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上历史18《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朱老师获奖作品).docx

返回 相似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七上历史18《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朱老师获奖作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部编版七上历史18《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朱老师获奖作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部编版七上历史18《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朱老师获奖作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部编版七上历史18《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朱老师获奖作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的开发一、教材分析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的开发来自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8课。本课内容共三目。第一目东晋的兴亡。叙述了东晋建立及北伐的相关史实。第二目南朝的统治。分析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更替的现象,详细介绍了宋、梁两个朝代政治情况对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第三目江南地区的开发。介绍了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表现。二、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其认知水平与分析能力有限,且学生对在三国两晋南北朝的背景下进行江南地区的开发的知识较为陌生。从内容上看,时间跨度较大,而且还要在此基础上讲述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表现,学生不易理解,为此采用多媒体创设情境、问题探究、合作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清脉络,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说出东晋兴亡的史实,讲述南朝的统治,分析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和表现。知道北方人口南迁、民族交融促进江南经济开发的史实。过程与方法通过魏晋南北朝地图了解朝代更替历史,提高读图、识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南北人民共同开发江南,认识人民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认识到科技进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认识到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难点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原因五、教学课时1课时六、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七、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课前收集祖逖北伐“中流击楫”的故事。八、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程导入1.情境导入图片播放旅游江南水乡苏州周庄照片,请学生猜测是哪里的风景。 揭示答案苏州周庄2.白居易忆江南笔下江南风景如画,提出问题“江南”在哪。出示地图并简单介绍江南概念。3.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在今天,江南不仅景色怡人,更是我国经济最富庶的地区。同学们是否知道,在1700年前,江南曾是荒凉的不毛之地。那么,江南地区是什么时候得到开发的开发的原因是什么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的开发,从中找到答案吧。 生欣赏江南美景,猜测地点。生欣赏白居易的忆江南,并观察江南地区的地图,确定江南地理范围。通过江南美景及提问问题,吸引学生们兴趣,明确江南地理范围,提出问题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东晋的兴亡】1.简单讲解东晋建立。指出司马睿在西晋皇族中血缘较疏远,不具备称帝优势。西晋灭亡后,司马睿依靠江南地区大贵族王氏家族,建立东晋。王导掌握东晋行政大权,王敦掌握军政大权,因此有说法王与马,共天下。2.东晋北伐。西晋末年,流亡到江南的汉族人民都希望收复北方的国土,便组织了部队多次进行北伐。3.出示“闻鸡起舞”图片,让学生猜成语故事。介绍 “闻鸡起舞”祖逖故事。西晋末年,流亡到东晋的祖逖也参加了北伐。4.提问学生祖逖北伐故事5.经过艰苦战斗,北伐军队曾收复了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但由于东晋统治者安于现状,对北伐将领产生怀疑,北伐部队未能乘胜追击,恢复中原。【南朝的统治】1.420年,东晋大将刘裕称帝,结束东晋统治,建立宋政权。2概述南朝的统治420年到589年间,在江南地区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这些王朝都城都在建康,历史上统称为“南朝”。 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陈是南朝疆域最小的朝代。3.宋武帝、宋文帝统治期间,多次减免人民赋税、减轻徭役。江南民殷国富,社会较安定,经济有所发展。4.南朝后期,梁武帝萧衍在位期间,由于武将发动叛乱,江南经济遭到破坏,在南北方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5.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对经济又具有反作用。东晋南朝时期,和北方相比,南方社会比较安定,南方的政治状况会对南方的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接下来我们来学习“江南地区的开发”。生猜测成语故事。生讲述“中流击楫”典故。通过简单讲解司马睿与王氏家族,让学生明白东晋大权实际由王氏家族掌握。通过课前布置预习作业,收集祖逖北伐故事,延伸学生历史知识,开拓学生知识面,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设计该环节让学生明白南朝的更替及宋、梁政权相关特点。通过讲解政治与经济关系,培养学生唯物史观,过渡到“江南地区的开发”授课。讲授新课【江南地区的开发】合作探究一出示史料一汉书记载秦汉之际的江南地区“江南地广(人微)民食鱼稻,渔猎山伐为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亡(无)千金之家”。史料二宋书卷五四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江南经济地区扬州三吴地区“地广野丰(土壤肥沃),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n,意为庄稼成熟),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1. 提出问题材料一、二对江南地区描述有何不同 要求学生讨论、合作完成。(3分钟)教师提问学生解读材料一、二。2.师详细解史料。史料一指出秦汉时期江南荒凉、落后,那时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史料二魏晋南北朝时江南地区土壤肥沃、人民勤劳、粮食产量高;手工业、丝织业发达,江南经济得到开发。3.总结江南地区改变荒凉落后局面,得到开发,社会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江南地区已十分富饶的地方。生阅读史料,从史料中获取有效的信息,同学间交流讨论。生回答分析材料。通过阅读、分析史料,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从中归纳得出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提高学生分析、归纳史料的能力。讲授新课合作探究二1.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91-92,完成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开发的表现相关表格。(5分钟)2请一桌同学上台填写开发的表现表格。3.展示农业、手工业、商业得到开发表现,简单图片介绍农业、手工业、商业情况。点评学生答案。生阅读教材完成表格,分析归纳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一组同桌上台展示答案。通过填写江南地区得到开发表格,培养学生自主提高学生对材料的归纳能力。讲授新课讲授新课1依次展示不同时期南北经济实力对比图片2.简单讲解秦汉时期经济重心在北方黄河流域,魏晋南北朝时南方经济迅速发展,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唐中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宋完成。合作探究三提问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3分钟)教师提问原因,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板书。出示材料一(江南)长江中下游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自然资源丰富,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也比较优越,对于经济的发展也都极为有利。中国古代史上册提问学生,根据生回答归纳出原因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出示材料二(南方)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 宋书提问学生,根据生回答归纳出原因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出示材料三 时海内大乱,独江东差安,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资治通鉴根据生回答归纳原因南方安定,人口南迁带去大量劳动力、先进生产技术和工具。对三个原因进行总结,分别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口因素,其中人口因素是主要原因。北人南迁给南方带去充足劳动力、先进生产技术和工具,在统治者的重视、扶持下,加上南北各族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共同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生根据教材交流讨论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生回答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生解读材料一,分析江南得到开发的原因南方自然条件优越。生解读材料二,分析江南得到开发的原因南方战乱少。生解读材料三,分析江南得到开发的原因人口南迁给南方带去大量劳动力、先进生产技术和工具。通过展示不同历史时期南北经济实力对比图片,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让学生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更直观、系统的理解。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培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通过阅读、分析史料,让学生从中归纳得出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提高学生分析、归纳史料的能力,培养论从史出的能力。拓展延伸提出问题学习完18课,对今天中国经济发展有何启示或借鉴作用。提示学生可从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思考。提问生启示,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启示保护自然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积极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发展教育,重视培养优秀人才。政府要大力发展、推广先进科学技术。北方人迁往南方,各族人民生活在一起,促进民族交融,南北各族人民一起辛勤劳作,共同推动江南地区的开发。因此还应该加强民族团结,实行民族平等政策。教师提问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生联系现实生活,交流、讨论对今天经济建设的启示。生回答对经济建设启示。生说出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借古鉴今,落实情感目标,引导升华,使学生认识到北民南迁促进民族交融,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课堂小结用思维导图复习小结本课知识点,指出本课学习东晋南朝的统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重点内容是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和表现。生复习、回顾本课知识点。用思维导图复习,直观、形象,加深学生对本课知识点印象。练习巩固完成练习课堂完成4道选择题,巩固知识。生完成课堂练习。课堂巩固九、板书设计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的开发一、东晋南朝的统治 1.东晋的兴亡 2.南朝的统治 二、江南地区的开发 1. 表现 2. 原因 3. 启示十、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以江南水乡美景导入,拉近了历史与学生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下文讲解做好了铺垫。2.呈现多则史料,还原历史,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之处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完成过程有待加强。再教设计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过程指导。 7 / 7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