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课堂教学简案学科历史课 题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授课时间课前系统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讲述淝水之战的概况,知道与之相关的典故。能概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初步理解民族交往、 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2、过程与方法通过拓跋鲜卑大事记来理清其发展历程,进而学习北魏的建立;根据情境材料,视频、图片、材料等方式概括孝文帝汉化改革的内容,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孝文帝改革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促进了北方民族大交融。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初步树立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价值观。教学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教学难点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教学策略启发引导 自主探究课堂系统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出席情况,集中学生注意力。导入新课北朝民歌木兰辞导入,引出鲜卑族。推进新课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第一篇 从嘎仙洞到进鼎中原展示内蒙古呼伦贝尔嘎仙洞遗址及嘎仙洞刻石拓片,考古工作者通过对祝文及史书的考证,证实这里是拓跋鲜卑的发祥地。展示拓跋鲜卑大事记,了解“代”政权的建立及灭亡。归纳前秦灭掉了代等政权后,一度统一北方。强大的前秦与南方的东晋形成对峙局面。聚焦淝水战场,淝水之战前秦的失败,原因固然很多,但人心却不容忽视。 自主学习根据地图及问题,自主学习拓跋鲜卑政权的建立。第二篇 从草原孤鹰到融入华夏由于内迁较晚,拓跋鲜卑还保持着相对落后的习俗。展示材料,指导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与鲜卑族的状况形成对比,得出改革迫在眉睫,引出孝文帝。展示孝文帝及档案,引出改革的关键一步是什么呢得出迁都洛阳。依次引导学生得出北魏孝文帝推行的一系列汉化措施并回应课文内容。展示洛阳伽蓝记卷二文字材料指导论证孝文帝改革的意义。第三篇 从错居杂处看民族交融魏晋以来,北方少数民族在生产方式上的变化。展示孝文帝出行图;穿裤褶服的南朝乐队;胡床、椅子、方凳图片;甘肃出土的墓室砖画两名汉族士大夫正在食用烧烤食品指导学生依次从服饰、用具、食品方面得出各民族在生活习俗上的相互影响。简介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在政治制度上的学习。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汇,在民族心理上,思想感情日益沟通,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也逐渐减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何意义呢拓展延伸在我们今天的56个民族大家庭中,已没有鲜卑族了,鲜卑族哪去了呢指导学生结合所学,谈看法,照应开头。结束语总结所学,升华提升 观看图片分析史料观看视频思考分析归纳、交流师生交流、归纳总结了解拓跋鲜卑的发祥地及其发展历程了解淝水之战的概况及相关典故归纳概括孝文帝改革措施认识改革的意义得出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大交融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对中华民族的发展的意义随堂测验见课件板书设计一、淝水之战二、北魏孝文帝改革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3 / 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