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上历史11《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陶老师获奖作品).doc

返回 相似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七上历史11《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陶老师获奖作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部编版七上历史11《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陶老师获奖作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部编版七上历史11《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陶老师获奖作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1课 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科目历史课型综合解决课年级七年级印刷时间学习目标1.了解西汉初立的基本脉络、掌握“文景之治”的基本史实。2通过思考“文景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3认识“文景之治”是西汉王朝的强盛的基础,对后世的巩固和发展十分重要。 学习重点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学习难点休养生息政策。学习过程备 注【合作复习】 完成课前默写,5分钟。【问题清单】一、知识标注1.西汉建立的三要素。 2.西汉建立后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什么3.汉高祖面对西汉初立的经济萧条状况,采取了什么政策采取这种政策目的目的是什么政策的具体内容包括(士兵、奴婢、政策等方面)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4.继汉高祖刘邦之后,文帝和景帝采取了什么政策简述政策的具体内容,出现了什么治世局面这一治世局面具体指什么 二、合作交流 材料一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兴,接秦之敝(同弊),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四匹相同颜色的马驾车),而将相或乘牛车。”1. 根据材料,说一说,当时的社会处于什么样的境况当时的社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境况汉初的统治者的首要问题是什么 材料二秦朝的阿房宫,建筑群规模宏大,正殿东西约五十步,南北约五十丈,殿内可容纳一万人。 材料三汉文帝的衣服粗糙。一次,文帝想建一座露台,经计算要花费大量的钱。他说“这些钱相当于中等百姓十户的家产,我继承先帝的宫室,还感到惭愧,为什么还要建造露台呢”2.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秦朝统治者与汉文帝的做法有何不同。总结秦亡汉兴的原因。【知识梳理】 建立(时间、都城、建立者) 汉高祖 实行的目的、措施、作用西汉 休养生息政策 汉文帝、汉景帝(措施)文景之治【当堂检测】时间 年 月 日 班级 姓名 整洁 成绩1.汉初统治者减轻农民负担的最终目的是( )A.巩固封建统治 B.发展农业生产C.使百姓生活富裕 D.提高综合国力2.西汉初年,汉高祖为了增加农业劳动力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士兵还乡务农提倡勤俭治国奴婢释放为平民废除断残肢体的肉刑A. B. C. D. 3“文景之治”是指BA西汉初年的清明政治统治局面B西汉文帝景帝时期的清明统治C文帝景帝时期的社会安定局面D文帝景帝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4今天我们强调要以“以德治国”,而西汉重视“以德化民”是在A高祖时期 B文景时期 C武帝时期 D光武帝时5.“文景之治”这一盛世景象出现的原因有( )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 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奖励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 文帝、景帝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 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稳定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用儒家思想进行统治A. B. C. D.6.材料一汉文帝曰“农,天下之本,其开籍田,朕亲率耕。” 史记孝文本纪材料二汉景帝曰“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汉书(1)材料一材料二表达的共同核心思想是什么(2)文帝和景帝为实现这一主张具体是怎么做的(两人互说)(3)文帝和景帝统治时期出现了什么治世局面课堂流程一、合作复习默写二、合作交流2人交流知识标注的内容。三、梳理1.2人互说西汉的建立。2. 材料分析汉初的社会状况及原因。3. 汉高祖的统治政策。4. 材料分析文帝、景帝的措施,得出文景之治。5. 分析秦亡汉兴的原因,得出启示。6. 板书小结。4、 知识梳理5、 当堂检测课堂注意点1.默写后应直接让学生扣在桌子上,收的话挺浪费时间。2.应该减少材料,将重点材料重点解读。3.小结时用板书小结较好,PPT板书有些繁琐。3文明礼仪用语当一天的学习结束,离开学校时,要和老师、同学说“再见”以示道别。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