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上历史8《百家争鸣》教案(李老师获奖作品).doc

返回 相似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七上历史8《百家争鸣》教案(李老师获奖作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七上历史8《百家争鸣》教案(李老师获奖作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七上历史8《百家争鸣》教案(李老师获奖作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七上历史8《百家争鸣》教案(李老师获奖作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七上历史8《百家争鸣》教案(李老师获奖作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百家争鸣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2.掌握老子的哲学思想。3.掌握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背景及各家思想及代表人物。能力目标1.通过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历史与本课思想史联系起来,启发学生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提高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解释、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2.通过对孔子、老子思想的学习,引导学生评价孔子、老子的思想观点及孔子、老子本人。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3.通过指导梳理本课知识,培养学生历史学习能力。德育目标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成就,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1.孔子的政治主张及教育成就。2.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教学难点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教学方法1.讲解法。本课是思想史的内容,无论如何,对七年级学生来说,难度都非常大,因此,主要的思想观点及各派代表人物的活动还是要以讲解为主。2.归纳法。对于孔子的教育成就及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可以通过让学生看书,归纳掌握。3.情景设立法。本课内容难理解,教师在讲解时,一定要通过讲解把学生带入那种情景中,让学生把自己置身于那种大环境中,设身处地,加强理解。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导入语例示一同学们请看一下课本导入框中关于“苛政猛于虎”的故事。故事说的是,有一次孔子去齐国,路经泰山,见一妇人在坟前痛哭。他叫学生子路去询问,得知是残暴的统治逼得他们背井离乡,来到这里,亲人又被老虎咬死。即使这样,他们也不愿意离开这有老虎没残暴统治的地方。孔子由此得出一个结论“苛政猛于虎。”“苛政”指残暴的统治。孔子是反对苛政的,在他的思想里,就有反对苛政、提倡“仁”的学说,那么,孔子的思想除了提倡“仁”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成就,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孔子,与孔子同时代或与他相差不远的思想家还有哪些,为什么在春秋战国时代会出现一个思想界非常活跃的时期这些都是我们这一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导入语例示二同学们,我们学习中国历史,除了学习政治、经济、军事等内容外,我们还要学思想史的内容。在中国古代史上,思想界曾经有三个非常活跃的时期,一为春秋战国时期,一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为明朝晚期。这三个时期社会状况如何,为什么在思想界会出现活跃的现象,具体表现如何这都是我们将要学到的内容。今天我们先来看一看第一个思想活跃期的内容。二、新课讲授板书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一)、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1.孔子生平教师讲述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孔子的祖先是宋国的贵族,大约在孔子前几代就没落了,失去了贵族的地位。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与姓颜的女子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上得孔子。即孔子是父母非婚姻而生。因排行二,祷尼丘,故称仲尼。生而首上圩顶(四周高、中间低)故名丘。(这是西汉司马迁的观点)。孔子年轻时做过几年小官,后又做过三个月的鲁国司寇,相当于司法部门的最高领导。因在政治上不得意,故带领学生周游列国。晚年回到鲁国,主要从事教育和编订古籍的工作,编订了春秋等书。下面,我们以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两方面来了解孔子。2.孔子的政治思想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第一目下关于孔子政治思想一段及小字内容。找出孔子的政治思想有哪些学生看书学生回答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仁”包含了一切美德。他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主张恢复西周的制度。教师引导孔子强调“仁”“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注意刑杀。又主张恢复西周的制度。注意这从反面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这说明当时的社会缺乏“仁”,缺乏“爱人”。统治者在体察民情、爱惜民力方面做得不好,没有做到“为政以德”。又,西周的制度遭到了破坏。教师引导那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前面学过的“春秋战国的纷争”和“大变革的时代”两课内容,看与上面你们回答得是否相符合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师生共同回答春秋时期,周王室势力衰微。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不向周天子贡献财物。军事上也不受制于周天子。反过来,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开始争霸,西周时的分封制遭到破坏。同时,由于争霸战争的进行,给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苛政,任意刑杀,各种残暴的统治压得人民喘不过气来,根本谈不上“仁”,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的重要性。因此,孔子提出了“仁”的学说,“爱人”主张,恢复西周的分封制重整统治秩序。(教师为主、做好引导,学生思维能跟上老师的步伐即可)教师讲解我们从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方面看,可以把他的学说称作“仁学”。孔子提出“仁”的概念是他全部思想的核心,“仁”包含了一切美德。它是“礼”的根本内涵,是伦理道德观念的基本依据,是做人的根本道理,是人们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孔子提出“仁”的概念并不是偶然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春秋时代社会发展的状况。春秋时代,一方面是铁器开始用于农业生产,生产力发展了,私田扩大了,因此产生一个新问题如何使对生产失去兴趣的劳动者不再逃离,安心生产,以适应生产发展的要求。同时,又由于周天子势力衰微,争霸战争不断。这一时期“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社稷者不可胜数。”在这种情况下,孔子为了适应当时社会的要求,主张恢复西周时的礼乐制度,平稳地过渡到一个“天下有道”的社会。因此,当他的学生问他什么是“仁”时,孔子回答说“爱人”。这两个字的意义十分重大。“爱人”对劳动者来说,就是统治者应当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对统治者来说,就是要做到“克己复礼。”即克制自己的私心,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的要求。教师引导请同学们设身处地地替孔子想一想,如果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你会怎样改变那种混乱的社会状况。你有什么好办法。教师过渡孔子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而且是个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是为了实现他的“仁”学的理论,是为了培养人的“成圣成贤”。他从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很多有意义、有启发性的教育思想和求得知识的方法。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孔子的教育成就。3.孔子的教育成就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上关于孔子教育成就的内容,看完后,把内容归纳一下。学生看书学生归纳孔子创办私学,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广收门徒,先后培养的学生有三千人。孔子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孔子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孔子要求学生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教师讲解春秋以前的教育状况是“学在官府”,即由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孔子创办私学,而且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广收门徒。培养学生达三千多人。真正做到了“有教无类”。孔子在教育学生时,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施以不同的教育。从而培养了一批德行、言词、政事、文学等方面各具专长的人才。论语里可以看到他的学生向他问“仁”、问“政”、问“知”的很多,他往往是根据不同的对象给以不同的回答。为此,孔子在教学中比较注重启发式,他认为教育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他不能由此推知其他几个方面,就不再去教他新的内容。在学习态度上,孔子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只有这样,才算作真正的聪明人。在学习方法上,他主张学习要经常复习,只有掌握了旧的知识,才能掌握新的知识,新知识的获取是建立在拥有旧知识的基础上的。即“温故而知新”。除此之外,孔子还特别重视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引导下面请同学们看一看课本中所引的孔子的三段话,想一想,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帮助和指导学生回答孔子这三段话,是教育我们学习要经常复习,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这对指导我们的学习有重要的意义。教师总结孔子晚年回到鲁国后,专心从事教育,整理古籍,还根据鲁国的历史编成春秋一书。孔子死后,他所创立的儒家学派分成好多流派,且孔子的学说被发扬光大。又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演变,到西汉时,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汉武帝采纳。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教师过渡春秋时期,与孔子同时代的还有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老子的思想博大精深,连孔子都评价他是能上天入海龙一般的人物。那么,老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我应该如何去认识他、评价他这就是我们即将学到的内容。(二)、思想家老子1.老子生平教师引导请同学们从课本的描述中,找出老子生平的基本内容。学生回答老子,姓李名耳,楚国人。他做过周朝的史官,掌管王室的藏书,知识非常渊博。孔子曾经向他请教过很多问题,而且评价很高。老了是道家学派的创造人。有著作道德经,又名老子留世。教师讲述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一说字聃)。春秋时楚国苦县曲仁里人。关于老子的生平,历来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更重要的是老子的身份到现在都没有确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仅宋朝李昉等人编纂的太平广记一书里,所列老子的身份就有多种,在越为范蠡,在齐为鸱夷子,在吴为陶朱公等。另外,像老子的外貌特征,老子的结局等,都没有一种确定的说法。就连司马迁在史记里最终也没有确定老子的身份。一会儿说是老莱子,一会儿说是太史儋。正因为如此,在中央党校出版的中国历史文化悬案总览一书里才专门以“老子生平五大谜”为题列出。列归列,最终也解决不了。我们所需掌握的是道德经一书里反映的老子的思想,因为这是实实在在的,也回避不了,而且是我们研究老子的真正意图所在。板书2.从道德经看老子思想教师引导请同学们从课本中把关于老子思想的描述寻找出来。学生回答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等。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教师引导那就请同学们举出一两个例子来说明一下这个观点。学生举例例子一我给大家讲一个“塞翁失马”的故事。说的是边境地区有一老翁,家里有一个儿子,还养着一匹马。有一天,他的马挣脱缰绳跑丢了。村里的人都来安慰他。塞翁说,这也许是一件好事。过了几天,他家的马领着另一匹马回来了。村里的人又都来向他祝贺。塞翁说,这也许是一件坏事。没过多长时间,他家的儿子因为骑马把腿摔断了。大家又都来安慰他。塞翁说这也许是一件好事,事隔不久,边境发生战争,每家的成年男子都被征发当兵。塞翁家的儿子因为摔断腿没有被征发,被征发的好多人都死在了外面。从这个故事看,事物对立的双方确实是互相转化的。而且这个故事还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成语,那就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例子二前面我们学习西周历史时,学习过“烽火戏诸侯”的故事,从表面上看,它是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不惜拿江山社稷开玩笑。讽刺的是周幽王的昏庸。但他不知道,他在看到褒姒一笑的同时,也为后来的亡国埋下了祸根。褒姒笑,这是好事,为博褒姒笑,以烽火戏诸侯而失信于诸侯,这是坏事。周幽王最终都没明白这一点。教师讲解老子的思想,主要通过道德经反映出来。道德经的核心是道和无为。关于“道”,老子把它描述得很神秘。他说“道可道 ,非常道;免可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说白了,道是一种无形无迹,但又无处不在,看不见,摸不着,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不仅先天地生,是天地万物的本原,而且是一切变化的总门。老子曾说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自然,意谓“自然而然”。没有一个主宰者使其如此,而是自己如此。道遵循的是自然而然的规律。老子说这些话的背景和意图是什么呢我们说老子生活在诸侯争霸的春秋时期,攻城掠地,杀人盈野成为社会常态。而老子认为这一切都不符合“正道。”他是希望通过自然而然的“道”,把统治者引出称雄争霸的的迷境,把普遍百姓从兵连祸结中解脱出来。因此,老子的哲学思想是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而提出来的。他希望清静无为。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关键是要符合规律。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老子的这种思想会不会受到当时统治者的重视学生回答不会。因为诸侯争霸,靠的是国家的综合实力。如果在当时,主张清静不为,那就会被别国吞并。因此,老子的思想不会被各国接受。教师讲解老子哲学对中国文化第二个重要贡献是他的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在其著作中,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揭示了自然宇宙和社会人生辩证的奥秘。他认为,一切现象都是在相反甚至对立的状态下形成的。他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二章)没有“有”,也就没有“无”;没有难,也就没有易,没有长,也就没有短等。事物总是在对立中存在,在比较中发展,相反的东西是可以相成的。不仅自然界的事物如此,社会人生及人类道德也是如此,美和丑、善和恶都是对立的统一。在老子看来,天下没有绝对的美丑,也没有绝对的善恶,善恶美丑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灾祸是幸福所倚傍的,而幸福中往往又潜伏着巨大的灾祸。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却不知道事物乃相反相成互相转化的原理,以为美的东西永远是美的,善的东西绝对没有恶存在其中,幸福永远远离灾祸等。这便是人们的迷惑。由此,他提出了事物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反者道之动)的观点。因此,他在政治上要求统治者做到“无欲”“好静”“无事”等。不扰民、不多事、不贪得是人人都应该做到的。重点却是统治者。因为社会所以难知就是在于统治者的“有为”。因此,又提出了“柔”的观点。并把柔弱连到一块。认为柔弱能战胜刚强。并且说人能活着,在于身体的柔软,一旦身体坚强(僵硬)了,就意味着人的死亡。草木亦然。教师引导现在同学们应该清楚课本上第二个动脑筋栏下老子对他弟子说的一句话的含义了,即柔能克刚,弱能胜强。体现了老子辨证地看问题的思想。现在请同学们考虑的是他的这种思想在现实生活中是否有用如果有,请举例说明。大家可以通过讨论再得结论。(课后解决)教师过渡同学们,在中国古代史上思想界比较活跃的第一个时期便是春秋战国时期。如果这一时期,只有孔子和老子,那也不能叫思想活跃。说活跃,主要是针对当时出现的“百家争鸣”而言的。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百家争鸣”的具体内容。三、百家争鸣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先把“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找一下,然后看各家的代表人物、著作及主要思想,填一下课后“活动与探究”一目下表格的内容。(可以多填)。学生看书学生回答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学生填表姓名时期著作主 要 思 想孔子春秋晚期论语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为政以德”。主张“因材施教”,谦虚好学,“温故而知新”老子春秋晚期道德经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主张以柔克刚孟子战国孟子提出“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仁政”治国,轻徭薄赋。保护自然庄子战国庄子“无为而治”墨子战国墨子“兼爱”“非攻”,反对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韩非战国韩非子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孙武春秋时期孙子兵法“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此表可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教师讲解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高潮时期,当时学派林立,思想活跃,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1、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形成时期,当时社会的大变动和大分化,使得新旧阶级之间、各阶级、各阶层之间的斗争既复杂又尖锐,各种政治力量都在登台表演,并各推出自己的思想家作为代言人,而这些不同色彩的学者和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来解释宇宙和社会的万事万物,他们各抒己见,争论不休,从而形成了各种流派和诸子百家。2、战国时期形成了一个知识分子阶层,人数较前增多。当时通称为“士”。这些“士”尽管阶级属性不同,但他们都力图为本阶级或本集团的发展开辟道路,于是各显神通,著书立说,非难辩论,推动了这一时期思想文化的发展,是“百家争鸣”的生力军。3、战国时期天下纷争,诸侯割据,七国争雄。各国的掌权者和政治家为了本国的存在和发展,都招贤纳士,重用人才和引进人才,一时养士之风大盛,因而出现了中国历史上人才较为流动的局面。这种养士之风和人才流动,促进了当时思想文化的繁荣和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以上就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的三个主要原因。板书1.“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教师讲解下面我们讲一下“百家争鸣”中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主要观点。板书2.主要派别及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认为,战国时期学派很多,但主要的有六家,即儒、法、道、墨、名、阴阳。班固则概括为儒、法、道、墨、名、阴阳、纵横、杂、农、小说十家,因小说家不入流派,所以又称为“九流十家。”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儒、墨、道、法四家。下面,我们按课本上所列顺序讲解。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墨子名翟(),战国时期鲁国人。墨家学派是一个组织严密,纪律严明,以“为万民兴利除害”为宗旨的半学术、半军事化的团体。在行为上,他们吃苦耐劳,行侠仗义,在紧要关头,皆能赴汤蹈火,不计个人得失。墨家学派在理论上,主要提倡的是“兼爱”“非攻”。“兼相爱,交相利”是墨家学派贯穿始终的判断标准。在墨子或墨家学派看来,“亏人自利”是一切社会祸患的最后根源,不是正道,是“别”道,只有“兼相爱,交相利”才是拯救社会,使人类走上幸福生活之路的良方妙药。所以,墨子特别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除此之外,墨子还主张“尚贤”,要求国君不分等级,举用贤才,反对“骨肉之亲”和“无故富贵”。墨家学派之所以在战国时期成为与儒家不相上下的“显学”,这与他的思想适应了当时社会人们的普遍愿望有关系。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孟子。孟子名轲,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孟子是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发挥了孔子的学说,以“义”为理论核心。提倡性善说。认为人生来就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政治上主张行“王道”“仁政”。主张“王道”,反对“霸道”。他倡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强调民心的重要性。并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行“霸道”的社会。具体体现在用军事、战争的手段来解决问题居多。孟子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因此提出了“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孟子主张养浩然之气。他对“大丈夫”的定义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更为可贵的是孟子还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样自然资源才能持续利用。这种观点在今天都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庄子。庄子名周,战国中期宋国人。著有庄子一书,曾在家乡做过漆园吏,不久即归隐。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观点,把世间的事物都看成相对的,认为好与坏,正确与错误,大与小,高与低都没有什么绝对的界限。他认为,水行要乘舟,陆行要坐车,治理国家也一样,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庄子曾批评孔子在鲁国想要恢复西周制度的做法是陆地上推船,劳而无功。庄子的一生基本上是在贫穷中度过的。他曾经织过草鞋,向别人借过粮食。但他鄙视功名利禄。楚威王曾派人带厚礼给庄子让他去当宰相。庄子却认为这是把他当成牵去太庙打扮然后祭祀的牛一样,他拒绝了。庄子非常注重“顺其自然”。在他的文章中,用比喻的地方很多。今天沿用的一些成语如“东施效颦”“邯郸学步”“越俎代庖”“螳臂挡车”“相濡以沫”“莫逆于心”“贻笑大方”“朝三暮四”“望洋兴叹”“游刃有余”等等都是从庄子的书里来的。同学们下去以后,找一找关于庄子著作的译文,通过阅读来加深对庄子的了解。法家学派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为韩非。韩非是战国时期韩国人。和秦始皇的大臣李斯同学于荀子门下。他写的书受到秦始皇的赏识。后来,韩非出使秦国,被李斯陷害下狱,在狱中服毒自杀。韩非主张改革,认为世异则事变,人应“不期修古,不法常可”,即应该按照变化了的社会环境去看待当代的事物。他认为当时的社会是“争于气力”,儒家的德治不合时宜。韩非主张“法治”,用严厉的刑法镇压人民的反抗。韩非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君主要用“法”“术”“势”来统治臣下。要求统一全国的思想,禁止自由讲学和抒发各种见解。韩非的思想适合于“气力之争”的战国时代,对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全国起到了重要的影响,秦统一后,法家思想成了治国的指导思想。但这种只重严刑峻法,不讲仁义的治国思想也导致了秦王朝的二世而亡。兵家创始人孙武。孙武,字长卿,春秋晚期齐国人。孙武由于齐国发生内乱,到了吴国,被吴王阖闾的谋臣伍子胥发现并推荐给吴王,通过“吴宫教战”证明了自己的善于练兵。又在柏举之役中打败了楚国,赢得了很高的声誉。战国时期军事家尉缭子曾给予他很高的评价有提十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桓公也;有提七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吴起也;有提三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武子也。孙武著有孙子兵法一书,我们大家所熟悉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一句,就是出自该书。同学们,除了我们上面所讲的内容以外,儒家的另一个代表人物荀子的思想和兵家的另一个代表人物孙膑的思想也要求我们了解,请同学们在课下做到这一点。下面我们把同学们刚才填的表格列在黑板上(过程略)。布置作业列举战国时期各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参考答案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孟子提出“春秋无义战”,笼统地反对一切战争。主张用“仁政”治国,轻徭薄赋。保护自然资源。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主张。认为人能认识自然规律,并要按自然规律去办事。道家代表人物庄子。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兵家代表人物孙武。“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孙膑反对空谈仁义,提出“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的主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