实验探究活动。实验探究是获得化学知识的重要依据,主动地体验探究活动,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掌握科学的方法,练习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2.对概念的理解要全面、准确,例如元素的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元素是一个宏观概念。 3.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从宏观上认识水的组成及特征;从微观上认识水电解的实质。4.对知识的归纳和总结电解水实验可以得出四个结论;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及它们的特征,水的净化方法。单元教学计划节次教学时数主要知识点探究活动第1节2水分子的特征;水的三态变化和天然循环;过滤法和蒸发法净化水。描述水分子的运动;认识水的天然循环;净化黄泥水。第2节2原子的特征;水通电分解的实质;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的概念;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氢气的可燃性;不同的微粒构成不同的物质,不同的物质性质不同。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分解;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第3节2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近代原子结构模型;电子的特征;原子的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对卢瑟福粒子散射实验的思考和讨论。第4节1元素和元素符号。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模型、搜集材料;学生认真分析元素符号的名称和写法,小组内交流、讨论,形成对元素符号的认识。到实验室去1初步学会物质的称量、溶液的配制、仪器的洗涤和连接、气密性的检查等基本实验操作。学生分组实验复习、测试2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分子的特征。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了解自来水的生产过程。过程与方法学会用过滤法分离液体中的固体杂质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水的三态变化对生命体的重要意义,初步建立节水观念,感受化学对改善人们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相关知识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城市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的。酒精灯的使用注意事项;使用外焰加热,不用时要用灯帽盖灭。加热烧杯时要垫石棉网使烧杯受热均匀。重点水的净化难点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物理变化方法、技巧与规律小结分子的基本性质有三点,利用这些性质可以解释自然界中发生的有关现象。利用分子的理论可以解释物理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改变。水的净化学习和解答水的净化问题,首先要搞清水中的杂质类型,针对不同的杂质采取相应的净化措施,如吸附、过滤、蒸馏等。过滤时的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思维误区本节常出现的思维误区是用分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及对分子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因平时对一些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不规范,因而在回答水的净化这类问题时常常出现错误。本节知识结构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水的三态变化固 液气水的构成粒子分子基本性质(体积和质量都很小,不断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隔)应用解释物质的变化、混合物与纯净物水的天然循环除去不溶性杂质除去可溶性杂质水净化净水方法沉淀、吸附、过滤、蒸馏等沉淀过滤(仪器、操作)吸附生活中煮沸实验室蒸馏(仪器、装置、操作)课 题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课 型新 授第 1 课时第 周年 月 日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分子的特征。2.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学情分析学生知道水能发生三态变化和发生这些变化的条件,相当一部分学生也知道水是由水分子构成,但是不了解分子的特征,不能从微观的角度去看待和分析物质的变化,对于水的凝固、蒸发等司空见惯的现象不易产生探究的冲动。教学的起点定位在对水的三态变化的微观描述和原因分析。重 点分子的基本性质难 点分子基本性质的应用关 键 点水的三态变化的微观描述教学媒体多媒体、挂图教学方法自学研究法、讲述法、讨论法板 书 设 计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一、水的三态变化1.分子的本身没有改变2.能量的变化(水分子获得时运动加快,间隔增大。)3.分子的基本性质分子很小,相互间存在间隔,总在不停地运动,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二、水的天然循环1.意义既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又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2.植物对水的净化作用教 学 过 程知 识 点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一、水的三态变化1.分子的本身没有改变2.能量的变化(水分子获得时运动加快,间隔增大。)3.分子的基本性质 (第一课时)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一滴水大约有十六万亿亿个水分子。固 液 气1.一定量的水,当它由固态变为液态,再由液态变为气态时,水分子的数目和大小不会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距离和分子的排列方式发生变化。2.水分子的运动导致了水的状态的变化,水分子获得能量时,运动加快,分子的间隔增大,由液态变成气态;失去能量时,运动减慢,分子间隔减小,水由气态变为液态。冰融化成水时,分子间隔较小。分子很小,相互间存在间隔,总在不停地运动。另外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阅读P28P30了解不同状态的水中水分子的性质属于物理变化固水分子有序排列,固定位置振动;液水分子无序排列,在一定体积内自由运动;气水分子自由运动,自由地向空间扩散。下列宏观现象中,吸收能量的有 ;放出能量的有 。溶解,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你能用分子知识解释上述变化吗P30活动天地P30交流共享温度、压强对分子性质的影响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大,运动加快;压强增大分子间隔变小。用分子知识解释P30在线测试二、水的天然循环1.意义2.植物对水的净化作用既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又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天然的污水处理厂了解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的污染;农业上化肥、农药的污染;城市生活污水的污染。危害影响工农业、渔业生产;破坏水生生态平衡;危害人体健康等。小结1.2.认识水的天然循环观察P31图片P32多识一点认识节水徽记寓意人们像对待掌上明珠一样珍惜、爱护、节约每一滴水。怎样防止水污染加强对水质的监测;工业三废达标排放;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生活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爱护水资源科学家曾预言“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文学家则感叹“世界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两句话尽管说法不一,但给人的警示相同。尽管地球表面约71的面积被水覆盖,但淡水资源占总水量的不到1,随着水污染的日益严重,人类将会受到应有的惩罚。没有水就没有人类,珍爱生命,让我们从保护水资源做起。课 题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课 型新 授第 2 课时第 周年 月 日教学目标1.了解自来水的生产过程。2.学会用过滤法分离液体中的固体杂质的方法。3.会区分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学情分析小学及中学地理已学过有关水资源的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节约用水的重要性。重 点水的净化及纯净物和混合物难 点水的净化方法的选择及过滤操作关 键 点理解并熟记过滤操作的要点教学媒体挂图、过滤实验操作、影视资料教学方法自学研究法、讲述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板 书 设 计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三、水的人工净化1.处理黄泥水的主要步骤溶解、过滤、灭菌、蒸干 2.过滤操作的要求一贴二低三靠3.混合物4.纯净物 5.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方法过滤蒸发蒸馏蒸馏所需仪器纯水矿泉水硬水软水教 学 过 程知 识 点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三、水的人工净化1.处理黄泥水的主要步骤 2.过滤操作的要求3.混合物4.纯净物5.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方法过滤蒸发蒸馏蒸馏所需仪器(第二课时)复习分子的性质及应用淡水只占总水量的2.53,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占淡水总储量的13,占全球总水量的0.3溶解、过滤、灭菌、蒸干过滤器的制作一贴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 滤纸上沿要低于漏斗口。三靠烧杯要紧靠玻璃棒;玻璃棒要紧靠三层滤纸,漏斗的末端要紧靠烧杯内壁。过滤后的液体虽然澄清,但有微生物;滴入氯水消毒后,微生物死亡,蒸干后有固体残留,说明水中有可溶性物质;将蒸馏水蒸干后,没有留下任何残渣,说明蒸馏水是纯净物。由多种物质组成。如黄泥水,空气,海水等。混合物中的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性质。由一种物质组成。如水,氧气,二氧化碳等。世界上完全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过滤法不溶性固体与液体分离。蒸发把溶解在液体中的固体分离出来。如在蒸发皿中蒸发食盐水可得到食盐。蒸馏法把液体和液体分离。(根据液体的沸点不同)。蒸馏烧瓶、单孔橡皮塞、温度计、冷凝管、尾接管、锥形瓶、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了解净化黄泥水活动天地P32了解明矾的作用净水剂理解、记忆思考滤纸与漏斗之间为什么不留气泡某同学过滤黄泥水时,过滤两次后还浑浊,可能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下列说法对吗有人说冰水是混合物;市场上卖的“娃哈哈纯净水”是纯净物。利用分子的知识解释混合物与纯净物同种分子构成纯净物;不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举例P34了解水的蒸馏P34 了解自来水的生产过程注意进水管和出水管的位置P35 在线测试1,2教 学 过 程知 识 点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纯水矿泉水硬水软水把肥皂水加到两种液体里,产生大量泡沫的是软水,不产生泡沫的是硬水。总结 1.2.3.4.5.P35 多识一点硬水与软水的鉴别P36长话短说几种常见的净水方法方 法所 除 杂 质沉降颗粒较大的不溶性杂质过滤颗粒较小的不溶性杂质活性炭吸附不溶性固体杂质和一部分可溶性杂质氯气等杀菌药物消毒微生物加热煮沸一部分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蒸馏绝大部分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小知识我国的水资源 地球水的储量很大,总储量约为1.361018m3,但跟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淡水只占地球总水量的2.53,人类所能利用的淡水仅约为总储量的0.3,主要是河水、湖泊水和浅层地表水。目前,世界上有80个国家的15亿人口面临淡水不足,其中20个国家的3亿多人口生活在严重缺水状态中。我国淡水资源总量约为2.81012m3,居世界第6位。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居世界第88位,地域分布也不均匀,在西北和华北部分边远地区,居民的饮水都有困难。练习1.为什么不同的液体混合后的总体积不等于几种液体的体积之和为什么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2.日常生活中为了使白糖尽快溶解在水中,你常用的方法有哪些为什么3.将泥水分离得到蒸馏水,通过哪些步骤和方法才能获得4.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原因是( )A.分子很小 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5.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市售纯净水中有一些是蒸馏水,有关这类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纯天然饮品,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它含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 C.它清洁、纯净但长期饮用对健康无益 D.用催化剂可将水变成汽油6.若不小心将实验室中的酒精和水混在一起,应以哪种方法分离较为恰当( )A.沉淀 B.加明矾 C.蒸馏 D 过滤7.对于静置、吸附、过滤、蒸馏等净水的操作上述操作中,净化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可以降低水的硬度的是 ;综合运用上述四项操作净水效果更好,其先后顺序是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能说出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物质,会区分简单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知道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认识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分成了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过程与方法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认识水的组成。通过水的分解和氢气的燃烧反应,了解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氢气是一种理想能源的涵义,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相关知识分子的基本性质。水的三态变化实质上是由于分子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改变。水的净化方法有静置沉淀、过滤、吸附沉淀、蒸馏等。其中蒸馏能得到纯净的水。重点水电解的实验和结论;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难点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电解水的结论;用原子(分子)的观点解释物质变化的本质;性质与变化的区别和联系。方法、技巧与规律小结电解水的装置无论怎样改变,其原理是一致的,要知道各部件和电解液的作用,判断时根据“正氧负氢,氢二氧一”为解题的突破口。物质的组成和构成常有以下三种说法,以水为例宏观上,物质由元素组成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用对比法学习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两种化学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是“多变一”,字母表达式ABC分解反应是“一变多”,字母表达式ABC思维误区本节常出现的思维误区是对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混淆不清,对电解水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判断不清;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中,误认为分子一定比原子大;性质与变化混为一谈。本节知识结构水组成氢、氧两种元素水氢气氧气氢气氧气 水性质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等)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氢气有可燃性,水通电能分解)电解水的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课 题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课 型新 授第 1 课时第 周年 月 日教学目标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认识水的组成。2.通过水的分解和氢气的燃烧反应的微观解释,认识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分成了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3.通过水的分解和氢气的燃烧反应了解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并对学过的典型的反应进行分类。4.能说出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物质。5.体会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氢气是一种理想能源的涵义,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学情分析学生已经了解到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有改变,本节通过熟悉的水做知识的载体,通过对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微观过程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从而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重 点水电解的实验和结论;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难 点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电解水的结论;用原子(分子)的观点解释物质变化的本质。关 键 点引导学生从观察宏观现象到用微观观点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教学媒体挂图、影视资料、水电解器、酒精灯、直流电源、氢气、气体燃烧用导管、木条、烧杯、火柴等教学方法自学研究法、讲述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板 书 设 计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一、水的分解1.电解水现象反应式2.分解反应3.分子4.原子5.分子与原子的根本区别 二、水的合成1.氢气的燃烧(点燃氢气前一定要验纯)2.化合反应3.氢能源教 学 过 程知 识 点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一、水的分解1.电解水现象反应式2.分解反应3.分子4.原子5.分子与原子的根本区别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第一课时)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分解现象正极产生的气体少,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多(两倍),能被点燃,是氢气。结论水氢气氧气H2OH2O2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字母表达式ABC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微粒。(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常见的液体、气体等物质是由分子构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微粒。(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常见的金属、固态非金属及稀有气体是由原子直接构成。保持氦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氦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分子原子相似点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原子之间有间隔,原子在不停地运动。同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原子性质不同。(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区别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裂,成为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原子是构成分子的粒子,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P37活动天地观察现象现象结论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熟记文字及符号表达式、反应现象分析反应的特点一变多通式分析氢分子、氧分子的形成过程说明下列物质的构成微粒水、氢气、氧气、铁、金、金刚石、氦气(化学反应的实质)区别分子和原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1.水蒸发变成水蒸气2.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教 学 过 程知 识 点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二、水的合成1.氢气的燃烧(点燃氢气前一定要验纯)燃烧与点燃2.化合反应3.氢能源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现象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雾,烧杯发烫。结论氢气氧气 水H2O2 H2O安全提示点燃可燃性与助燃性气体混合物时,都有可能发生爆炸。燃烧为一种反应,会持续一段时间;点燃是燃烧时需要的反应的条件,是一个动作。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称为化合反应。字母表示ABC相同点都是化学反应的一种基本类型;区别化合反应是多变一;分解反应是一变多。氢气是一种大有发展前途的新型燃料,科学家认为21世纪将是氢能源的世纪。优点无污染;发热量高;资源丰富。目前氢能源没有推广使用的原因制取和储存遇到的难题小结1. 分子与原子2. 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P39活动天地观察现象现象结论熟记现象与反应式反应式的特点多变一是分解反应吗区别燃烧与点燃比较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讨论氢能源的优点P40交流共享用分子变化的角度分析氢气和氧气化合成水的反应。上网查询练习生活在线有一种水叫“纳米水”国内很多石油销售公司和加油站都已经添加了“纳米水”。“纳米水”不是普通的水,它是纳米燃油添加剂的俗称。目前主要针对车用柴汽油和燃料油使用,可实现用物理方法解决燃油燃烧的化学问题。“纳米水”的工作原理是把自由水经过纳米组装技术的处理后,组装成6纳米左右的水颗粒,然后加到连续的油箱中,形成热力学稳定的纳米燃油,让燃油在燃烧前通过进行水颗粒微爆的二次雾化作用,炸碎燃油雾滴,使之进一步雾化,实现更加充分和均匀的燃烧,达到提高燃油的燃烧效率和机械效率的目的,进而实现提高发动机动力性能、节省燃油和保护环境的功效。另外,纳米水颗粒的微爆破作用还能有效地清除发动机燃烧室内的积碳。课 题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课 型新 授第 2 课时第 周年 月 日教学目标1.了解物质的两类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会区分简单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物质的两种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质通过变化体现出两类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性质要与变化相联系。重 点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难 点性质与变化的关系关 键 点变化由性质决定;性质在变化中表现。教学媒体挂图、影视资料等教学方法自学研究法、讲述法、讨论法板 书 设 计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一、水的分解1.电解水现象反应式2.分解反应3.分子4.原子5.分子与原子的根本区别二、水的合成1.氢气的燃烧(点燃氢气前一定要验纯)2.化合反应3.氢能源 三、物质的性质1.化学性质2.物理性质如物质的颜色、气味、状态、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等性质与变化的关系变化的叙述性质的描述教 学 过 程知 识 点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第二课时)复习1.分子与原子2.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3.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回答概念、区别和联系用分子的知识区别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纯净物与混合物三、物质的性质1.化学性质2.物理性质性质与变化的关系变化的叙述性质的描述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活泼性、腐蚀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颜色、气味、状态、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等。变化是一个运动的过程,性质是一个静止的属性。变化由性质决定,性质在变化中表现出来。变化的叙述模式为某物质怎么样了性质一般的描述某物质易、可、能(或不易、不可、不能)变化如蜡烛在燃烧是化学变化,而蜡烛能燃烧则是化学性质酒精挥发是物理变化,酒精易挥发则是物理性质。小结P411.2.3.4.5.阅读P40 能否说物质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为什么思考性质与变化的区别及联系在线测试P41长话短说P41挑战自我P41 1.小明通过学习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实验所得数据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为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B.实验数据与理论相差不大,可以认为实验成功C.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D.大胆提出猜想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2.阅读下列短文,用序号回答水通常是无色、无味的液体;水被加热可以变成水蒸气;没有水,人和动植物就无法生存;水是常用的灭火剂;在通电的条件下,水分解成氧气和氢气;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电石(CaC2)仓库着火,不能用水灭火,因为它可与水反应生成乙炔气体(具有可燃性)。水的物理性质 ;水的化学性质 ;水的用途 。第三节 原子的构成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原子的构成,知道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知道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能说出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能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进行简单的计算。过程与方法逐步认识到用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来衡量原子质量的大小会使衡量结果更接近常规的数据范围,这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原子结构的发展史,学会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评价科学家在科学上的贡献,培养科学研究的科学态度。相关知识原子和分子的根本区别原子和分子的共同点及联系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重点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难点原子的结构及原子结构示意图方法、技巧与规律小结从原子的结构分析得出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很多题的解法就以这两个公式为突破口。由于微观粒子看不见,摸不着,缺乏感性认识,可借助于电影、录像、多媒体等电教手段,以加强直观性,启发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想象力。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是必记的知识,注意它们之间的关系。思维误区本节常出现的思维误区是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事实对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粒子就是原子。原子核都含有质子和中子。事实氢原子核没有中子。本节知识结构第三节 原子的构成原子不显电性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的性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原子构成原子核核外电子 原子很小,但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电子在这个空间里高速运动质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核电荷数中子(不带电)(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核外电子数质子数离子定义带电荷的原子分类阳离子、阴离子表示方法 课 题第三节 原子的构成课 型新 授第 1 课时第 周年 月 日教学目标1.认识原子的构成,知道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2.了解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异同点和相互关系,会用原子和分子的观点说明化学反应的发生过程。3.进一步认识物质的可分性,逐步培养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学情分析学生已掌握了有关分子的性质、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的知识,这是引导学生从分子知识认识原子的有效方式,通过物质的分解反应可以从宏观上观察物质的生成,再从“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来分析,推断出分子是可分的,从而引出原子能否可分的问题。重 点原子的构成难 点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异同点和相互关系关 键 点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教学媒体多媒体素材、挂图、元素周期表教学方法自学研究法、讲述法、谈话法、讨论法、对比法板 书 设 计第三节 原子的构成原子(不显电性)原子核核外电子 质子中子一、原子的结构二、原子中的电子1.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排布规律)2.原子结构示意图 3.原子的分类金属原子非金属原子稀有气体原子4.离子书写分类5.元素周期表6.原子序数7.电子云教 学 过 程知 识 点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一、原子的结构原子(不显电性)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 质子(1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1电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在原子中第三节 原子的构成(第一课时)近代化学之父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最早发现电子的科学家英国科学家汤姆森。结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电子在原子核外一个“很大”的空间围绕一个带正电的很小的原子核运动。原子核是由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差不多,都约为电子质量的1836倍。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简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通常情况下,氢原子没有中子。阅读P43分析图P43卢瑟福用粒子轰击金箔交流共享1.P44为什么绝大多数的粒子能够顺利穿过金箔,而极少数被反弹回来交流共享2.P44在金原子中,很小的原子核却能把轰击它的高速的粒子反弹回来,这说明了什么交流共享3.P451.分析原子是否显电性2.为什么说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3.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含有质子和中子吗二、原子中的电子1.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排布规律)2.原子结构示意图在多电子的原子中,核外电子的能量不同,能量高的离核远,能量低的离核近;电子尽可能在离原子核近的电子层上运动;每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n为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电子(离原子核最近的为第一层,第一层为最外层时电子数不超过2个)。图中小圆圈表示原子核,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表示原子核带正电,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了解排布规律记忆118号(即HAr)元素的顺序、名称和符号分析P45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练习画出下列原子的结构示意图H、C、N、F、S、Cl、Na、Mg、Al、K、He、Ne、Ar教 学 过 程知 识 点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3.原子的分类4.离子书写分类阳离子阴离子5.元素周期表6.原子序数7.电子云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不稳定,易失去电子,带正电荷。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个,不稳定,易得到电子,带负电荷。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为8个,(氦是2个),稳定,既不易失去、也不易得到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是不变的,发生改变的是核外电子(最外层电子数)。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在元素符号的右上方,标出带几个单位的什么电荷。如Mg2,Al3 ,F-,O2-带正电荷的离子叫阳离子,如Na,Mg2,Al3,H等。带负电荷的离子叫阴离子,如F-,O2-,Cl-,S2-等。决定原子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组成世界万物的元素,只有一百多种,它们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是连续的,核外电子排布和原子的性质还有明显的规律性。共7个横行(即7个周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