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上历史16《三国鼎立》教案(吴老师获奖作品).doc

返回 相似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七上历史16《三国鼎立》教案(吴老师获奖作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部编版七上历史16《三国鼎立》教案(吴老师获奖作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部编版七上历史16《三国鼎立》教案(吴老师获奖作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部编版七上历史16《三国鼎立》教案(吴老师获奖作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科历史教师教学内容三国鼎立媒体使用多媒体、投影仪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讲述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并分析出各自的影响; 2.能列表归纳魏蜀吴三个政权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过程与方法通过两次战役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 分析历史现象,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曹操的分析和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应该看他是否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教学重点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教学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教学过程新课导入 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曲,知道歌曲的名字吗(滚滚长江东逝水)它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作为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可谓是家喻户晓,但小说毕竟是一种文学作品,是在历史史实基础上进行的一定程度的虚构,并不能被完全的相信。那么,大家想了解真正的三国时期的历史是什么样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那个时代,领略三国时期丰富多彩的史实。一官渡之战课件展示“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示意图”、曹操诗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蒿里行材料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教师指导东汉末年由于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人民的生活非常艰难。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最渴望什么是谁顺应历史的潮流,结束了这种战乱局面,统一了北方呢(曹操)结合课文内容思考,当时北方势力最大的是谁(袁绍)为了争夺势力,曹操同袁绍发生了多次军事冲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官渡之战”。对于战役我们应该了解哪些方面内容学生讲述公元200年,双方在官渡展开决战。袁绍兵多将广,但用人乏术,军心涣散,而曹操声东击西,偷袭袁军军粮所在地乌巢,消灭了袁军主力,为日后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分组讨论分析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袁绍失败的原因(教师点拨从用人、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分析)教师过渡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打败袁绍后,又相继消灭了北方一些其他军阀,统一了北方后,曹操下一步又会怎样做(听诗朗诵龟虽寿-曹操)通过对诗内容的分析,显示了曹操什么样的雄才壮志(统一全国)曹操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又会遇到哪个对手呢二赤壁之战1. 教师点拨展示三顾茅庐图片。当时南方有哪两股主要的势力面对强大的曹军,他们会怎样做在诸葛亮的建议下,孙刘最终走向了联合,同曹操在赤壁展开大战。请看视频(火烧赤壁的视频)2. 由学生讲述赤壁之战的经过。3. 列表比较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异同点4. 分组讨论曹操在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中一胜一败的原因教师总结从曹操一胜一败的不同结局中得出骄兵必败。同学们在学习当中,也不要骄傲自满,应该虚心向他人学习。赤壁之战后,曹操狼狈逃回北方不敢再轻易南下,孙权和刘备分别在江东和西南发展自己的势力。三个军阀的势力相当,谁也打败不了谁,但又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于是出现了三分天下的局面。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三三国鼎立1.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完成表格政权名称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魏蜀吴2. 教师总结三个政权建立后,为壮大自身力量,消灭其他势力,三国都进行了治理与开发。那么,三个政权是如何发展经济的,我们下节课再进一步学习。四评说历史人物1. 教师指引学习了三国鼎立一课,同学们认识了很多人物,说一说如何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以曹操为例,把曹操说成白脸的奸雄合理吗我们应该如何客观地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提示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主要看他是否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2. 学生讨论曹操实行屯田制,发展经济;善于用人,唯才是举;统一北方。特别是统一北方,结束了北方的战乱,顺应民心,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是值得肯定的。 课堂小结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以后,为了积蓄力量消灭对方,每一个政权都致力于壮大自身力量,那么,他们是如何恢复和发展自己的经济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作业 选一个三国时期的人物,用今天所学的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写成小故事,与同学讨论交流。教学反思成功之处课前广泛搜索相关视频、图片,为学生创设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促进了学生思维的活跃。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除掌握了课本内容外,还掌握了列表归纳、评析人物的方法。 不足之处对于学生的问题讨论,应该给他们提供更多的资料参考;官渡之战讲的时间有些长,使得“评说历史人物”一个环节没能充分展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