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课程标准概括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北魏的建立和黄河流域的统一;北魏迁都洛阳、孝文帝进行改革的主要事实。2、培养学生理解和思考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的初步能力,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3、培养学生追踪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初步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 以追寻历史的足迹为纽带,通过创设历史场境,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2 指导学生阅读、归纳、多启发设问,引导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3 采用图片、实物等演示,具体分析民族融合的表现;通过课堂辩论、历史课堂剧、分组讨论等方法,突破教学难点;通过图表演示、掌握关键词等方法,让学生理解掌握孝文帝的改革措施,采用讨论方式,对历史人物进行评论。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对民族关系问题的正确观点,体会民族融合对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2、认识到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是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3、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初步树立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历史价值观。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难点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含义。北魏孝文帝改革如何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教学过程一、沿寻足迹导入中华民族的含义展示已学过的“我国民族融合的发展历程”示意图二、图解历史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A东汉之后,我们已经学过的曾统一过黄河流域的都有哪些政权(曹魏、西晋、前秦)b其中,前秦政权是哪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氐族)c什么战役后,该政权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d 后来,又是哪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再次统一了黄河流域e鲜卑族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它是怎么统一黄河流域的呢它的统一有何意义展示鲜卑族生活情境图,背诵敕勒歌,介绍鲜卑族历史。2.北方民族大统一a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他们在哪些方面相互影响,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展示汉人、胡人服饰图、北魏的武士俑、骑马俑、采桑狩猎图等、各民族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等方面相互学习,相互影响,联系日益密切,逐渐融合在一起,可谓“胡人汉服”、“汉人胡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也就是说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而把民族融合推向高潮的在我国北魏时期三魅力古都1孝文帝迁都洛阳(出示孝文帝画像,介绍孝文帝)换位思考在北方民族融合趋势中,假若你是孝文帝,你会怎么想、你会怎么做呢“顺者昌,逆者亡”,顺应潮流,促进民族团结,从而稳固政权等。展示北魏孝文帝迁都路线示意图)思考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洛阳迁都洛阳有什么影响学生分两组展开辩论,正方(孝文帝、改革派大臣) 题目定都洛阳利大于弊;反方 (守旧派贵族) 题目定都洛阳弊大于利。 A、(从地理环境看)B、(从巩固政权的角度看)C、(从民族融合的角度看)等分析。回答问题尽管阻力重重,孝文帝采取什么计谋是迁都一举成功学生讲解孝文帝迁都回答问题孝文帝迁都洛阳有何意义(学生讨论作答)展示北魏洛阳城想象图洛阳迅速发展成为一座宏伟壮观的城市,有巍峨的宫殿,华丽的屋宇,数以千计的佛教寺院。洛阳的人口达到五十万左右。启发学生畅谈自己所知道 “北魏洛阳的那些事儿”。四以史为鉴1孝文帝汉化改革的主要内容回答北魏孝文帝从哪些方面进行了改革采取了哪些措施(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具体讨论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可以归纳为六条。(1)说汉语;(2)穿汉服;(3)改汉姓;(4)通汉婚;(5)采汉制;(6)学汉礼。展示改革主要内容的图示表,教给学生理解记忆的方法。思考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这是为什么。(当今社会仍要大力提倡尊老、养老的这种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思考在孝文帝的改革措施中,用有两个特殊的字眼。你们发现了吗从“必须”中,同学们看到了什么2讨论孝文帝这些改革措施意义思考学习历史,贵在借鉴历史。孝文帝的改革距离我们现在已一千五百年过去了,大家想一想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对我国今天多民族之间的发展繁荣和中华民族的复兴有什么借鉴之处思考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那么北魏孝文帝能够在民族大融合中起如此重要作用,是因为他早年所受的教育呢,还是有其它什么更深刻的原因呢(孝文帝推行改革的更深刻的原因是北方出现的民族融合趋势,孝文帝改革反过来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认识孝文帝改革适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对历史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思考孝文帝改革后,北魏出现了几十年短暂繁荣的局面。但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改革遭到保守势力的竭力反对,孝文帝去世后不久,北魏分裂。具体分裂情况如何呢本课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们对民族融合又有了哪些认识(总结民族融合的含义。)通过学习,我们明白在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界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相互不断融合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汉族是在与周边各族的不断融合中发展的,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是不断发展、壮大的。中华民族实际上是历史上许多民族的融合体。五课堂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