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1单元物质的变化单元概要分析一、单元整体解读与学情分析自然界的事物在不停地变化,这些变化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物质的变化可能给人们带来益处,如食物消化、海水晒盐、冶炼金属等;物质的变化也可能给人们带来危害,如食物腐烂、铁器生锈、工厂排放有害气体和粉尘等。研究各种物质变化,能够帮助学生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的”的科学自然观,形成“人类所有活动都是利用了物质变化”的认识;研究物质变化的学问,有助于了解科学家的工作,明白科学家的科研成果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学生经过几年的科学学习,积累了大量关于物质变化的经验和知识,但对物质变化的认知大多停留在表面。在此基础上,本单元将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知引向深人,引导学生学会按照“是否有新物质产生”的标准宏观角度对物质变化进行分类,为中学从分子、原子层面微观角度解释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奠定基础。本单元力图通过动手制作、实验验证、查找资料等多种活动,带领学生了解更多关于物质变化的知识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技术包括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方法、程序和产品。本单元在研究铁钉生锈的原因时,特别安排学生经历“提出问题一作出假设一设计方案一 搜集证据一 得出结论”的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并力图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合作、交流、分享的重要意义,从而提升科学探究能力和高阶思维能力,养成尊重事实、尊重数据的科学态度。二、单元目标解读与概念分析(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制作、实验验证、查找资料等活动,落实 课程标准高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初步了解常见的物质的变化。 科学探究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 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 有针对性的假设,并能说明假设的依据。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制订比较完整的探究计划,初步具备实验设计的能 力和控制变量的意识,并能设计单一变量的实验方案。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 式获取事物的信息。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 的结论,判断结论与假设是否一致。 能对探究活动进行过程性反思,及时调整,并对探究活动进行总结性评 价,完善探究报告。 科学态度 表现出对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在尊重证据的前提下,坚持正确的观点;当多人观察、实验结果出现不 一致时,不急于下结论,而是分析原因,再次观察、实验,以事实为依据作 出判断。 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思路,采用新的方法、利用新的材 料,完成探究、设计与制作,培养创新精神。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 用影响着社会发展。 (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科学领 域”“技术与工程领域”的高年段要求。 1.5 物体在变化时,构成物体的物质可能改变,也可能不改变。 3.2 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组成的混合物质。 16.2 工程和技术产品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17.2 技术包括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方法、程序和产品。 认识生活中保温、防霉、防锈等技术的应用。三、单元构成与逻辑分析本本单元由四课组成,分别是蜡烛的变化铁钉生锈制作汽水 化学家的研究。第一课,总体认识物质变化的种类。第二课,具体探究 铁钉生锈的条件,进一步理解铁钉生锈产生了新物质,并通过控制变量实 验,提升学生科学探究水平。第三课,以自制汽水活动为载体,通过探究白 醋和小苏打混合产生二氧化碳的现象,进一步认识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第四 课,从科学家分工的角度,介绍化学家研究物质成分、性质、用途等方面的 学问,加深学生对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很多活动都是利用了物质变化的认识。四、单元教学目标能够从蜡烛熔化和燃烧的现象中,描述两类变化的特征。 能够借助控制变量实验,归纳铁钉生锈的条件,解释防锈的道理。 学会制作汽水,能够分辨制作过程中产生了哪类变化,意识到人类生 产生活可以利用物质变化。 在阅读科学资料和模仿科学家活动的过程中,了解化学家的发现和发 明,体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五、单元活动导图六、课时安排序号课题课时1蜡烛的变化12铁钉生锈23制作汽水14化学家的研究1总课时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