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鱼儿游游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的内容,通过以学生熟知的动物题材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欣赏、探索、创作、评价等教学活动,从而认识美丽的鱼与人类、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加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教材旨在以丰富生动、色彩鲜艳、引导学生参与美术学习交流活动,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并提高审美能力促进个性发展。学生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独立观察的能力,他们接受信息的途径很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联想奇特,好奇心重,但动手能力较弱,只能用简单的工具和绘画材料来稚拙地表现自己的想法。并且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见到各种各样的鱼,所以对鱼儿特别熟悉,也特别喜爱。教学理念本课教学在欣赏自然界中各种形状的鱼的同时,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并能运用学过的点、线等不同的手法对小鱼进行装饰,使之能创作出有独特个性的作品。在情感领域上,通过欣赏、模仿自然界中的鱼,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表现欲,并使学生明白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从而使学生创作的作品富于情感和思想。教学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观察各式各样的鱼,了解的外形及色彩之美。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感受、体验等方法,发现所表现的鱼的特点,分析鱼的外形和花纹,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装饰鱼。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保护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观察、表现和装饰游动的鱼。教学难点表现水中游动鱼的姿态,并适度进行装饰。教具准备教具大屏幕、课件(有关鱼类的卡通片剪辑、各种各样形状的鱼)、范作等。学具水彩笔、油画棒绘画工具。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猜谜语 没胳膊没腿,从来不离水。走路不用脚,摇头又摆尾。 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看动画片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段动画片,你们在观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观察画面中的鱼儿是如何游动的师谁能模仿一下鱼儿是怎样游动的师小朋友们真聪明模仿的像真像。今天我们就和鱼交个朋友。(板书第8课 鱼儿游游)设计意图根据一年级学生喜欢看动画片这一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导入以猜谜语和看动画片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二、观察、感知阶段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很大一部分是蓝色的海洋,在这广阔的海洋里生活着各种五彩缤纷、形状各异的鱼,它们在海洋里快活的游来游去1、你见过的最漂亮的鱼是什么形状的(颜色、花纹)2、欣赏交流出示各种形状鱼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鱼的外形特征,感受鱼的美。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几条漂亮的鱼,我们一起来欣赏,边看边思考,这些鱼都有什么形状组成的有什么颜色鱼有哪几部分组成鱼身(鱼嘴、鱼眼、鱼鳞)、鱼鳍、鱼尾、鱼头。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不同形状的鱼,能概括出鱼的基本外形特征,给学生直观的印象,并锻炼了学生用概括的眼光去看事物的能力。教师示范1、示范鱼的形状与学生形成互动2、引导学生对鱼进行装饰让你的小手来休息,眼睛看老师,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将你的小鱼打扮的更漂亮看老师怎么做。师演示用点、线来装饰。设计意图教师通过示范,对学生从形、色、花纹、动态方面引导。3、欣赏学生作品(从鱼儿的形状、颜色、花纹等方面欣赏)说说你想表现什么形状的鱼(小组讨论)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以儿童的眼光欣赏同龄人的作业,教师的范作,体验不同媒材的美术作品的美,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使他们的个性得到了自由地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创作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三、评价阶段1、你最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哪里美形状色彩花纹2、教师小评,评价特别突出的。3、教师小结 多么美丽的鱼儿,多么美丽的海洋啊我们要做他们的朋友;爱护海洋,不破坏生态平衡。让我们的海洋更加美丽。设计意图让学生互评作业,并说出原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孩子们通过发表感想,体验做鱼儿的感觉,情感得到了深化和升华,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和人与自然,小动物之间美好的情感。四、拓展阶段除了用绘画的方法,还能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小鱼设计意图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去探索更多精彩的世界。五、板书设计鱼 儿 游 游 形状花纹颜色六、教学反思鱼儿游游是一年级美术第一册第8课的内容。教学要求学生能用绘画、撕纸或剪纸等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水中游动的鱼及周围的环境。并且能装饰鱼儿。 根据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一开始以猜谜语的形式吸引学生学习这一课。接着让学生欣赏动画片海底总动员让学生通过看视频模仿鱼儿的游动,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开始新课的学习。在教学中,我通过欣赏观看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鱼儿的形状、颜色和花纹,让学生知道鱼儿的基本结构,唤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师示范的过程中,我运用了以学生为主体,跟学生形成互动完成教师示范。最后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说说你想画什么形状的鱼儿用什么样的花纹装饰,打开学生创作的思路为自己动手创作做铺垫。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参与,教师积极引导的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活跃了思维,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对本节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