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上历史14《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案(卫老师获奖作品).doc

返回 相似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七上历史14《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案(卫老师获奖作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部编版七上历史14《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案(卫老师获奖作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部编版七上历史14《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案(卫老师获奖作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部编版七上历史14《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案(卫老师获奖作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一、历史学对本课内容的共识性和学术性解释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是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古代史的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中的第14课,本课包括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对西域的管理三个子目。关于张骞出使西域的解释。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第一次是公元前138年汉武帝为了联络大月氏夹攻匈奴,于是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虽未完成使命,但了解到西域各族的政治、经济、地理、风俗等状况,这次出使被司马迁誉为“凿空”;公元前119年,张骞率300人第二次出使西域,此行的目的是与西域大国乌孙结盟,招引乌孙回河西故地,并联络西域其他国家,彻底击败匈奴。张骞在此停留期间派其副使分别赴大宛、康居、大月氏、安息等国展开外交活动,强化与西域各国的关系。张骞通西域对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均有着深远意义,一是促进了西域诸国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密切了汉与西域的联系,奠定了汉朝对西域管辖和开发基础,后来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开始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管辖,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正如汉书郑吉传言“汉之号令班西域矣, 始自张赛而成于郑吉”;二是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关于丝绸之路的解释。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国中,首次将这条这条横亘亚欧大陆, 绵延七千多公里, 荟萃人类几种主要文化系统古罗马、古中国文化、古印度、古波斯的“中西文化交流的大动脉”命名为“丝绸之路”,一开始“丝绸之路”仅指陆上丝路,后来又发育出海上丝路、草原丝路、西南丝路等不同概念。丝绸之路的开通打破了东西方文明的隔绝状态,开创了中外交流的新局面。丝绸之路不仅推动了亚、非、欧洲等地区的经济、贸易往来,其更深刻的意义还在于由这条丝绸之路传递的东西方世界文化、艺术上的思想交流,并为广阔的欧亚大陆的民族迁徙、融合提供了一种机制。二、课标要求和教科书解读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本课的内容总要求是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结合课标及历史核心素养要求确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时空观念)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西汉对西域的管理等基本史实;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文明交流中的作用。过程与方法(历史理解)通过完成“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比较表”,识读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和丝绸之路路线图,获取有效历史信息。通过对比丝绸之路开通后东西方进行交流的“物产”,使学生直观的体会什么是交流,体会丝绸之路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的重要桥梁作用,体会文明与交流、发展的关系,通过联系当今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探寻丝路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历史价值观)学习张骞坚韧不拔、开拓进取、忠于国家的优秀品质;传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本课重点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本课难点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文明交流中的作用。三、学生对课目内容了解情况和需求七年级学生历史知识积累不足,对丝绸之路虽有一定了解,但对西域的地理位置、张骞的事迹与贡献等缺乏基本认知。而且七年级学生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历史分析理解能力较弱,对张骞通西域的历史意义与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等问题会存在认知困难。 为此我将图片考古史料来与文献史料相结合,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形式的新颖性。此外,通过创设情境、提问设疑,调动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四、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主线的教学过程视频导入新课播放有关丝绸之路的短视频。师古老的丝绸之路是如何形成的它是如何冲破闭塞、织就繁华如今它又焕发出怎样崭新的面貌呢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共同学习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请大家翻开课本62页,带着屏幕上的3个问题预习本课。(一)丝路溯源张骞通西域 1、西域的地理位置 学生活动依据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指出西域的地理范围,标出阳关、玉门关的位置。设计意图利用历史地图,培养空间观念和识图能力过渡张骞问什么要去西域在出使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的两次出使有何历史意义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播放张骞通西域的FLASH)2、张骞通西域(1)学生活动依据教材和视频,完成“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比较表”第一次第二次时间目的成果设计意图学生学会从历史教科书和视频资料中提取和处理历史信息,更好地感悟张骞出使西域的艰辛和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3、经略西域西域都护的设置问题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与西域的交往日趋频繁。西汉王朝如何管理经营西域的时间公元前60年(西汉)职责颁行号令、调遣军队、征发粮草意义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4、投笔从戎班超经营西域问题东汉如何管辖西域教师东汉有位穷困书生为了像张骞一样为国立功,毅然投笔从戎,用智慧和谋略经营西域30多年,进一步加强了西域和内地的联系。他是谁学生班超教师他派谁出使大秦学生甘英。教师班超死后,谁继承父业,再次出使西域学生班勇教师班超投笔从戎是受到张骞的感召。张骞的影响远不止如此,史书记载,在张骞去世后,汉朝派出的使者都打着他的旗号,自称博望候,以此来取信各国。可见张骞的人格魅力在西域诸国影响之深远。展示材料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汉书张骞传问题为什么说张骞出使西域的举动是“凿空”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分析材料理解张骞通西域的历史意义,学会论从史出,表达自己的历史观点,提升历史思维能力。教师“凿,开;空,通也。古代称对未知领域的探险为“凿空”,在这之前东方与西方文明几乎处于隔绝状态,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开辟了一条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交往之路,就是丝绸之路。(2) 丝路逐梦创设情境我们穿越到唐朝,来到丝绸之路的枢纽敦煌,左边一组的同学是从西域来的胡商,右边一组的同学是从长安而来的汉商,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丝绸之路的繁华景象。1、驼铃古道陆上丝绸之路学生活动(1)汉商如何从长安来到敦煌(2)西域商人从敦煌如何把丝绸运到大秦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识记丝绸之路路线,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过渡当时从中国到欧洲还有没有别的交通方式和路线2、瀚海扬帆海上丝绸之路 问题在当时还有一条海上要道海上丝绸之路。谁能简单介绍一下它的路线3、文明纽带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设计意图理解感悟丝绸之路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认识到丝绸之路既是商贸之路,也是文化交流之路。并且知道这种交流是双向的、和平的、互利的,中国在传播先进文明的同时也大量吸取外来文明,推动了世界文明的交融与进步,从而感悟丝绸之路的丰富内涵。师我们可以看到不仅是一条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也是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它就像织造丝绸的经纬线一般,将中西几大古代文明编织在一起,冲破闭塞,织就繁华。如今这条带来繁荣与文明的“丝绸之路”穿越时间的长河,以一种崭新而令人欣喜的面貌延伸而来。播放视频一带一路(三)丝路复兴一带一路问题结合历史上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谈谈你对今天建设“一带一路”的认识和感想。设计意图联系现实,以史为鉴,学以致用。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一带一路”对古代丝绸之路的继承和发。 教师教师“一带一路”,它赋予了两条古路新的活力、新的内涵、新的面貌。他就像像一对翅膀一样让我们伟大的祖国实现崛起、实现腾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课堂小结用“一、二、三”三个数字来总结本课内容,一是一条古道,即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二是两件大事,一件是张骞通西域;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三是三位人物张骞、班超、甘英。他们为丝绸之路的开通、畅通以及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结语从古至今,丝绸之路一直衔接着“中国梦”与“世界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古老的丝绸之路必将焕发新的生机,中华文明必将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让我们共同为丝绸之路的复兴、为中国梦的实现努力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